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2009-07-23林继常邱菊籍亚玲徐长文
林继常 邱 菊 籍亚玲 徐长文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和总结高校党组织如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改革创新 基层党建工作 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提升。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高校是传承文明、塑造民族情操和民族性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担当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建设和谐高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学校各级党组织。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党在高校联系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共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力量,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高校中心工作服务,维护高校发展稳定大局,这既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如何通过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和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问题上,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自觉与学院行政班子共进退,抓住机遇,坚持改革,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996年10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初期,外部面临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开始起步的发展机遇,内部则面对着各种矛盾交织,各方面竞争更加激烈的严峻挑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学院党政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学院内部的和谐。然而,如何摆脱困境?怎样实现发展?是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学院党政班子经过认真分析和研讨,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抓住机遇,坚持改革。具体说来,就是牢牢把握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的重要机遇,通过改革,调整和理顺各种关系,推动学院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学院内部的和谐。
(一)从基层组织改革入手,建立和谐的党政关系,奠定学院发展的组织基础。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育人是根本,学科建设是核心,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则是学科建设和育人的根基。经过慎重思考,我们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学院的实际情况,把学院改革的第一个目标确定在完成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上。
但是,高校以系、教研室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是我国建国以来高校已经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过去高校以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的形势下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形式当时在国内没有先例,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头开始,要开这一先河就必须勇于克服阻力、敢于承担风险。
当时,按照传统的做法,学校二级行政单位党组织的任务是“保证、监督”,学院党委完全可以采取稳妥、保守的做法,不去冒改革失败的风险。但是,为了学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探索“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学院党委知难而进,主动迎着矛盾和问题冲上改革的第一线,全力支持学院行政班子推动基层组织改革,并且积极承担改革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有力地支持、促进和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经学院党政班子主动请缨,信息学院于1997年12月被选定为学校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单位。经过多次酝酿、讨论,终于在学院教代会上通过了改革决议,并于2000年4月完成了教学科研基础组织改革的首次尝试,建立了以学科为依托、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政管理、党群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研究所。从此,沿袭了半个多世纪旧的基层组织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退出了历史舞台,一种新的教学科研基础组织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和承担的教学任务实行“双向选择”;党支部建立在研究所,体现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经自荐或推荐由院长聘任,学院党委任命党支部书记,实行党政领导交叉兼职,实现了“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者的结合”。
十年多的运行实践充分证明,新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有利于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现代大学运行机制”,适应了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建设国内一流信息学院”目标的需要。同时,基层组织改革也理顺了学院内部的各种关系,调动了学术带头人和大多数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院的发展与和谐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中,学院党委始终和行政班子坚定地站在一起共同决策、共同负责、共同奋斗,共同走过了艰难、坎坷的探索之路。从改革方案的讨论、确定,到做好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再到改革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都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心血与汗水。通过这次改革,建立起党委在学院改革发展工作中的威信,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探索出了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开创了在学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中党政班子共同奋斗、共同负责的工作模式。
(二)推进内部资源配置改革,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赢得学院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物质资源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是和谐学院的关键因素。在学院基层组织改革组织调整初步完成后,我们面临着学院内部资源严重不足与资源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为了给学院的事业发展赢得必要的空间与时间,我们决定通过推动内部资源配置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学院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学院生存、发展、和谐。
2000年5月,学院正式启动了资源配置改革工作。面对来自学院内部的各种阻力和压力,学院党政班子认识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得改革工作最终得到了广大教职工和离退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地完成了学院内部的资源配置改革,按照“资源的分配、使用与工作需要和贡献大小相结合”、“资源的分布、管理与建立形象和方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学院全部空间资源统一规划、合理调整,为学院后来的改革、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机遇和空间。
在基层组织改革和资源配置改革的基础上,学院筹集资金进行了内部环境的装修改造,使整个学院的教学、科研、实验和工作环境焕然一新,树立了学院新的形象,为教职工、学生提供了一个整洁、温馨、和谐的内部环境。
我们抓住资源配置改革的契机,组建了学院实验中心,将过去分散的实验人员、仪器、场地和资金集中管理,按照“重复合并、相近集中”的原则统筹规划,彻底消除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诸多弊端,取得了明显效果:相继建成了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国家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学院的实验基地建设跃上更高的台阶。
在资源配置改革中,学院党委和行政之间的配合变得更加默契,从方案的制定到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资源的重新分配到内部环境的装修改造,学院党委都始终坚定地和行政班子站在一起。通过这项改革的推进,我们看到了学院党政班子百折不挠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大刀阔斧的魄力和秉公办事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成为后来学院发展的希望与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也进一步学会了如何在学院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内容更加具体、充实,工作更有活力。
