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境 戏剧律则
2009-07-23雷文学
关键词:《月夜》 古诗 戏剧
摘 要:巴金的小说《月夜》在优美的氛围中讲述残酷的故事,在微小的场景中展示深广的社会内容,具有独特的韵味。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的实现是对中国古诗意境美和戏剧结构紧凑特点的成功借鉴。
《月夜》是一篇优美的小说,讲的却是一个残酷的故事,优美和残酷的结合,是这篇小说的一个特色;故事虽小,却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是这篇小说的又一个特色。巴金的这部短篇小说保持了他前期一贯的青春明朗的格调,却避免了他有的小说单调的缺陷,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和含蓄的韵味。究其写作手法,是对于古诗意境美和戏剧结构紧凑特点的成功借鉴。
一、对古诗的借鉴:意境美
《月夜》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贫苦农民根生与平先生兄弟组织农会,对抗乡村恶霸唐锡藩,被后者派人枪杀在河里,后被等船的小学教员唐均和商店伙计王胜发现,他的妻子根生嫂闻知,哀愤欲绝。但巴金不是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叙述的,而是采用倒叙手法,从唐均和王胜长时间地、焦急地等待船工阿李开船写起,暗示了一向准时搭船的根生今晚“有事”;写到根生嫂找根生至阿李的船,明确根生失踪;在阿李对根生嫂的追问中,得知根生失踪的原因;不久根生的尸体在河边的水莲底下被发现。简言之,故事可分成三个部分:等待根生,得知根生失踪,发现根生尸体。
但小说的特色不是在倒叙中翻奇出新,而在于它将一个阴险恐怖的事件置于一个美得令人心醉的月夜里。在故事的第一部分“等待根生”里,在开头简单的一句“阿李的船准备开往城里去”交代后,即将笔墨转移到对月下小河优美景色的描写。我们且看巴金笔下的“月夜”:“圆月慢慢儿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河边。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夜中月色静谧、灵动而优美,在这样的月夜,“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紧贴着船头。”“月光在船头梳那个孩子(按:阿李随船的儿子阿林)的头发,孩子似乎不觉得。”“路伸直地躺在月光下,没有脚在那上面走。”“圆月正挂在他对面的天空里。那银光直射到他的头上。月光就像凉水,把他的头洗得好清爽。”这种写景就近乎写意了,尽显自然与人的和谐!
这种描写是深得我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精髓的。我国古诗在魏晋以后形成意境美传统,它强调不直接抒发感情,而是借某种特定的景物将感情表达出来,让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景物既是情感的象征,又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这就形成古诗情景交融的特色。《月夜》很显然借鉴了这种手法,它把人物的活动置于一个优美的月夜里,使得故事的发展笼罩在一片“美”的氛围中。巴金的这篇小说虽非写青春,却有一种清新明朗的青春风格,与这种景物描写直接相关。
但巴金并非照搬古诗“意境美”,而是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在古典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意趣等与景物是一致的,欢愉之情伴随明朗的景物,忧愁之情笼罩着惨淡的景象;所谓情景交融是情景了无痕迹地融化成一体,情即景,景即情。而《月夜》要反映的是一个丑恶的现实,以及人们心底的愤怒,这种现实和情绪与优美的月色可谓大异其趣。按常态,反映这样一个丑恶的现实只会用丑恶的景物来衬托,这才符合传统的意境塑造。我们不会忘记鲁迅小说《故乡》反映农村破败的现实和“我”的悲凉的心情,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种肃杀的景物是多么的一致。但《月夜》反其道而行之,偏偏用一种“美”的氛围来笼罩着一个“丑”的现实,反而形成了这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如以上所引,我们看到故事的第一部分的氛围是诗情画意的,尽管在人们的焦急中读者也会猜想根生今晚“有事”,却不会想成恐怖的结局,因为氛围是那么宁静祥和。这其中虽有两处伏笔,一处写月亮初上时,“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它还留下一个网把一起都掩覆着。山哪,树哪,河哪,田哪,房屋哪,都被盖在它的网下面。”但这种暗示是不经意的;另一处,“在船边,离他(按:指小学教员)的头很近,一堆水莲浮在那里,有好几朵紫色的花。”也为找到根生的尸体埋下伏笔,但这种伏笔淡到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反而了无痕迹地与周围的月色构成“美”的图案。直到根生嫂出现之前,我们的阅读是怡然的,虽有根生为何事耽误而迟迟不来的悬念,但内心一点也不紧张。作者似乎忘记了他在写一个邪恶的故事,只是沉浸在对美好夜色的描绘中;似乎在潜意识里不愿承认这个丑恶的现实,似乎在这样优美的大自然里存在着阴险丑恶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种用“美”的自然来反衬“丑”的现实的手法,深刻地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力量,它是对“意境美”的反用,故意打破和谐,却又不是《死水》式的“以丑为美”,在美丑的对照中给读者的心理以极大的落差,包含着无声的控诉。
对古诗意境美的借鉴还表现在几处声音描写上,这就是根生嫂的哭声,小说共写了三次。第一次是根生嫂找到阿李的船上,得知根生根本没有到过这里,一种恐惧感驱使她转身,边跑边喊,“‘根生,根生!那女人的尖锐的声音悲惨地在静夜的空气里飞着,飞到远的地方去了。于是第二个声音又突然响了起来,去追第一个,这声音比第一个更悲惨,里面荡漾着更多的失望。它不曾把第一个追回来,而自己却跟着第一个跑远了。”描写凄烈的呼喊声在静寂的黑夜一声跟着一声响起、消逝,它似乎绝望地要追上远去的亡魂,却最终连自己也消失于无形。这似乎是屈原的“招魂”在千年后的回响,却比后者更加凄厉。很明显,作者是把声音当成一个审美对象描写,如同当成一个自然物来欣赏,与它保持着某种审美距离,而不是单纯陷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使凄厉的哭声成为一个“美”的对象。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①“入而能出”正是营造意境的重要心理基础,这种描写不但写出了主人公根生嫂的悲伤和绝望,也将作者的愤慨、同情和伤感寄寓其中。
