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助推新医改

2009-07-24刘彦凯

信息化建设 2009年6期
关键词:快车远程专家

刘彦凯

当无数患者为获取健康,在寻良医、求妙药的路途上四处奔波、饱受煎熬之时,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辛庄镇和河西区桃园街、体北街的居民,足不出社区就可通过“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向北京301医院的专家们求医问药,以低成本接受高端的医疗服务。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多年以前曾预言:未来医疗活动中,医生将面对计算机,根据屏幕显示的从远方传来的病人的各种信息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如今,预言已正在变成现实。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加之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远程会诊时代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所谓远程会诊,是指运用计算机、通讯、医疗技术与设备通过数据、文字、语言和图像资料的远程传输和互动,实现专家、患者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异地“面对面”的会诊。专家远程会诊是一种现实需求,这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医疗和保健需求能否得以满足,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做着探索性建设,但总的看,效果欠佳,进度缓慢。究其原因,是受“两高一难”的制约,即高建设投入、高运营成本和社会优化医疗资源整合难。

由工信部、卫生部、民政部关注并指导的“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遵循“低成本、高成效、广受益、易推广”的原则,一改以往政府投资、高额运营的做法,大胆创新,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即政府搭台,医疗机构、网络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和医疗专家团队共建共赢,百姓受益,从而走出了“两高一难”的瓶颈,成为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破解“看良医难”问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健康快车”的特色

与传统的远程医疗相比,多元化推进是“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远程医疗有的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而一个符合运营标准的远程医疗会诊项目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后台支撑体系,包括视频影象会诊平台、会诊调度管理平台、客户服务中心和各地的专家中心,全部后台支撑体系的建设资金基本上要上千万,日常的运营费用每年也要近百万,这么大的投资和运营费用一般的基层政府与医院很难承受。还有的远程医疗会诊项目是三甲医院自己建设的,无力整合社会优质医疗专家资源,难解患者之渴。但“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项目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与运营的模式,因此参与合作的基层政府部门和医院就可以节省高额的后台支撑系统的建设费用与庞大的运营费用,基层医院基本上只需要提供一间标准的诊室和附属设施,不需要专门的投资。

传统的远程医疗会诊是按政府办实事或医院增加服务项目的目标建设的,缺乏市场机制与长效机制的保障;而“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是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建设与运营的,重在打造“服务链”,发展“产业链”,势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传统的远程医疗会诊的专家团队以本地或本医院的专家为主、商业远程医疗服务公司的退休专家团队为辅,“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组建了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为主的高级医院的在岗医疗专家和中央首长保健医生为主的国家高端医疗专家团队,还将逐步完成以北京为主、包括全国各地优秀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建设,保障了高水平、高质量。

可见,“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的特色是:服务终端基层化,专家团队高端化,建设运营多元化,机制保障长效化。

经过一段实践,“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也带来了远程医疗会诊的新优势:

一是有备来应诊。常规的医生接待病人均处于无备状态下,应诊的医生事前并不了解求诊者的病况、病史,只能利用门诊的短暂时间做出一些判断。而远程预约会诊,医生事前已获取了管理中心上传来的患者信息,有充足的时间审视病史、判断病因、推敲方案。遇有疑难问题,还可查阅资料和案例,是胸有成竹的有备应诊。所以统计资料表明,这种会诊误诊率大大低于常规门诊,患者受益匪浅。

二是专家选患者。常规求医,患者挂专家号,往往由于知识所限,出现选错专家,专家看小病的现象很普遍,极大地浪费了专家资源和患者的资金。而该系统是专家选患者,专家们可提前看到患者们的相关资料。然后专家依据各自的医学专长,选择会诊对象。这样就使患者的病症与专家的特长相对接,凸显诊治效果。

三是诊中获培训。该系统给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带来了福音。参加会诊的专家大多数是教授,他们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社区医院的医生在远程会诊的陪诊过程中,一边与专家讨论患者的病情,一边向专家请教,就像现场实习一样,每每收获甚丰,如同接受着大医院研究生、博士生的教育,从而间接地提升了社区医生的诊治水平。

四是绿色化医疗。这是患者给专家远程会诊冠以的雅号,因为专家参与远程会诊不受当地医院的开药、住院、检查等效益挂钩的影响,是省钱的医疗。由于没有相关利益的干扰,专家的判断与建议是比较客观、准确的,是“干干净净”的医疗。

