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2009-07-23徐涛
徐 涛
摘 要: 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目标,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论述了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教好语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生活资源 有效利用
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五点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简明扼要地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指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殊强烈。……你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活动应当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则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①以上教育观点,均说明“教育”只有在“生活”的土壤中,才有存在的价值。这也说明了语文教育者应当善于利用生活资源,不单单局限于课本资源。
“功夫在诗外”,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挖掘生活资源。在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两次成功运用生活资源进行语文教学的课例印象深刻。(1)2007年11月举行的第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广东特级教师孙建锋执教口语交际,他成功引用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籍学生赵臣熙枪杀32名在校学生,最后自己也饮弹自杀的新闻事件,揭示了人性至善的一面:“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一颗心在宽容。”(2)2008年3月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在广州天河执教作文课——编写童话时,出示了一份新闻报道:北京景山公园的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将松鼠准备过冬的核桃从树上偷走了。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孩子们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完成了故事的编撰。两次成功课例,都是成功运用生活资源教语文的典范,这引起了笔
者的进一步思考。
二
作为语文教师,究竟应当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教语文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以前,需要明确以下问题。
(一)怎样认识语文这门课程?
新课标指出:“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原有的课程观存在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新的课程观阐述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要求语文教师必须从原有的单纯教课本转变到善于发现一切的课程资源上来。
(二)可以利用来教语文的生活资源范围有多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是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满足语文教学需要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方法。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呈现出关涉多极、空间无垠的状态。……包括:工具书、其它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②这一观点,意味着围绕着语文教学所开展的活动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时间、空间上,都是没有限制的。
(三)怎样的教学才称得上有效教学?
能够利用的活动可以不加限制,是不是就表示语文课可以像现在一些老师上成的“才艺表演课”、“美术课”、“音乐课”之类呢?这里涉及一个有效教学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3)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5)有效策略,即教学方案的设计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利用生活资源教语文也必须遵循以上的标准。
明确了上述观念后,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利用生活资源教语文的经历和观点。
情景一: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以下情景均使用此教材版本)。《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一群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途中由于风雪突降而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和百姓救了它们并用专列将它们送走的故事。讲解这篇课文的时间是2008年3月,在春节特大雪灾过后不久,孩子们每天从新闻、电视上都可以看见发生雪灾的灾民度日如年、饥寒交迫的情景。而《南都周刊》192期刚好刊登了一幅我国候鸟在雪灾中被冻死的情形。这幅图片刚被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孩子们便安静下来,很快对课文内容作出了有效反应。
情景二: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一位叫阮恒的男孩为了救一位失血过多的女孩,承受着抽血会死亡的心理恐惧,勇敢地为女孩献血的故事。前两天孩子们刚好集体打疫苗针。在询问孩子们对打针的切身体会中,孩子们很快便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阮恒所承受的痛苦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友谊比生命更重要”的含义。
情景三: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月球之谜》。课文讲述了月球上的已解之谜和未解之谜。通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嫦娥奔月”主题的视频,孩子们既感受到了中国首次登月的喜悦,又对神秘的月球产生了许多疑问和遐想。
情景四: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情景一相似,笔者运用了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救援队以及国际救援队冒死救助灾区人民的大量资料和图片。孩子们对地震中参加救援的部队的崇敬之情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有着现实体会的情感。
情景五: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白居易的《忆江南》赞美了江南美景。在讲解“词牌”的概念时,我结合中山纪念堂和越秀公园中的两块石头上雕刻的广州市1952年老市长朱光同志题的两首《广州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理解了“词牌”。
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教语文,“功夫在诗外”,说明语文教师不能在想要利用的时候一定能够成功利用,它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师做到以下三点:
1.善于搜集合适的生活资源。在利用生活资源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手拈来”还是“精心策划”,都需要语文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不至艰辛如此,但所花费的功夫比起利用课内资源,非一日之功。
2.善于将语文教学和生活资源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统一。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需要课堂调控得当,环节设计合理。唯有如此,才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就会造成“放出去,难收回”的后果。
3.善于启发孩子们的拓展思维,使他们在老师利用生活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意识地将语文与生活结合,摆脱单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的局限性。
让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教语文的观念深入教师心中,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练习,并形成习惯,这有利于语文教师逐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更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孩子们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是有利的。
注释:
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8,44.
②张志兰.论语文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出自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9,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8,44.
[2]人教新课标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