第二次是船工阿李在根生嫂走后意识到情况不妙,马上追去,“空气是给女人的哀叫占据了。一丝,一丝,新的,旧的,仿佛那银白的月光全是这些哀叫聚合而成的,它们不住地抖动着,撕裂人心的哀叫,就像一个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给撕碎了,撕碎成一丝一丝,一粒一粒的。”第三次是根生的尸体已从莲叶中扒出,他的死已成事实,“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气中撞击着,好像很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的,一粒一粒的。它们渗透了全个月夜。”作者用通感的手法,不仅将女人的绝望和盘托出,更是化动为静,将女人的哀叫声赋予一种晶莹的质感,这与李商隐写月光有异曲同工之妙:“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后者是化静为动,同样传达出玲珑剔透的灵动感。这种写法,使读者在体验哀伤和愤怒的同时又淡化了极度的哀伤带来的压抑感,使声音成为一个晶莹玲珑的审美对象,给原本阴沉压抑的对象以一种明朗的格调。这就是巴金所特有的青春风格吧。
二、对戏剧的借鉴:短小集中
剧本的创作限于舞台演出的条件,要求剧中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活动的地点高度集中。法国17世纪古典戏剧甚至发展成一套严格的戏剧规则“三一律”,要求在同一个地点,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完成一个情节单纯的故事。假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情节比较复杂,则选取典型场景和情节,而将其他另外的情节和人物通过在场人物的对白、独白、回忆等方式介绍出来,以保证剧情的单纯集中。这套规则后来虽屡遭诟病,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它对于造成故事结构的紧凑集中功不可没。《月夜》正是借鉴了这套手法。
这篇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只有一个:小河边及附近;时间仅是天黑月亮出来后的几个小时;出场人物六个:船工父子(阿李、阿林)、唐均、王胜、杂货店小老板阿张、根生嫂;故事情节简单,只是等待根生,得知根生失踪,最后找到根生的尸体。但作为主要人物的根生,他的活动是故事发生的关键,却在小说中没有一笔的直接描写,而是在根生嫂对阿李的追问中间接道出根生与乡村恶霸唐锡藩的矛盾及根生遇害的经过,从而使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类似一幕短剧,作者将他的“舞台”搭在小河边,让有限的五六个角色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上演了一幕生动的戏剧。
这种安排方式,至少给这篇小说带来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故事行文紧凑集中,短小精悍,毫无枝蔓,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第二,有利于将故事的场景集中——在小河边,有利于空出笔墨来写景,为小说大量的写景抒情创造了空间,形成这部小说的诗化特质。
第三,虚实结合,开拓了故事空间,增大了故事的蕴含量。通过阿李和根生嫂的对话,我们知道恶霸唐锡藩和县长、警察相勾结欺压人民,知道安分的农民阿六无故被诬为“通匪”,知道根生和平先生的兄弟积极组织农会对抗唐锡藩,为根生的被杀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急剧,农民运动广泛开展,一场大革命风暴就要临近。这样,根生的被杀就被赋予深广的社会意义。
更为虚化、更为含蓄的则是表现村民对根生被杀的反映。虽写了村民的悲伤:“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都哭了起来,一株树,一片草,一朵花,一张水莲叶。”这已经是间接的、诗化的;至于根生的死会引起什么后果,村民对制造这次事件的凶手持什么态度,他们会不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些行动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以及在这一切背后起作用的社会制度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作家都“没有关注”,小说只写到根生之死、人们沉浸在悲痛中便戛然而止,只以淡淡的写景结束全文:“静静的这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小河躺在月光下面。”“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没有风浪。”在对“静”的强调中我们却看到了被压抑的难平静的悲愤,在“没有风浪”的宁静月夜里我们却似乎看到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浪的影子;“但是那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更给我们以坚定的暗示。可以说,小说更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都在这短短几句话中暗示出来,在离开对小说的阅读后,小说所暗示的更为深远的社会运动如滚滚巨流在读者的想象里继续奔流。这又似乎不仅仅是借鉴戏剧的功劳了。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虚实相生、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在这里又一次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王夫之评唐代诗人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谓其“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诗绎》)用在此处可谓贴切。
对诗歌和戏剧写作手法的借鉴使得巴金这部短篇小说诗意浓郁,短小精悍,富有韵味。结构紧凑为写景抒情赢得了空间;写景抒情为短小的故事增加了韵味。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一种短小抒情诗的品格,因而,它的写作也给作家创作以启示:第一,作家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熟悉各种艺术的特点,懂得各种艺术规则。各种艺术虽有形态的不同,但艺术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善于移植其他艺术于自己所表现的艺术当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作家要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为营造美好的艺术境界服务。巴金素以不讲究创作方法闻名于文坛,但从这篇小说看也不尽然,只是他在运用这些创作手法时非常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达到了化有法于无法的境界。这尤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雷文学,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从事艺术理论研究。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