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iki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2009-07-24白静华傅钢善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6期
关键词:页面协作交流

白静华 傅钢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Blog与Wiki两者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对比研究,得出Wiki因其自组织性、协作性、开放性、可增长性等特点,在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协作交流能力以及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建共享等方面具有较大潜能。

关键词:BlogWiki 教师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1-0058-03

一、引言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当前,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log作为Web2.0的应用软件之一,以其低成本、易用性等特征,目前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Web2.0的另一应用软件Wiki与Blog相比,更具开放性和协作性,允许其他人对Wiki中的内容进行编辑和管理,允许社群成员共同协作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基于Wiki的这些特点,结合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重要形势,本文尝试对基于Wiki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基于Blog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展开对比研究,试图挖掘Wiki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潜在优势。

二、Blog概述

关于Blog的定义和认识说法不一,简单地说,Blog是Weblog的缩写,中文把Blog译为“网志”、“博客”,把写Blog的Blogger也称为“博客”。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是“互联网的第四块里程碑”。

近几年,Blog的迅速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纷纷建立起自己的Blog,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到教师培训,Blog都有广泛的应用。Blog以其零技术、原创思想、分享链接、评论、引用与分享等特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Wiki概述

Wiki是一种可在网络上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于1995年所建立的。他将Wiki定义为“一种允许一群用户通过简单的标记语言来创建和连接一组网页的社会计算系统”。[1]

Wiki系统是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在协作的过程中,Wiki的作者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工具。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教师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2] 具体说来,Wiki具有以下特征:

1.使用方便、维护快捷

在Wiki网站中,关键字就是页面名称,用户可以快速创建、存取、更改网页。可以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可以用简单标记或直接用关键字来建立链接。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初次参与的学习者,还可以到沙箱(sandbox)页面进行测试和学习。

2.组织性

Wiki具有自组织特性和可汇聚特性。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并且Wiki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某个,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3.可增长性

Wiki的可增长特性体现在创建链接方面,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教师就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完善。此外,Wiki还具有修订历史的功能,能够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如果无意破坏了网站内容,那么技术和运行的规范(如版本控制、权限管理等)就会保证网站的正确性。因此,能够做到既面向大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降低了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

4.开放性

Wiki的开放性包括全开放和可观察两个方面。其中,全开放特性是指Wiki允许社群的每个成员对网站的页面资料进行任意创建、修改、删除;可观察特性是指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访问者观察到。

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Wiki方式与Blog方式之比较

1.教师专业能力的界定

教师专业能力是成就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主要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体现在教师能否有效地把握和调控自身与教育、教学活动其它相关要素关系的能力上。这些能力包括:领会和把握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的元能力)和发展的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了解学生并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教育资源运用和开发能力,教学设计、监控及现代教学技术运用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3]

2.Wiki方式与Blog方式的比较

(1)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共同之处

依据教师发展能力要求,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应做到: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利用多种检测手段,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等。结合Wiki与Blog的特点,它们在促进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具有以下作用:为教师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平台;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平台;为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供平台。

(2)Wiki方式相对于Blog方式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优势

Blog与Wiki在教师进行知识管理、交流协作、教学研究、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但是,与Blog相比,Wiki在以下方面更具优势:

(3)在提升教师的协作交流能力方面

相对Blog而言,Wiki更具开放性和协作性,在对用户知识储备要求方面、用户交流权限方面有所降低,而在用户交流范围以及自由度方面又有所加大,更利于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而提升教师的协作交流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方面,利用Blog进行协作交流前,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要求,信息交流的参与者必须是对某一学科或某一话题感兴趣,或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有利于信息的深入交流。而Wiki不对参与者的知识储备有所要求,参与者只要对话题感兴趣即可参与交流,这使得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不必担心因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或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受到限制。相反,使用Wiki更有利于新手教师与更多教师接触,使他们在不断地交流与协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其次,在用户交流权限方面,利用Blog进行信息交流,用户在交流过程有权限限制。用户如果想要参与回复,必须注册,才能发表其个人留言;不注册,则只具备阅读权限,这使得信息交流具有一定的隐藏性。而利用Wiki进行信息交流,所有参与的用户都可以阅读交流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和发表个人见解而不需要注册,除管理员外,所有的用户权限相同,这使信息交流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利于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4)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方面

虽然在信息交流过程中,Blog和Wiki都有一定的主题,但Blog更关注个人思想的交流,其承载的信息主旨相对松散,其承载的知识是按照日期或作者的单向结构进行分类排列的,不太容易用整体架构的方式来呈现。而Wiki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页面的汇聚,所有的修改记录都被保存下来,不但可以事后查验,也能追踪、恢复至本来面目。并且通过版本控制既可以实现多人协作又不会导致内容丢失,还可以自动找出任意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果得以记录,使教师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习者的学习,做出形成性评价。此外,Wiki平台还能够自动记录各参与人员的贡献情况,允许每一个学习者查看自己或其他成员的贡献,为实现学习者自评以及学习者间互评提供可能。最后,Wiki还为用户提供了更新通知的功能,只要参与者对页面进行了更改,它就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更新消息给同一主题的所有使用者,为对学习者的即时评价提供了方便。总之,上述Wiki所提供的这些功能,为教师开展多元评价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

(5)在知识的共建共享方面

由于Blog的信息交流更加注重个性化,更偏重于对信息本身的交流和关注。因此,信息交流面受到限制,所增加的信息量也只是信息交流双方的信息互补。而Wiki由于是交互的多人协助系统,可以使信息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被教师接受并更新,而且在整个信息交流过程中旧的信息被保留,新的信息不断增加,在整个信息交流过程中并不会因为新的信息交流者的参与而减少旧的信息参与者的数量,因此,信息交流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面也会越来越广,并且Wiki所提供的协同共创环境,可以使所有Wiki写作者构成一个社群,大家在Wiki中共同编辑网页,更好地实现了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分享思想的目标,所以Wiki比Blog更强调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更有利于教师群体知识的共建共享,从而最终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发展。

五、结束语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包括个体在内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机制较之教师专业素质的其他要素,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思想等更为复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Blog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提升教师协作交流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方面,在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建共享方面,Wiki更具优势,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潜能。不过,对于基于Wiki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本文还仅限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加强。?筅

参考文献:

[1] Ward Cunningham, The Wiki way: quick collaboration on the Web, Year of Publication: 2001 ISBN 0-201-71499-X

[2] Wikipedia.自由百科全书[J].”Wiki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

[3]吴志华,柳海民.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4]李蓉.Blog与Wiki信息交流模式比较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

[5]谭支军,温小琴.基于Blog & Wiki的教师知识管理探究[J].中小学电教,2006(5).

[6]徐琦.基于Wiki平台的高校研究性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7(10).

[7]谭支军.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5(5).

[8] 尕藏草,郭绍青.教育之客——博客与维客[J].现代教育技术,2007(5).

猜你喜欢

页面协作交流
刷新生活的页面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网站结构在SEO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ASP.NET页面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