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学校社区互动 共建和谐德育环境

2009-07-24赵昌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4期
关键词:张成德育社区

赵昌勇

《三字经》中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人的教育问题。如果教育不当,人就会由最初的善转向人性恶的方面,所以对青少年教育是否得当,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是否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而这里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它还包括社会、家庭的教育。教育家陶行之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也就是说,除开学校、家庭教育外,社区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协调学校、社区关系,为学生创造优良生活环境,为社会培养优良素质人才,也是学校教育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现就“促进学校社区互动,共建和谐德育环境”谈点自己肤浅的认识,供大家斧正。

一、学校德育的呼唤

案例一:陈明(化名)是某城区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是班上班长,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曾被县团委表彰为十佳少年。陈明的父亲是某公司的董事长,家财万贯。40多岁才得此子,老来得子甚是宠爱。2008年3月10日,陈明家所在社区的物管老张来到学校向校长诉苦:“请学校好好管教陈明,他经常在小区乱扔垃圾,常欺侮我孙子,骂我孙子是穷小子,今天我不该说他两句,他就大骂我是下贱的‘看门鬼,还吐了我两口唾沫……”校长听后愕然……

案例二:张成(化名)某城区小学六年级五班学生,父母在福建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带着。2008年5月20日,张成的奶奶找到班主任周老师说:“张成连续两晚没回家了,请周老师好好教育一下。”周老师下午放学后跟踪了张成,张成出了学校后直接进了网吧……

这两个案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事,然而却很少有人去追根溯源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案例一中的陈明,在校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为什么会在校外欺负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案例二中的张成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逐渐迷上网络游戏。这些学生在学校都是(或者算是)好学生,为什么走出学校就是另—个样呢?是学校没教育好吗?非也!我认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才会获得成功。仅靠学校的教育,那是苍白的。可以说,学校德育在呻吟,学校德育在呼唤着社区德育环境的优化!

二、社区德育的缺失

许多学校往往在德育工作上狠下工夫,诸如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清洁、讲卫生等等方面,可以说是天天讲、日日念,学生在学校基本都知道要做一名好学生,并且能说出要做一名好学生的标准,但或许是人的天性使然,或许是家庭的宠爱使然,他们一走出学校,就好像变了—个角色,乱扔、乱甩纸屑果皮、随地吐痰、出口成脏就成了家常便饭,并且给他们的感觉是这些好像也没人管,心理上也没有任何压力,慢慢地养成了一种习惯,最后积习难改,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一位不讲社会公德的人。这些,实际上是社区德育环境的缺失造成的。在社区德育方面,虽然理念提出已有很长的时间了,但在硬软件上却仍处于真空地带。没有健全的学生德育环境,很多社区甚至根本没有人关心学生的教育,没有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没有必要的活动场所,成人们在家中只有喝酒、打牌、看电视……学生离校回到社区、回到家中,无所事事,有的去玩危险游戏、有的去了网吧……

三、重视社区德育环境的建构

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天除有1/4的时间在学校外,绝大部分时间在家庭和社区,社区环境中的一花一木,人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直接的甚至是强烈地影响。可以说,社区人的道德风貌、文化素养、精神追求,本身就是—本活的教材。作为教师,我们在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也许还不如学生在路边听到的一句话起作用。路人的一句话,社区内居民的言行。可能会直接冲淡学校教育的作用,可能将学校教育的作用抵消为零。甚至可能会变为负值,正如人们常说的“学校教育十年功,不如社会一阵风”,所以必须重视社区环境的治理,重视社区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重视社区文化精神的弘扬,重视社区德育环境的构建……在社区建立学生信息档案,成立学生活动室,搜集各种有利学生发展的信息,利用社区人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在社区中建立学生好人好事登记台账,设立社区红领巾广播站。通过社区广播,宣传、表扬先进学生。批评教育落后学生,并将记录的信息发到学校,由学校给予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在学生评价时给予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同时请社区领导到学校作关于小学生如何为社区文明作贡献的专题讲座,请社区民警到学校作法制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校、社区互动。共建和谐德育环境

学校教育必须走出学校,走进社区,扩大教育范围,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信念,并外化为行为习惯。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走向街头、车站打扫卫生清除墙上的“牛皮癣”;走进社区老,弱,病,残人家中,走进敬老院,帮他们扫地、洗衣、做饭;走进工厂、车间,学习工人叔叔开动机器;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民伯伯耕田种地,让学生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同时,学校也可请社区干部走进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学生讲述在社区中应该怎样做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在他们的发展要求上,社区和学校是相同的、一致的,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心,激励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社区,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评比,让社区成为学校教育延展的舞台……学校、社区的互动,使教育的内外环境和谐一致,使学生德育环境的社会化特征得到彰显,让学生逐步领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位置,把握自己成长的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做,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

通过学校、社区的这种互动,使教育的各种环境统一起来,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会起到双倍的作用。在这种和谐的德育环境中,学校、社区的相互配合支持,必将使学生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社会化效果。

猜你喜欢

张成德育社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diatric Tuina plus oral Chinese medication for pediatric anorexia due to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升国旗
驰名商标“张成造”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