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7-23张玖霞
张玖霞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本文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看法,试图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历史课程改革少走弯路,提高改革的有效性,不断地接近改革的理想。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新世纪伊始,国家正式启动了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新的课程改革显示了其生机与活力,给整个基础教育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然而,课程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走入了一些误区,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作为一个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师,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去反思这些现象和问题,并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激励前行的信念、承受“改变”的义务。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指导下,过分强调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片面追求“形似”,不注重“神似”,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质理解不够深刻而出现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重过程、轻“知识与能力”。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基本沿袭发展了传统教学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过去思想教育的拓展延伸,只有“过程与方法”是全新的目标。有“重过程、轻‘知识与能力”倾向的教师,把大量精力花费在教学形式组织上,似乎强调了基础知识与技能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课改的要求。事实上,无论是原来教学大纲里提到的“双基”还是现在新课改课标中提到的“知识与能力”,都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基础,都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没有这个载体,能力的形成、方法的选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视多媒体教学为新课改的标志。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展,多媒体教学凸显出其容量大、教学内容丰富的优势,并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普及。但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鼠标代替粉笔、大屏幕代替黑板就是新课改的标志,一堂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课,也肯定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实际上,信息技术有如双刃剑,如运用得当则可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使用得不当,可能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成为机器的奴隶,造成教学作用的削弱、资源的浪费。
(三)课堂上的“新八股”。
纵观现在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几乎所有的课堂设计基本都是八个环节: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方式:故事、朗诵、歌曲、小品、录像等);第二步,创设一个情境,引出本课要讲述的问题,或假设与本课相反的一个问题;第三步,分组讨论;第四步,合作探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假设讨论;第五步,汇报探究结果;第六步,得出结论(程序: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总结);第七步,迁移提高。这一步根据得出的结论,教师分发一段课外资料或投影出相关材料,加强巩固所学知识;第八步,教师总结。教师对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及学生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这堂课的教学模式没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但问题是全国的教师把它作为一节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样板、模式课,就有问题了。从这类“新八股”课现象所折射出的是有些教育工作者急功近利,缺乏对课改理念的正确理解,只求表面现象,违背教学规律,不认真落实课改的实质。
(四)将提问进行到底。
新课改开始后,有些教师惟恐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将提问进行到底,不管什么问题,问题的含“金”量高不高,“问你没商量”。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历史学习中的五个要素(即五个“W”):When(什么时间),Who(是谁),Where(什么地点),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问了半天也只能涉及前三个“W”所要求的表层次的东西,至于深层次的问题就避重就轻,一带而过,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高。
(五)过分追捧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言的,但不能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当作是否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标准,无论什么类型的课,不管需不需要,每节课都必秀一把。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习方式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如何适时地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式。
(六)以考定教,双面教学。
有人说:“课改是光绪皇帝,高考就是慈禧太后。”为了应付考试,一些学校不开或少开初中历史课,把上历史课的时间留给语、数、外,一所学校两份课表,一份政、史、地开齐开足的备上级检查而用,另一份是学校内部运作课表,政、史、地课课时不足甚至被取消。以这样的情形进入高中,又怎能指望学生重视历史、学好历史呢?
二、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策
面对历史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政府、教育家、乃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反思、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以下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我的一些对策和方法。
(一)纠正轻视历史教育的倾向。
历史教育对于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发展,以及人生的追求都有重要意义,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历史教育得不到重视,所谓的“考试领导教学,正副科思想,读史无用论,重理轻文”等狭隘观念,以及历史专业就业难等问题,使历史教育陷入一种窘迫的境地。要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我们就要在宏观上、决策上重视历史,修正轻视历史教育的倾向。
建国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论述。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向全党发出“要学点历史”的号召,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同志在给当时国家教委负责人的信中就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作了重要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以及国情教育。”2003年11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浩翰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党的四代领导人都深刻阐明了历史教育的作用,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其指导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纠正轻视历史教育现象,只有这样,历史课改才有实现的环境和条件。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
21世纪的历史课程追求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科学本身”,这就要求历史课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个性发展。但现实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口中这仅是一个很时髦的口号而已,很多方面与理想的状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完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非一日之功。以历史课程的改革为例,如果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历史课总体上仍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仍是以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为主,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也仍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课改的理念的落实远未到位,课堂教学中凸显人的作用,光靠形式化的东西是不现实的,它应该是每位教师灵魂深处观念的彻底更新,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重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个体差异、学习态度、方法,也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学生才会喜欢学历史,也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历史学无所不通,广博是历史学的一大特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要了解新兴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法学、美学、未来学等。要系统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艺术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贯穿于教学当中。要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强的语言感染力,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尽量了解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常识,诸如与历史教学有关的自然科学史、数学、物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否则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笑话。
最后,引用加拿大教育学者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说过的一句话:“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改革还只是开始,在前行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常常回想过去,重温历史,与我们的“前身”作一次对话,提醒我们不断前进。尽管现今的历史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但持续不断地改进,必有希望。努力比能力更重要,因而,我们相信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一定会发展成深受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高质量的课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课程改革走出森林,必将走向广阔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郑林.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6,(3).
[2]崔永林.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的几点认识.青海师专学报,2005,(3-4).
[3]王复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趋势初探.林区教学,2008,(3).
[4]任世江.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历史教学,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