(三)实行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学院内部各种关系,探索现代大学与和谐学院的管理运行机制。
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和奖励制度是现代大学管理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理顺内部关系,调动、发挥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完成基层组织和资源配置改革的基础上,我们选择教职工考核制度改革作为切入点,理顺各种关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探索适应现代大学与和谐学院的管理运行机制。
2000年底,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个人与集体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制定的学院《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正式开始执行。新的《考核办法》,改变了传统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和模糊的定性考核办法,利用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客观、公正地记录下了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术成果、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权重折合,计算出了每个人的考核成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岗位调整、确定劳动报酬和年终奖惩的主要依据,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实现了“科学、合理、效益、激励”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与此同时,我们还于1999年启动了以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使用为标志的“数字化学院”建设,于2003年制定、出台了学院《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实现了学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向现代大学的管理运行机制迈进。
回顾学院九年多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党的基层组织在新时期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团结和带领大家同心同德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等理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提升的历史经验,也是包括像我们这样千千万万处在发展建设第一线的基层单位改革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二、以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全面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文化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陶冶情操、促进和谐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对外展示形象、提高声誉,对内凝聚力量、弘扬正气的战略资源,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同时,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实现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的最好形式。
正是意识到大学文化在学校改革、发展、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学院党委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将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党委重要的工作议程,围绕建设和谐学院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学院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为了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学院明确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学院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副院长、工会主席、团委书记等有关方面同志组成,负责统一规划和领导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建立了以基层党支部牵头,行政、工会组织协调配合,学院工会、团委侧重宣传和文体活动组织的学院文化建设组织架构。
结合学院第一、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学院党委制定了学院“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学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安排:“以学院全民健身活动为切入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教职工提供一种文明、健康、动感、多元的文化生活;以学院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为载体,统筹规划和设计学院对内对外的整体形象,为师生员工构筑一个优美、统一、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以学院宣传沟通渠道为传播网络,保证师生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增强大家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以学院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学院文化理念,倡导共同的价值观,使‘行胜于言、敢为人先、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的学院精神成为每一名东信人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指南。逐步拓展和深化学院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二)选择好切入点,为和谐学院建设搭建有力的支撑平台。
2004年初,学院党委以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本着“组织与自愿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组建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长跑、健美操等12支体育运动队,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先后拿出十几万元购置了运动器械、服装等,还为各运动队聘请了专业教练。全院教职工响应热烈,报名参加的教职工达到260多人,占当时全院教职工总数的86%。
全民健身活动活跃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和学院的文化氛围,加强了领导、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教职工的归属感,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竞技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此外,学院党政工青还联合组织了“和谐新信息,魅力天华山”、“我们与春天有个约会”、“快乐十二生肖,缘聚和谐东信”等每年一次的集体旅游和主题郊游活动,举办了首届教职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活跃了学院的业余文化氛围,释放了大家工作中的压力,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和谐氛围,倡导了文化理念。
(三)建立沟通渠道,为和谐学院建设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
一个高效、和谐运转的组织,内部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推进的改革和开展的各项工作,要想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让大家对形势、任务和政策有基本了解,政通才能人和,只有信息渠道充分、畅通,内部才会保持稳定、和谐。
2000年以来,学院党委从建立、拓宽宣传和沟通渠道入手,先后建立和发挥学院办公自动化平台、视频会议系统、手机短信群发系统、教职工统一电子邮箱、学院网站、《东信视窗》简报、大屏幕和各种层面的例会、情况通报制度等交互性、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网络,及时、准确地将学院改革、发展的各种信息对外宣传并同时传达给每一位师生,随时倾听、沟通和反馈师生们关心的各种意见建议,实现了学院内外部舆论宣传和信息沟通的及时、畅通。
我们还主持设计了学院标识,制作了学院宣传画册,拍摄了反映学院全面情况的专题片《世纪朝阳》等宣传材料,扩大了学院的对外影响。
实践证明,及时、畅通的宣传、沟通渠道树立了学院的整体形象,扩大了学院的对外影响;保证了内部信息沟通的准确、及时,确保了教职工、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利于对外沟通情况,取得外部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化解内部矛盾,统一大家的认识;有利于调动教职工、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大家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培养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以主人翁的姿态齐心合力地做好学院的各项工作。
(四)把握建设核心,为和谐学院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精神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积极因素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在建设和谐学院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的核心。