“健康快车”的成效

“健康快车”天津河西区和津南区的试点分别从去年7月和今年3月开始建设,规范流程、配套机制、完善模式,并对视频平台、调度平台、专家中心和客服中心等后台支撑系统进行协同调试与压力测试,确保科学、稳定、顺畅。目前,试点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成功进行了经过筛选的21例典型病例的远程会诊。津南区的两个诊室已进入正常运营阶段,在没有开展宣传的情况下,每周平均有两例的远程会诊量。

“健康快车”远程会诊的开展,从病人、专家、医院、政府四个层面都显示了理想的效果:

一是从病人角度实现了“一低一高”,即“看病成本低了,就医质量高了”。由于“健康快车”远程会诊的专家与本地医院没有利益挂钩,因此降低了看病的费用;由于没有空间距离的局限,实现专家与病人“面对面”,节省了异地看病的挂“黄牛号”、路途、食宿、陪伴等额外成本。而“健康快车”远程会诊不仅解决了挂专家号难,还解决了连续找同一个专家看病更难的问题,自然就提高了就医质量。

二是从专家角度实现了“一高一低”,即“诊治效率高了,多点执业成本低了”。“健康快车”远程会诊执行的是“专家选病人”和“有备应诊”机制,有利于发挥专家的专长,有利于专家在会诊前做充分的案头准备。同时,“健康快车”远程会诊搭建了专家多点执业的平台,实现专家不离开本岗位也能多点执业。

三是从医院角度实现了两个提升,即“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的知名度提升;医生的业务水平的提升”。基层医院有了“健康快车”远程会诊的高层专家团队做后援,原来不敢接的病人也敢接了,不敢做的业务也敢做了。同时,“健康快车”远程会诊搭建了远程实习培训平台,为基层医生提供了向国家高端级专家现场实习的机会,相当于博士生、研究生的实习待遇。

四是从基层政府角度破解了两个医改工作中的难点:促进医患信息对称、透明,遏制“过度医疗”,从更深层次上缓解“看病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引导病人就医取向,从更深层次上缓解“看病难”。

远程会诊的几大成功要件

借鉴“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这一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建设好实用、长效的专家远程会诊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一、组建好“三平台、一团队”

三个平台是社区诊室平台、视频会诊系统平台、管理中心平台,一团队是远程会诊专家团队,他们之间是这样一种辩证的有机结合,社区会诊平台设在社区医院,负责接收患者递交申请,传送数字化病历资料,并配以陪诊医生(协助医患双方的问诊与陈述);管理中心平台受理患者申请、审核病历资料、匹配应诊专家、协调会诊时段;专家团队依据病情分类应诊;视频会诊系统依托因特网和远程会诊软件平台完成会诊的音、视频保障和全程录制及数据存储工作。不难看出,专家团队是高端医疗资源之源,社区医院是低端介入之窗,管理中心为医患穿针引线,视频会诊系统搭建会诊平台。

二、机制要创新

传统的远程医疗会诊是以政府买单,医院增加服务项目的模式为多,缺乏市场机制和长效保障。而“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按照市场经济下产业发展的规律,多元化投资、建设与运营,重在打造“服务链”,发展“产业链”。

三、利用信息化,整合高端医疗资源,服务下延

注意充分利用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实现医患异地视频对话,使百姓便捷、低价接受优化整合后的高端医疗服务,助推医改,利国利民。

四、“三低一高”

由于引进了多元化投资运营机制,可实现政府投入低(引导);医疗成本低(社区诊室只需配置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即可);患者就医成本低(就近申请);医疗水平高(高端专家会诊)。

五、选用明智、务实、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参与

以“健康快车”为例,“长城宽带”公司参与了建设与运营。“长城宽带”与医疗行业本不搭界,但他们为什么能主动参与并成功呢?该系统项目主持人,原国信办、民政部社区信息化专家畅树海是这样诠释的:一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长城宽带”是处于上升期的企业,要把企业发展到鼎盛阶段,必须有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通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使企业、政府、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远程会诊其结果是社会、企业都受益,是长宽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体现。二是“口碑”胜过广告。俗话讲,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长城宽带”是社区驻地网的运营商,消费群体在居民社区。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方式来赢得社区百姓的好“口碑”,在如今广告信誉危机的时期,比广告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远程会诊为社区百姓排解求良医之难,长此以往,自然能获得好“口碑”。三是居安思危。任何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是倒马蹄型的,“鼎盛时期看衰落”,从战略上讲,与社会各界合作、推进多元化创新发展才是企业的必由之路。远程会诊如同“突击队”,为长宽向创新型企业转换开拓了新模式和先例。四是抓住机遇。健康是中国人的三大需求之一,尽管医疗行业门坎高,但是“长城宽带”借新医改的东风,选择群众急需的远程会诊切入医疗产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五是同根同脉。“长城宽带”的根在居民社区,社区远程会诊的根也在居民社区,两者同根相连;“长城宽带”的脉是社区网络,社区远程会诊依赖的也是社区网络,两者一脉相承。这种同根同脉、有明显专业优势的事情“长城宽带”不做,更待何时?

