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2009-07-24杜燕燕
摘 要:传记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写法上是写实还是虚构一直是专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传记文学受各方面的影响,虽是依据历史所写,但不可避免的有虚构的成分。
关键词:传记文学 虚构性 真实性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为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传记文学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这一点上,它又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它还必须写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比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一点上,它又和普通的人物传记不一样。
文学与历史最初是纠缠在一起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希腊波斯战争史》还是中国的《左传》、《史记》之类,都同时肩负了文学和历史的双重重任:在纵向上它是历史,在横向上它又是文学。但是以后的分类越来越趋于精细,文学与历史就渐渐分离了。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历史之树更为精悍,除却了可疑的枝条和花朵;二是文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品格,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恣意驰骋。我国史传文学产生的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历史文学的最初形态。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一个“传说的时代”。那时还没有产生文字,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故事,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洪水、姜嫄生后稷等,都是以口头的方式流传。自从产生了文字,代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诗便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一部分还经过改造而成为史籍的材料。今天读到的现当代历史著作已经没有似是而非的历史传说了;而我们的文学也不再为历史所束缚,即使名之为“历史小说”,也获得了更大的想象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历史和文学的功能已经有了明确的区分,从而避免了某种程度的混乱。现在我们很少在文学中了解历史了,同样,我们也不再从历史学著作中品味文学的情感意味。而最初的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和小说接近,作者情感融入其中,于是可能就会有虚构的成分。
传记文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小说以史料和史实为基础,这使它注定只能用客观叙述的写实性创作方法。而创作历史题材类文学作品的作者,也必然对民族传统的美学风范和艺术韵味有着强烈的好感与共鸣。所以,历史小说从创作方法到审美趣味,都离不开想象,自然就有了虚构的性质。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胡适说过,“历史像个小姑娘,任由人涂抹化妆,而文学家很多想充当这个化妆师”。司马迁是文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呢?他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抒发自己写《史记》的豪情壮志: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失明,孙子膑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段文字表达了司马迁著《史记》的真实目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自《史记》起中国的历史体裁才真正树立了标准,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
正如《报任安书》中所叙述的那样,《史记》更伟大的地方,则在于司马迁带着的深厚感情。这些带着感情的传记,无疑正是文学中的精品。司马迁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与反抗精神,在宫廷集权的时代里,他正像屈原一样变成了一个罪人。他的一腔不平,顽强的斗争性格,在受了腐刑之后,就只有借着写史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自然,传记文学乃是最能够发挥这个作用的。司马迁因此不是客观地写历史,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交织到历史中。因此我们可以说传记文学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所写的,而是作者眼中的历史。正如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楚辞,属于诗的范畴,是讲求想象的,而史是要求事实的。
《史记》中的文字,由于带着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感情,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文学的虚构性。这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文学中的故事传统,一方面也形成后来笔记小说的章法结构。《史记》中《游侠列传》、《滑稽列传》,都是由一些短篇汇集而成的。这就是后来笔记小说体裁的由来。至于像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那样壮阔的场面则要等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才能承继那个传统。章回小说的体裁原是从讲史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民间讲史之所以盛行,就不能不溯源到《史记》了。
第二类是杂传文学。在《史记》之前,已有《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等杂史杂传。《史记》的问世为杂史杂传提供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手段,于是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文学色彩的杂史杂传,如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列女传》、佚名的《汉武故事》、《蜀王本纪》等,其艺术特征已近乎小说。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韩愈、柳宗元的散传《圬者王乘福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和《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等,以清新的文笔和鲜明的形象塑造,为传记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他文学名家如白居易、刘禹锡、李翱、李商隐等作家亦有佳作传世。
时至今日,我们提到一些历史人物时,还往往带有某种个人色彩。就像我们提到曹操时,在许多人心中是一个奸臣形象。但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不是,这就是《三国演义》给人造成的错觉,这部书影响太大,再加上民间说书艺人的渲染,曹操便脱离了他本身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奸臣的样子。这也就是写书者自身思想感情在里面的体现,这种偏差,在《三国志》中就会少一些。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像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登传记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3]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4]文华.传记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杨正润.传记文学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6]韩兆琦.中国传记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
[7]陈兰村,叶志良主编.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8]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9]俞樟华.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10]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杜燕燕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