2003年,在学院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中,学院党政班子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信息学院”的学院愿景,如今已经成为学院师生共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005年,学院党委牵头总结、凝练出“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追求集体与个人和谐发展”的学院理念和“行胜于言,敢为人先,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的学院精神,经过大力宣传和领导班子的带头实践,已经和正在唤起学院师生的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逐步得到大家的广泛赞同并形成了共识,成为激励斗志、激发潜能、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息学院十几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们秉承了老一代东大信息人“行胜于言”的务实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努力打破束缚人们头脑和思想的旧的传统观念,坚持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和而不同”,才走出了一条符合我们实际的“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学院发展”的实践探索之路,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
建成2个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建成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2、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2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名列第九;主办的《控制与决策》学术期刊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当选院士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12名;新增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创新研究群体。
建成国家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各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辽宁省精品课程8门,4人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
学院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种科技比赛中共获得大奖400多项;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全国“三好学生”1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人;本科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超过95%以上,连续多年全校排名第一。
2000年以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973”等课题45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项22项,申请专利47项;累计科研纯进款1.2亿多元,年均增长30.8%;发表学术论文3532篇,年均增长37.4%;出版专著、教材118部。
学院党委和行政2000年以来连续12次被辽宁省高校工委、沈阳市政府、沈阳市委教科工委和东北大学授予“先进党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在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感受和体会。
回顾学院十几年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感受和体会:
(一)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校园,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促进本单位事业的科学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院在没有推进改革、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经常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各项工作的开展往往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局面;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适应,党建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舍本逐末、苍白无力。学院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后,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党建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仿佛如鱼得水,变得一通百通,由以前的动员入党,很少有人响应,到现今的不用刻意去做思想工作,大家就主动提出申请。学院的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以前费了很大力气去动员大家参加,效果也不好,现在是一呼百应,大家积极响应踊跃参加。由此看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学院各项工作都出现了良好的上升势头。
实践证明,创新是改革的灵魂,改革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谐的基础。推动改革,就是开启前进的加速器,促进事业快速发展;事业发展,就会纲举目张、一通百顺,实现社会内部和谐,否则就是“一叶遮目,不见森林”。新时期高校的党建工作不贴在改革发展这张“皮”上,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本之源。
(二)思想教育要放大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去进行,党的建设必须融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去加强,只有这样,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才会有生命力,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改变过去固有的传统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以前,我们往往把实际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对立起来,这是我们思想上的一个误区。很多思想问题就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尤其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涉及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等问题时,便需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有为才有位”,正是因为我们这样做了,学院党委才有了今天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发言权和地位,也正是因为我们这样做了,学院才有了今天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三)在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改革发展工作应该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共同决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真正改进和加强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任务也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从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二级单位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需要理顺,否则就会限制和束缚基层党组织作用的调动和发挥。我们之所以比较好地处理了学院党政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原因是学院党政两个“一把手”个人的素质因素。在学院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时,快乐就会不期而至”的境界。但要形成良性循环,还必须靠制度和机制来保证。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我们十几年改革发展进程的探索改进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可以看到高校各级党的基层组织积极投身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实践的缩影。虽然我们的实践还是初步的,不够系统和完善,但是我们会一直沿着改革发展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一个朝着自己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我们坚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高校党建工作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2.20.
[3]刘云山.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刘云山同志在第十五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告,2007,(05):3-11.
[4]谭循恩,练伟杰.高校党组织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07,(5):8-9.
[5]施小刚.高校党建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