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09-07-23陈非李坚诚杨佩群
陈 非 李坚诚 杨佩群
摘 要: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较低、企业用人周期与教学计划相矛盾、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不适应等。本文提出了如下改革实践教学的措施: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的热情、制订有一定弹性的实践教学计划、按照不同模块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规章制度、管理利用好实习资料和深化实习拓宽实习等。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实习
一、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作用巨大,首先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其次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检查,它能根据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反映出的教学缺陷,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或修改教学大纲。再次,能增强校企互动,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最后,能开展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此外,还可以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提供阶段性的人力资源补充,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本科见习、实习、论文写作周数共24周,学分共16分,约占总周数(208周)的11.5%;占总学分数(162学分)的10%。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的体验,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待专业对待职业规划的态度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实践教学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四个环节:一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一般是针对课程相应内容的实操、参观学习和探讨,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或到企业、景区等相关单位完成。二是第五学期的专业见习课,学生对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已经完成,并完成了一些实践活动,该见习活动基本由学生策划实施完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提升。三是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安排学生到各个企业顶岗实习16周。四是第七至八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其中顶岗实习环节既是学生毕业之前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又是毕业向就业过渡的阶段,为就业做了铺垫。在顶岗实习中集中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困难和困惑,是改革探索的重点。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在时间和学分安排上能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它贯穿整个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从而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但是,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特别是毕业实习过程中的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足,对实习目的不明确。
酒店、景区、旅行社的基层人员所从事的都是服务性质的工作,相当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不足,对所安排的实习单位和岗位不肯服从,认为“反正将来我也不做这一行”;即使勉强服从安排顶岗实习,也以应付的态度“过关”;有的学生把实习时间看做是一个“自由”、偷懒的机会。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态度不认真,难以收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2.企业需求与教学计划不一致,导致顶岗实习安排困难。
首先,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与企业需求“匹配”是不少院校普遍遇到的难题。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时间为8周,作为本科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应该尽量选择四、五星级酒店或其他高级别的企业,以达到高起点、严要求实习的目的,这样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规范、严格的训练。但高级别企业往往难以接受实习时间三个月甚至六个月的实习生,即使将实习时间调整到十二周甚至十六周仍然不容易与企业的需求一致。其次,为了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全面了解和学习相关企业各部门的运作,理想的安排是在实习期间轮换多个工作岗位,但企业的运作一般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实习生不断变换工作岗位。再次,企业本身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不守“信用”,增加了实习安排的难度。最后,实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的不一致,例如学校要求学生遵守实习协议坚持完成实习任务,而企业多从本身的利益和运作需要出发造成实习生的频繁流动等。因此,毕业实习难以按照计划的理想情况进行。
3.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不适应。
企业按照与正式员工一样的要求管理实习生,对学生来说,这与校内的学习有着不同环境和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在开始阶段学生情绪波动尤其大。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渡过,但仍然有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在实习的不同阶段,都有学生因为各种不适应情况而退出实习单位:或是上班压力太大,或是工作不充实学不到东西,或是岗位与兴趣不相投,或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各种问题伴随着实习的进行接踵而来。
4.对实习过程中学生或企业方面出现问题的处理缺乏有效机制。
由于出现各种问题的多变性、随机性,以及原因的多样性,从学院到系一级都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处理解决问题的机制,因此导致实习过程的监控难度大并且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5.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实习既是对基础理论的一种检验,又是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开端。但目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功利”性太强,学生到酒店或旅行社实习,往往被作为廉价的劳力使用,虽然酒店等企业也有意在实习生中物色人才,但这几乎是沙里淘金,对于“沙子”他们不着意培养、很少激励。企业对实习生多安排最基础的岗位,希望实习生老老实实干活,而学生则难以忍受反复的简单劳动,以致认为实习不能学到东西,从而不安心工作。甚至由于了解酒店工作的辛苦和某些负面现象而产生对酒店工作的反感,极端的反面效果就是“通过实习,
我以后再也不会在酒店找工作了”。学生过分看重是否在实习这段不长的时间里能快捷地得到什么,不把实习看成磨练自己的机会、走进社会的开始。
三、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改革措施
