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芒四射的“古典散文诗”

2009-07-24马晓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散文诗苏轼

摘 要:苏轼的《前赤壁赋》记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场景。然而苏轼并非单纯的写情与景,在主客之间的问与答中苏轼还巧妙的传达出了他独到的人生哲理。笔者通过对《前赤壁赋》中作者的人生态度、写作手法和写作特色的分析,论述此作品散文诗般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苏轼 《前赤壁赋》 散文诗 艺术魅力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继李杜韩白之后,在文学史上具有多方面才能,作出了多方面开创性贡献的大作家,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大文豪。然而纵观他所走过的六十四年的人生道路,却背负着太多苦难,而他却能独立于世俗的污浊之上,用尽生命歌唱自己的苦涩,舞动自己的辛酸。

北宋中后期,各种社会问题、阶级矛盾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危机四伏。对新法抱有异议的苏轼,在当时的时代,也只能用诗赋文章来表达他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乌台诗案。自元丰二年(1079)八月十八日苏轼入狱,128天之后被恩释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苏轼实际上过的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他不为逆境所屈,在忧国忧民思想的支配下,他抱定“明朝酒醒还独来”的打算,力求为国分忧。他时而傍徨、时而清醒,时而沉醉、时而高歌,时而低咽,这一切正是苏轼生命意识里两种因素的外在表露,从而也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化人格,也扬起了一面寻求独立的自我本性的精神旗帜。然而,作为一个标准的士大夫,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使他不能挣脱社会缠绕在他身上的各种枷锁,在多舛的命运面前,他以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在亦人亦仙的文学天地中,艰涩地完成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充满独立性的文化精神世界的建构。

《前赤壁赋》属辞赋体,但又有创新,它一改过去赋体诗呆滞的形式结构,界于诗与文之间,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散文诗。其所游的虽是假赤壁,但其所作,却令黄州的赤壁声名远扬,被人们誉为“湖北五赤壁之冠”,而真正的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激战的赤壁,名声反倒不及它。它篇幅精短,仅五百余字,然而字字珠玑,句句精致,尽善尽美。它主要由三段文字组成:前段状景,中段抒情,后段释理。根据情感转换的特点形成因景生情、由情悟理的格局,从情感上则可将主线归结为乐而生悲,由悲至喜,喜中见理。全文循序渐进,情景交融,情理皆备,极富艺术美感和哲理性。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浅析其艺术魅力之所在。

一、“变”与“不变”中的旷达超脱

《前赤壁赋》记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场景。文章由“月出”、“泛舟”写起,至“枕舟”、“不知东方之既白”结束,大家饮酒诵诗,顺流而下,通宵达旦,畅快尽兴。从文章的外在形式看,它可以被视作一篇游记。然而全文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主客问答中关于人生哲理的阐发。这两段议论,是苏轼用墨最多之处,也是文章的精华之处。

苏轼才华过人,更精于武功和吏道,他有书剑报国的大志,有独立的政治见解。他生活在新旧两党斗争激烈、朝政反复无常的北宋后期,却卓然自立、耿直敢言、黑白分明、内外如一。此时的苏轼刚刚经历乌台诗案,经人多方营救才免以死罪,走出牢狱,贬谪黄州。他虽为朝廷命官,行动却受到监禁,生活艰难。他有苦闷、抑郁、激愤,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他身处逆境,却并不颓丧、沉沦。他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思想宏博开放,兼容并采,灵活通脱,各有所用。在重大的人生打击和挫折面前,他提炼概括出“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并以自己的境遇、情性和学问,熔铸成一篇冠绝千古的名作。

苏轼看得深,说得透。在主客问答中,他先借客人之口,道出了人生的三重悲哀。

(一)为平凡的人生而悲。由英雄与常人的对比而生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由赤壁联想到当年赤壁之战时曾经不可一世的曹操,是十分自然的。“而今安在哉”,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一世之雄尚且随着时光的流逝灰飞烟灭、不见踪迹,你我这样的等闲之辈更是无从提起了。令人不得不悲从中来。

(二)为短暂的人生而悲。由长江之无穷和人生之须臾的对比而生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实在是太渺小、太短暂了,这又使人感到悲哀。

(三)为现实的人生而悲。由幻灭的愿望与无情的现实对比而生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正由于想挣脱上述两重人生的悲哀,而产生了与仙人同游与明月长终的幻想,又悲哀不已。

然而清醒地想一想,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于是这三重悲哀的确是困扰人生的三大问题,也是苏轼本人在自己惨痛的人生遭遇前痛定思痛的思想反映。那么,人生真是无可奈何,酒醒之后真是幻灭吗?苏子作出了旷达乐观的回答。他接着客人的话题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然后就谈起了“变”与“不变”的哲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子的“变与不变论”,别开生面,逻辑有力。体悟了人生的意义,超越了个人的痛苦。由此所获得的超脱之乐,是更高层次上的喜悦。这一人生哲理,吸取了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深沉又旷达,既超脱又乐观。读了使人襟怀开阔,提高识度,受到启迪。这是苏轼独特的思想、品格的结晶,也是文章魅力独具之处。

二、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完美境界

从苏轼的“变与不变论”中,可以品出佛学、道家的影响;可以找出时势、历史的影子;也可以体味出苏轼本人坎坷曲折的境遇,然而这一切都犹如水中盐、花中蜜,有味而无痕。苏轼在文章里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用一支爽利多彩的笔构筑了一个情、景、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变与不变论”是全文的意脉,是画龙点睛之笔,这是文章的“理”。而文中同时还有一条清晰的抒情脉络,由开篇月夜泛舟的舒畅,到继而怀古伤今的悲伤,再到结尾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经历了“乐—悲—乐”的过程,这是文章的“情”。“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情”,是人们对事物的心理感受。两者虽有显著的区别,但同属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相互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好的作品总是情理交融、相得益彰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阐发的理,正是情化的理;所抒发的情,也正是理化的情。而苏轼用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所组成的“秋江月夜图”,就是文章中的“景”。苏轼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文章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形象性、抒情性和哲理性的统一,构成了虚实相生的深远意境。

三、“随物赋形”中的错落有致

在《前赤壁赋》里,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行文特点。无论是景色的描绘,还是情绪的转换,或是哲理的阐发,都如行云流水,自然灵活。正如苏轼本人所说:“吾文如万解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凡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以情绪的转换为例,苏子与客刚开始泛舟时心情是愉快的,“饮酒乐甚”进一步“扣舷而歌之”。从饮酒到唱歌,兴之所欲,十分自然。歌词中带有屈原骚赋的意味,于不知不觉中牵出了一丝悲哀,“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随后客人吹洞箫,“倚歌而和之”,那悲咽的箫声则把快乐的情绪尽数淹没了。“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段精彩的描摹,采用博喻的修辞方式,将无形的凄凉随物赋形,渐变渐化,巧妙自然。

苏轼的文思犹如大江般畅达奔涌,然而他的语言却极富控制力,全文骈散互见,参差有致。作为一篇文赋,在句式上,他时而散句,时而偶句,有整有散,错落有致;在用韵上,他时疏时密,有的隔句押韵,有的则三、四句押韵。此外,在有的句子后面他还衬以虚字,增添了语言的韵味。

苏轼一生刚正不阿,虽屡次遭贬,却处之泰然,以其博大精深的创作成绩获得了他的文学地位。他的《前赤壁赋》以诗样的语言、散文般的行文,抒写着江山风月的清奇,探讨着宇宙与人生的哲理,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传唱。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王水照.苏轼选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袁行沛.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马晓军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730070)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散文诗苏轼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