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7-23陈张杰卞华
陈张杰 卞 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教务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高校 教务管理 信息化 存在问题 对策
一、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的不断规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使教务管理工作逐步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已是当今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在教务管理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教务管理过程,提高教务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1.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如今,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逐年增多,多校区、二级管理已是当前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规范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务部门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大部分高校已实行学分制管理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高校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科学、方便、快捷的教务管理信息操作平台,提高教务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同时,这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
3.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需要。
相对科学、完整、实用的教务管理信息操作平台,是实现教务管理规范化、程序透明化、效率优质化的保证。要搞好教学管理工作,高校各项工作必须根据学校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合理地制定适用于本校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流程,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并围绕这套标准进行实施,并不断进行完善。
二、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多数高校已基本完成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发出基于C/S和B/S模式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这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了教务管理者的手工操作。但在进一步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影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快速发展。
1.思想上,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认识。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务管理工作变为了自我管理,大部分师生能积极使用教务管理系统,享受教务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捷,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映,并提出系统操作流程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人员广,学校相关部门及人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而少数教师对操作程序和方法的改变表现出消极、抱怨的态度,不按照教务信息管理规程办事,找教务管理人员代为操作,甚至手工填表,这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技术上,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服务广大师生为宗旨,围绕教务管理工作为中心实施,但由于许多高校人力资源条件有限,多去相关软件开发公司购买相关教务管理软件,而且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致使许多功能模块无法确切体现教务管理人员的思路与意图,再加上操作不够简便和人性化,少数模块的功能开发不够完善,这些都影响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他们很难符合本校教务管理的实际需求,也使得软件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造成软件功能的缺失或浪费。
3.管理上,配套措施落后缺乏沟通。
随着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应用,原有的教务管理程序和处理方法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发生了改变。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协调机制,高校在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无组织、无约束、效率低、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随着高校多校区建设和院系二级管理进程的推进,很多高校的教务部门也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中,但是却忽视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系,缺少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4.资源上,信息集成与共享有待加强。
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能。但由于各部门使用软件及其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使用的系统软件来源及数据标准不统一,致使教务信息系统不能提供规范的数据接口,无法满足各类系统之间以及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造成信息管理软件的不兼容,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率降低,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象,而数据信息的重复收集则造成了信息冗余和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
5.队伍上,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务人员是高校教务管理的实施者,也是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剂。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不注重信息化技能的提高,不能主动发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对软件的研究和进一步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安全上,缺乏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与严密的防护体系,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教务信息系统作为教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应用面广,操作程序繁多,各种错误操作都会导致服务故障甚至系统崩溃。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师生私密信息,由于多用户多角色特性,加之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系统中的信息都可能经由系统内部用户的恶意窃取或者外部黑客的入侵导致泄露,同
时网络安全体系的不断变化,各类恶意代码的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受到了极大挑战。
三、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涉及管理理念的改变、人员素质的提高、规章制度的更新等全部过程。针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传统教务管理模式进行剖析,并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条件,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确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使其能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发展需求,将教务管理信息化由战术地位提高到战略地位,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上升为制度驱动。
2.加大投入,构建高效系统。
构建功能完备的优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是不可缺少的。为避免因信息资源流通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而导致的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管理效益低下的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的指导下,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定制高效、实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尽快更新与软件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使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务管理理念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3.合理规划,加强沟通,制定合适政策方案。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确定教务管理信息化策略时,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按照教务规律,结合现有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制定、更新适于教务管理信息化需要的规章制度,使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均能有条不紊地按照制度进行操作。系统设计时应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注意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教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使教务管理软件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实用。
4.遵照系统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涉及多个部门,数据来源于多个数据库,因此高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中,应建立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在各部门之间甚至与上级部门之间运行统一的系统标准、统一的开发平台、统一的数据库,避免软件的不兼容,保证高校信息化的最佳整合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信息集成和数据资源的共通。
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支熟练掌握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务管理队伍是推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由于教务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岗位,专业背景不同,具备的信息意识不同,信息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学校应在总体提升教务管理工作地位的同时,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发展途径,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其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及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推动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6.增强安全意识,构筑网络防护体系。
要建立稳定、安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系统的设计应在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标准下完成,并不断完善更新,保证网络安全体系的良性发展,确保其有效性和先进性。其次,加强用户权限的设置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分层管理,确保信息的保密性。最后,设定实时、完整、安全的备份系统,有规律地备份系统数据,以备意外情况下的系统恢复,从而保障系统数据库的稳定,更好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在教育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教务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高校应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拓展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管理思想有机结合,搭建优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信息化、网络化”轨道。
参考文献:
[1]洪银蝶.试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6).
[2]洪宝仙.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008,(4).
[3]张大然,陈浩.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4]夏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