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2009-07-24王洪
王 洪
摘 要: 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功能 作用
目前的化学教学正在经历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在诸多探究方法中,实验探究的方法是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学习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它的直观、真切和知识性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巩固化学知识有着有力的验证作用。
一、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特殊的活动倾向,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按照水平高低,我们可将化学学习兴趣分为“感知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四种水平。
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的直接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再者,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变化会变得形象化,这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兴趣。而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好奇和求知欲,更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和概括归纳兴趣的培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化学。
二、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深入领会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化学知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化学成绩的高低。
化学实验这一直观手段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化学定律、化学原理的领会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化学一般总是从感知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开始,经过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把收集到的表象概括,然后形成概念。这种认识过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牢固,并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三、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如果仅有一种感官连续地进行活动,大脑皮层容易产生内抑制过程,降低学习效率。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手触、鼻嗅、脑想,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各种感官在理解化学知识、巩固化学知识中的联合作用,使获得的知识更准确、更牢固。
化学实验习题、实验设计、实验检测等形式,都是检验、考核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通过制取氯气和氯气一系列性质实验的综合实验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氯及其化合物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方案的实施(仪器安装、动手操作、现象分析和解论的得出等过程),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
布朗等人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情景认知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此,情景创设是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化学实验是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例如,在学习“碘的检验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白纸显字”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真实情景:取一张吸水性较好的白纸,用淀粉溶液在纸上写“碘”字;待字迹稍干后,用棉花蘸取少量碘酒涂在纸上,纸上原来看不到的“碘”字就会显现出来。这种真实情景的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
五、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实验离不开观察。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如颜色、大小、形状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发光、放热等),都需要用感官通过观察来认识。离开了观察,感性认识就无从获得。对于一些代表性物质的性质实验,我们一般要作全面而系统的观察。例如,“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我们要求学生观察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嗞嗞”的响声,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等现象。有些实验由于教学需要,则要求进行重点观察。
观察和实验都离不开思维。在观察物质发生变化和各种化学现象时,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已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这就是思维活动过程。而要把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离不开思维活动。实验不是简单的“照方抓药”或操作的简单重复,学生对每一实验都需要明确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和注意事项,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思维。所以,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唯一手段。
化学实验技能属于动作技能。教学大纲中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和学会三个层次。不论哪个层次的要求都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多次练习才能完成,这是其他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备与连接,以及称量、加热、振荡、搅拌、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都有一定的方法和规范。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都要经过模仿→独立操作→熟练操作的过程。所以,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唯一方法。
七、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中学化学实验主要是重演人类已知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家发现、发明和创造的研究过程。让学生认真地进行化学实验,是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研究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合作、严谨求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学会观察、测定、实验条件控制、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化学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所以,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
八、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落实化学课程中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要运用“体验”的方法。所谓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与验证。体验作为一种方法,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承载,而化学实验活动则是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可以自我体会、自我感悟。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物质,以及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现象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物质变化与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变化与能量之间的关系,而所有这些几乎都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显现出来。要使学生了解上述种种联系和关系,就必须借助于化学实验。所以,化学实验可使学生受到最为生动、实际的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内因与外因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和观点的教育。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的教学是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化学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化学实验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的最好的载体之一。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重视化学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使学生培养科学的实验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2]梁慧姝,郑长龙著.化学实验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96.
[3]裴新宁.化学实验的情景教学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5):12-13.
[4]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毕华林,于清江,韩庆奎主编.化学教学原理与方法.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6]毕华林,傅尚奎,韩庆奎主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