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期望
2009-07-24徐鹏
徐 鹏
摘 要: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占据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前台位置。在改革开放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动力。本文拟从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三个变革方向,探讨增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题材文学 变革方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是国家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也随之具有了新的使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出真实丰满的农民新形象?如何展现农村在改革中的新风貌?如何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持?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变革方向:
一、深入生活,了解“三农”,与新农村同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它在客观上需要文学能够真实深刻的反映这一历史的时刻、关注农业的发展状态、刻画出农民的生存轨迹……但客观事实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而新时代农民身上也出现了时代所赋予的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科学意识、竞争意识等特征,本来这一切都应该用文学的手段给以真实而生动的表现,但一些作家仍然用一种僵化的眼光打量着今非昔比的农村,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旧貌换新颜的农民,对农村真实生活的了解和心理体验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用想象和传闻编织起自己的作品。这如何能够能得到农村读者的认可?
要想创作出深受农民喜爱、真实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文学作品,我们的作家就必须深入生活,在长期与农民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建立起与农民的深情厚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农民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才能充分地表现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的创造精神,发掘他们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未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表现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深厚的乡土情怀和道德精神,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维护自身尊严的人格精神,表现他们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
二、采取对话的方式,坚持艺术创新、增强思想的深度,创造出符合农民欣赏情趣的文学作品
如果对当前农村题材创作从接受审美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是否能够采用适合农民口味的艺术创作形式,是决定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学,更主要的是农民需要文学,需要能够和新时期农民对话的新文学,需要让农民理解和反思的新文学,需要能够让一般农民读者看得起、看得懂、具有普及性的新文学,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谆谆教诲,也不是浮光掠影的自言自语,更不是迁就落后的粗制滥造。因此,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在艺术创新上就具有了新的变革任务:
(一)采取与农民对话的方式
赵树理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农民采取居高临下俯视姿态的写作,通过精神上与农民平等的对话,得到了广大农民认可。但是,在对文学现代性的追求下,文学重新又回到了知识分子精英型写作,对农民采取自上而下式的启蒙,因此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虽然表现了一些新的农民形象,但仍以批判农民性为主要特征。这种注重批判的思维定式导致新时期的作家们更加注重追溯其政治经济根源,在历史背景、权力文化、生存境遇、人性等视域内展开对农民的书写,但以批判农民性为主的创作局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与农民也愈加产生隔膜的感觉。所以,繁荣农村题材文学,就要解决如何看待农民与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问题,打破自上而下的叙事模式,通过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采取平等的对话模式,写出真实的农民,忠实的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
(二)加强文学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的生命力所在,当前的农村题材创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与作家们在这一领域创作上缺乏创新有很大关系。农村在变,农民在变,欣赏标准与艺术需求也在变,如果我们在艺术上固步自封,以传统农村题材创作的审美范式作为创作的取向,不仅不能真正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能满足人民,包括农民对文学的审美需求。当然,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完全背弃,而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原有创作模式和表现手法,在广泛的吸收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融现代与传统于一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满足农民精神需求、适合农民欣赏口味为最终标准。只有这样,才会创造出精品力作,也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着的审美需求,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三)增强文学作品表现新时期农村巨变的思想深度
如果说整个20世纪是农业“哺育”中国革命和工业建设的时期,那么,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刚刚开始进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因此,新农村建设期待着农村题材创作的新收获,而农村题材创作也应充分地表现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的创造精神。但是现在的农村题材创作还是按照以往的观念过多地表现了他们之于社会变革的不适应或被动性,过于注重他们身上还存在的某些愚昧落后因素或陋习,忽略对农民基本的人格尊重。这样固然能引起同情,但是这种同情是浅薄的、虚弱的,不足以真正反映出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真实作用和面貌。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以全新的审美视域、全新的创作理念去观照和思考,进而去反映农村与农民问题,发掘他们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未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他们身上蕴藏的深厚的乡土情怀和道德精神,表现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格精神,表现他们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总之,要表现他们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增加作品的思想深度。
三、繁荣各种文学体裁,发挥多种艺术形式的优势,多侧面、多层次的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
文学体裁作为文学形式的一个要素,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决定的。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对农村的历史变革要有更全面的把握,对农民的灵魂和精神要有更深的挖掘,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要有更丰富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历史任务必将更为艰巨,而单靠一种文学体裁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不能停留于既往的创作经验和文学传统,在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在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传统,诗歌等文学体裁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个性和影响。文学关注新农村建设,就应发挥各种文学体裁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多形式地反映现实生活,只有各种文学样式的参与,才能真正营造出农村题材文学的繁荣,才能更多侧面、多层次地满足农村读者的审美需求。
综上所述,自“五四”以来农村题材文学积淀了深厚的创作经验,新时期以来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也创造出了骄人的成绩,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的契机,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有责任深刻的反映这一进程,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农民新形象,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我们有理由坚信,在这一历史之于文学无法推卸责任的时刻,必将有更多的作家投身于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之中,关注其中的人们的精神及生活状态,表现时代真正的精神困境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韩少功.马桥词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精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2004.
[6]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7]王晓初.论建国初期农村题材小说创作[J].天津师大学报,2000,(5).
[8]张懿红,徐宏勋.永远的“乡土文学”[J].2002,(5).
[9]李运抟.现代田园的骚动与书写——近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走向,理论与创作[J].2005,(5).
[10]叶君.文学史范畴的“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1]张克明.文学创作:应当重视农村题材[J].理论与创作,2001,(4).
[12]王庆.90年代农村小说的苦难意识[J].江汉论坛,2001,(4).
(徐鹏 河南焦作大学人文学院 45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