目前本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面临尴尬局面,研究生重在培养研究能力;专科生重在培养动手能力。专科实习中的基本技能培训所占比例较大,效果明显,实习单位更欢迎专科层次的实习生;而本科既要求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又侧重管理能力,管理岗位不可能从实习就人人有位,符合从最基层做起的培训原理,造成管理能力不像基本技能那样立竿见影地出效果。在同个企业实习的本科生与专科生相比较,本科生甚至因为短时间内在基本技能方面不如专科生而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和自卑情绪。因此有专家形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是“上靠不着天,下踩不着地”(刘伟,2008),如果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看,同样存在“不着天不着地”的尴尬局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实践教学,笔者对韩山师范学院几年来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和困难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1.激发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的热情。
热爱之,兴趣所在,当然有认同感,有积极进取的需要。但从招生情况看,“天然”的热爱者不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自第一志愿的甚少,而且学生往往出于热爱旅游而非对旅游管理专业有明确的了解。因此,在四年的学习中,旅游管理系的教师必须有高度责任心,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教师在授业中彰显出的本专业的优势与长处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热爱、甚至奉献的情感。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教书育人理念的深化和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能使学生提高对本专业内涵和应用的认识。
2.制订有一定弹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为适应实习单位的用人周期特点,实践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实习时间和时段安排尽量与实习单位的用人周期一致,保证学生能到高级别的酒店或其他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考虑本科层次对酒店基本技能以基本掌握为度,最好不把到酒店实习作为毕业实习来安排(饭店管理模块的除外),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长时间的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减少了与毕业前的找工作、应聘活动发生的矛盾。实践教学计划的改革:第4学期安排4周时间到酒店见习;第5学期安排2周时间到景区见习;而毕业实习则安排在第7学期按不同模块内容进行;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
3.按照不同模块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要切实落实学生有效地实习,保障教学的效果,就要保证实习内容按照模块特点进行安排,学生按照所选的模块分别到相应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这样使学生实习目的明确,学习过程也体现了专业性,符合旅游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按目前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两大模块——景区和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分别找“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是新一轮实习的改革内容之一。
4.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明确了实践教学对实习单位的要求之后,要积极物色能够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基地),积极沟通,做细致的调查了解工作,让实习单位明确本专业的实习意图,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有利于妥善解决实习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保证顺利安排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保证学生能够在实习中真正得到锻炼,学习到规范的基本技能并提升管理能力。
建立比较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减少实习安排的盲目性、不稳定性,方便实习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实习学生情绪的稳定。实习实训基地以省内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潮汕地区为主要区域;每个实习点安排实习生数量形成规模,便于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也便于学生的互相照顾和帮助。
5.制订可操作性的实习规章制度。
在现行的学院有关实习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系一级的实习规章制度,在实习过程监控的可操作性方面不断探索,保证对指导教师的管理,指导实习生有章可循,让学生参加实习之前就明确实习的规范要求。这是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可持续开展的保障。
6.深化实习,拓宽实习。
走过场的实习被学生看成是偷懒的机会,而扎实有效的实习则有发展的空间。将实习与问题的研究、与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就业结合起来,使实习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宽学生眼界、促使学生学会面对社会现实的重要教学手段。旅游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应与实际紧密结合,而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方兴未艾,有许多实际问题可探索,应鼓励学生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者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
7.管理利用好实习资料。
每届学生的实习资料,包括文本和影像资料,实习秘书应及时整理归档,这些资料既是学生的实习成果之一,又是提供给新一届学生参考和教师教学的案例资料。
8.学生之间进行帮传教。
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了解行业情况、适应社会现实,尤其是找到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异与契合点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此时,应让实习归来的学生及时进行经验总结,由已经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对将要进行实习的同学介绍其实习经历和体会,这样有利于即将实习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实习的目的意义并为实习做好准备。组织高低年级的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为学生之间帮传教提供机会,从而使新一轮的实习顺利进行。
四、结语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形势产生了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大量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如何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中摸索出既能培养合格人才,满足旅游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又能让本专业的学生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职业定位和发展路径的科学模式,不仅是我们旅游管理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且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这有待于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
笔者以此请教于大方之家。
本课题是韩山师范学院2009年院级教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