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小组教学的一些误区

2009-07-24魏素平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魏素平

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等体现人本思想的理念,倡导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为了实践新课标,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小组教学的形式。运用小组教学的课堂确实“活”了,学生“动”了起来,课上开小差等不良现象也相对减少了,小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但是,由于受传统教与学习惯的影响以及组织实施策略的不十分到位,教学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小

组教学功效的真正发挥需要实施者不断摸索和改进。以下是在实施小组教学时常见的一些误区。

一、小组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定势和教学习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把握教学重点,怎样突出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怎样总结课堂等教师“教”的问题。这样,在实施小组教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一致或脱节的现象。小组教学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和逻辑起点,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变化,考虑怎样提出和呈现课堂问题,要预设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学不能“跟着感觉走”。另外,小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小组成员的整体学习情况,小组成员的分组也不能是简单的前后桌组合,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合理分组,灵活安排学生位置。总而言之,小组教学只有经过教师精心高效地准备和组织,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际效果。

二、小组教学形式大于效果

让学生能学会,愿意学,善于学,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之一。小组教学的使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了吗?在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的时候,身为课堂组织者和学生学习引领者的教师在做什么呢?做一个旁观者?在实施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组织者,教师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师要时时掌控学生在小组教学学习状态下的真实表现,看是否有学生充当“看客”,是否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唱“独角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根据成员特点进行分工或者进行角色轮换,力求给全体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力求通过学习,人人都有收获。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和讨论中去,或者指导学生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以积极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发现或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对的加以肯定,错的加以纠正和分析。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交流、耐心倾听、文明发言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才能打造出和谐平等的课堂。

三、小组教学堂堂用

小组教学有它的优点和长处,每一节课都用行不行?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每一次小组教学的实施不能仅凭教师的个人意愿和喜好,一要看时机,二要区分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新知识,教学的实施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的时候可以用;当学生期望解决问题,而仅靠个人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讨论的时候,可以用。但是如果每堂课都使用小组教学,就好比是“天天都吃山珍海味”,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厌烦感。所以,教师一定要在确实有使用价值的时候再用小组教学,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