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审美价值特征论研究
2009-07-23殷学明
关键词:鲁迅 特征论 二律背反 启蒙主义 审美意识形态
摘 要:鲁迅是在中华文化“巨大弧圈中选择了某些特征”的特异文化诗学存在,鲁迅审美价值的二律背反、审美意识形态性、为人生的启蒙幸福生存论等特征在特定的文化机缘中“给予了精心建构”,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深度的诗性价值关怀。
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一种文化,无论它多么微小,或多么原始,或多么巨大,多么复杂,都有一种模式,都是从人类潜能巨大弧圈中选择了某些特征,并以比任何个人毕生能做的一切更强大的力量给予了精心建构。”
鲁迅的审美价值特征是从中华文化的“巨大弧圈中选择了某些特征”,反之鲁迅审美价值的“某些特征”必然表征鲁迅审美价值的本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鲁迅审美价值特征论研究也就是鲁迅审美价值本质论研究的现“象”。显明特征是为了还原本质;而厘定了本质,也就澄明了特征。
审美价值产生特征效应是一个过程,它既涉及到主体,涉及到主体的心理机制;也关涉到客体,关涉到作为审美客体的文本世界;同时还指涉到审美价值的现实实施及其功能。鲁迅这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正是在中华文化的“某些特征”中“精心建构”自己的审美价值特征的。鲁迅的审美价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重性的二律背反:鲁迅审美价值特征的表象显现
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被喻为“苦闷的象征”,是“历史中间物”的栖居。二律背反两重性是鲁迅审美价值的鲜明特征。
1.两种文化的挤压、背反造成了鲁迅审美价值的二重性。鲁迅在《〈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中说:“由这事实,一面固足见古文化之裨助着后来,也束缚着后来,但一面也可见入‘俗之不易了。”鲁迅在《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中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中国传统文化是鲁迅一生中割舍不断的“鬼气”,而现实的“拿来主义”又逼迫鲁迅剔除“鬼气”,从而造成时间的断裂、空间化的“碰壁”。鲁迅是“中间物” 背反的栖居,这种“中间物”的栖居方式实质上是鲁迅两种文化的挤压在时间性流动中断裂的表征,亦是鲁迅特异文化诗学存在的渊源。鲁迅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但又热望西方自由、民主的新思想,这种挤压和断裂造成鲁迅审美价值判断的二重性。
2.迷茫、怀疑、无路可走表征了鲁迅审美价值判断的二重性。鲁迅在《写在〈坟〉后面》说:“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那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在酒楼上》吕纬甫的迷茫、《孤独者》魏连殳的苦闷、《狂人日记》的冷杀……都表征了鲁迅审美价值判断的二重性。
冯奇认为:“体现在《呐喊》和《彷徨》中的众多人物身上的审美二重特征,并非意味着人物形象已处于混乱解体状态。这种二重特征统一在性格运动的发展中。透过二重性,人们仍然可以看清人物的精神导向。……不言而喻,人物形象具有的这些崭新特性,就文学本身的意义来说也是非常突出的。”
二、审美意识形态性:鲁迅审美价值特征的深度展示
鲁迅价值判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一切都指归于现实意识形态的批判。但鲁迅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不是“留声机”式的口号,而是以美的形式润物于无声之中。
1.以艺术审美的方式来熏陶、感染、影响国民,而不是以概念、口号、宣传的方式来训教国民。
鲁迅认为:“一说‘技巧,革命文学家又要讨厌的。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而凡有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
在鲁迅看来,文艺的接受者即审美的主体不应是少数人,而是广大的民众。鲁迅认定“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作品后面添上去的口号和矫作的尾巴,而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等等”。茅盾在《读〈呐喊〉》中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鲁迅在创作中特别注重用新的审美形式积极建构“遵命文学”的意识形态。
2.鲁迅提出“发扬真美,以娱人情”,但又强调文学自律的限定性。
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写下了《革命时代的文学》《文艺和革命》《文学的阶级性》《“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篇什。这些篇什虽是革命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但鲁迅依然高蹈文学的审美价值。
鲁迅认为:“顾实则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视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
鲁迅本着“发扬真美,以娱人情”的理念努力冲决意识形态的干瘪,从而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做到了完美融合。
三、为人生的启蒙主义:鲁迅审美价值特征主题揭示
鲁迅在1933年写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认为:“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改良这人生。”鲁迅这种旗帜鲜明而且矢志不渝的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是鲁迅审美价值的主题特征。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的“呐喊”就是以“立人为本”来进行启蒙、改造“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鲁迅“为人生”进行启蒙,在其终极意义上还是引领人诗意栖居的生存论建构——“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认为“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为人生、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幸福生存论是鲁迅审美价值判断的一条红线,同时也表征了鲁迅审美价值的主题特征。
四、苦闷的象征:鲁迅审美价值的风格特征
鲁迅多舛的童年、坎坷的经历铸就了他的审美价值的冷峻、犀利和深刻。鲁迅笔下的阿Q深度地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狂人炸出了中国人皮袍下的残忍;祥林嫂影像了传统妇女的灵魂;吕纬甫道出了知识分子的无奈……《呐喊》的犀利,《彷徨》的深刻,《野草》的冷峻……无不显示出鲁迅审美价值的风格特征。
鲁迅青年时期最喜欢的俄国作家是安特莱夫,鲁迅承认《药》的结尾部分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鲁迅在介绍厨川白村时说:“这《苦闷的象征》也是殁后才印行的遗稿……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恩格斯评价拉萨尔作品时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这对您来说正是我推崇这篇作品的最好证明。”鲁迅的审美价值亦达到“最高的标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鲁迅以审美的标尺“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来衡定美学取向借此实现“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注意”的历史深度价值。
鲁迅审美价值的构成无疑是丰富的,其特征也是十分鲜明的,特征是本质的特征,本质是特征的灵魂,我们研究鲁迅审美价值特征是为了显示鲁迅这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从而为当下皮相的审美提供一个深度的审美路向。
(责任编辑:张 晴)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审美价值论研究,编号S07YF02
作者简介:殷学明,文学硕士,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诗学、价值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序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2.
[2]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冯奇.鲁迅审美意识的二重性,鲁迅研究月刊,1989(8)
[4] 鲁迅.鲁迅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 鲁迅.鲁迅全集[M].第1卷,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6]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4.
[7]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