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2009-07-24郭文娟
郭文娟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以作文为中心进行的教与学的协同活动过程,写作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关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多过关注学生的内在写作过程和写作心理。把元认知引入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作文策略。本文着重阐述了元认知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元认知 作文教学 作用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家的这种构造形象的能力,不仅是一种认识性的想象力、幻想力,而且是一种实践性的感觉力,即实际完成作品的能力。这两方面在真正的艺术家那里是结合在一起的......按艺术的概念,这两方面——心理的构思与作品的完成(或传达)是携手并进的。”而在我国写作学界,关注更多的是作品的完成,对作品的心理构思则关注很少,这就使学生们对作文的要求——立意深刻、材料充实、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面美丽等还是比较明白的。但是,究竟进行怎样的写作思维操作才能达到这种写作境界,则不甚了了,或根本不知道。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关注成品为关注学生在习作时的认知活动。当代国外写作学者已经十分深刻地指出,语言生成的活动是一种写作思维的活动过程:“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①因此,当代写作学研究与写作教学的本分应该放在写作思维上。元认知的提出无疑暗合了写作学的这种要求,所以,元认知应该适时地引入写作教学。
“元认知”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创立者、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和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的认知,以及对二者相互作用的认知。②也就是说,元认知可以被广泛定义为任何以认知对象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者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③
元认知的概念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教学中运用元认知也成为广大教育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元认知在每个学科领域都能发挥较为强大的作用,在写作界,也有部分学者引入元认知进行写作教学。刘登文在《元认知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及培养方法》一文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等级,更重要的是这种培养中包含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温梅等人在《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写作教学中,启发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丰富学生的元认知,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内驱力;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写作过程,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核心。魏光虹在《元认知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中提出: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作文教学设计,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指导学生回到自然思维,回到生活的本源,感受生活,反省自己,主动地调节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从而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激活创作热情。马建梅的《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写作及写作教学》这样阐述元认知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写作过程中的元认知其实质是对作文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它表现在写作主体根据命题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监控作文活动的进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相应地调节写作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学生认知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越高,对这一认知的具体操作过程的支配、控制、监督和调节作用就越强。把元认知和作文教学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较高层次的带有策略性学法,它会指导学生总结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及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大多数人把元认知引入作文教学只是单纯地把元认知的结构以公式的形式代入写作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丰富学生元认知体验、在写作时进行元认知监控。这样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并没有把元认知与写作真正地结合起来。元认知与写作的结合不应该只是理论上的借用概念,而应该贯穿到写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在写作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元认知的理解,生成各自的写作元认知的定义,从而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本文中,笔者定义的写作元认知为:写作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写作活动的认知,包括对自我写作能力的认知和对写作过程的认知。具体地讲,是指写作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写作能力、写作目标、写作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元认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
作文教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心理过程,是师生双方以作文为中心进行的教与学的协同活动过程。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只是主导者,真正的写作主体是学生,是变化的内因,因此学生认识自己的写作过程,调节自己的写作策略或写作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元认知是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自己作文的“指明灯”。它使学生不仅思考为什么写作、如何写作,而且监控写作过程,反馈写作水平等。元认知的结构、特点和实质等决定了它在学生写作活动乃至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智力的核心成分,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还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策略,这正是元认知核心功能的体现。元认知恰好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手段,可以说元认知的培养与主体性教育相辅相成。它能提高学习认知效率,快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将“元认知”这一概念引进到作文教学中后,学生不再把写作作为一个受命而作的过程,而是写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从而意识到写作主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写作活动成败的关键是写作主体的修养、能力、学识、思维、情感、审美、经验、体验等各种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的大小。要提高主体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先从全面提升主体的综合素养入手。一种是通过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和体验获得提升,另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感受和积累,获得提升。当元认知引入到作文教学,学生意识到自己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时,就不仅会在写作过程中自觉运用元认知,在日常生活、课外阅读时也能下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自己写作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在学生一系列准备活动中就已经展开了。
二、元认知能够培养学生清晰的作文目标意识
只有知道自己在朝着哪方面努力,并且明确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才会有动力,有效率。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自我作文水平的认识程度,更会使学生明晰自己每次作文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对自我作文水平和作文目标认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在学习中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策略和思维策略,并针对目前的不同的作文任务和作文素材选择最恰当的作文方法和技巧,以保证提高作文学习的效率。例如,明确自己在某个阶段的作文学习方向:或在语言方面努力,或在文章结构方面下功夫,或是摸索合适自己的作文体裁等。
三、元认知有助于写作客体的生成
写作客体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写作是从认识写作对象开始的,把元认知主动运用到写作中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能够有意识地把别人忽略的细节纳入到自己写作客体的范围之内;在写作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写作客体,懂得元认知的学生能够抱有一定的写作目的去认识事物,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选取最符合文章观点的客体,写出更加生动的文章。
四、元认知能够提高学生作文过程中调控思路的能力
影响作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写作主体对作文本身的认识水平及其对写作过程的把握和控制能力。因此,学生对写作活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两个重要元素,这两个重要的元素恰恰暗合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也就是说,元认知能够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尤其是作文过程中调控思路的能力。元认知监控表现在学生根据写作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写作活动进行的过程,不断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及时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写作过程,坚持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写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节,从而减少写作时的盲目性、冲动性,提高写作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把写作活动的过程分为聚材、构思、表达和修改四个阶段,那么写作主体在每个阶段就都发挥着这种主宰作用。元认知引入写作教学之后,学生能有意识地在聚材、构思、表达和修改,进而每一个阶段都知道自己在朝哪方面努力,并且明确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学生在写作的每个环节中才能有的放矢,有利于监控自己的行为。能够把元认知自觉运用于写作过程中的学生,在聚材过程中因为明确了作文的目标所以在选材时能够选取充分展示个人独特经历、突出人物个性的材料,还能在生活中、阅读的作品时有意识地发掘写作客体,使之成为适合作文的材料;在构思过程中元认知能够帮助学生设计完整的写作蓝图,从内涵到体式对写作进行全面的预构,即梳理思路,描画轮廓,构建框架,并策划可操作的程序;在表达过程中元认知又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对构思中孕育的“雏形”进行更为传神的表述和更为准确的传达,能够根据作品想要达到的效果驾驭语言、选取适合的表达方式;在文章完成后,元认知还能够帮助学生根据主题对文章进行增补、删减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大,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拥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学生主动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写作时,它的作用就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语文教学的其他领域,进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调动并发挥接受教育个体的主体性。因此,重视并研究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美]唐纳德·奎德语,转引自裴丽娜主编.当代国外语文教学.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79.
②J.H.Flavell.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906-911.
③J.H.Flavell.Cognitive development(2nd 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5:140.
参考文献:
[1]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李晓东.成就动机与学业求助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3]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姜英杰.元认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周勇.元认知监控的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7]姜英杰等.析元认知的基本涵义.中小学教育管理,2004,(4).
[8]马建梅.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知识的意义.理论探索,2005.
[9]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刘登文.元认知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及培养方法.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11]温梅,温禹,董丽娟.元认知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2]魏光虹.元认知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中学语文,2004,(6).
[13]马建梅.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写作及写作教学.当代教育论坛,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