当然,“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项目作为一个受益百姓的成功信息化应用试点,它面临着普遍推广的考验。有专家指出,它的健康发展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政府与医疗机构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居民知晓率;二是运营机构要建立起科学的利益均衡机制,保障高质量、高水平;三是居民要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学会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成果来减低就医成本与提高就医质量。

※资料链接※ 远程会诊案例

为病人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病人管某患白血病,住院医院要求做五个化疗。据测算,使用国产药每个疗一万元,可以纳入医保,而使用进口药每个疗七万元,全部自费。主治医生告诉病人使用国产药不安全,坚持选用进口药。病人是下岗职工,十几年来无稳定职业,家境困难,五个进口药化疗做下来就意味着倾家荡产,为此,病人拒绝做化疗。

“健康快车”远程会诊的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血液病专家为病人做了远程会诊,明确指出两点:一是国产药只是对心脏的副作用较大,如果病人心脏没有问题,使用国产药是安全的;二是化疗的费用是固定的,但是白血病容易发生感染,治疗感染的费用是无底洞的。接着专家为病人提供了以控制感染为主的降低医疗费用的解决方案,甚至于教病人家属由做饭到生活的各个细节的控制感染措施。病人采用专家的方案治疗,治疗费用由35万元下降到5万元,而且绝大部分医保报销;由于严格依照专家提出的控制感染措施,七个月过去了,没有发生一次感染。病人感动地说:“健康快车”远程会诊不仅救了我的命,更救了我一家。

促进医患信息透明、遏制“过度医疗”

病人梁某遭遇车祸,送到当地医院时已经瘫痪。住院医院的主治医生确诊为高位截瘫,要求立即做手术。病人家属提出紧急申请“健康快车”远程会诊,目的是请专家确认医院的诊断后再做手术。“健康快车”远程会诊启动远程急诊,请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为病人做了远程会诊。专家认为病人还有感觉,不能确诊为高位截瘫;认为医院手术指症不明确,不宜立即手术。后来,在病人家属对主治医生强烈追问下才搞明白,原来主治医生主要想用新引进的手术技术,对病人的陈旧性颈椎狭窄做手术。病人家属疾呼:个别医生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以在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候做一个陈旧性手术来获取利益,实在太无职业道德。是“健康快车”远程会诊把医患信息透明了,还给了病人选择的权利和保护自己利益的权利。

为病人破疑解难

病人戴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因患肾癌做了肾切除手术,为了寻求一个术后较好的治疗方案,她走访了许多市内的三甲医院,咨询了多位专家,但是这些专家给出了四个截然不同的术后治疗方案,让她很困惑。于是,她申请了“健康快车”远程会诊,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肾病专家为她做了远程会诊,帮助她选择了一个最佳治疗方案。她站在一个医务工作者角度对“健康快车”远程会诊与传统专家门诊做了比较,认为:传统专家门诊是医生在不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根据患者叙述自己的病情及感受,医生来进行开方抓药。“健康快车”远程会诊则是专家事先得到病人的详细病历资料,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分析、判断,会诊时不仅与病人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病人的主治医生直接交流后,提出的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从就诊时间看,传统专家门诊最多6分钟,而“健康快车”远程会诊长达30分钟。最后,她以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名义上书市政府,呼吁推广“健康快车”远程会诊。

为社区医院破疑解难

河西体北地区是个老干部聚集地区,做心脏搭桥的病人非常多。病人在大医院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后,要到社区医院继续做康复治疗,但是,社区医院的医技水平无力承担,而政府的医疗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又要求社区医院承担这个职能,因此成为体北社区医院院长最头痛的事情。“健康快车”远程会诊帮助院长破解了这个难题,建议病人或直接做“健康快车”远程会诊,或全科医生通过“健康快车”远程会诊向专家咨询。这样,就把心脏搭桥的病人的康复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猜你喜欢

快车远程专家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致谢审稿专家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远程诈骗
健康快车
请叫我专家
一次神奇的远程渗透破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