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建构
2009-07-22郑高花
郑高花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从当代生态伦理视角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理论建构,探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 建构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树立科学生态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求我国“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老子提出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国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既是一种宇宙观、伦理观,同时也是一种生态观。那么,“天人合一”思想中具体包含怎样的基本内涵呢?季羡林先生在为《为了无告的大自然》一书作序时曾指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也就是说,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天地和气”的结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是同质同源的,人只是天地中的一部分,并不在自然之外,所以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比附,相互感通,这样人在天地宇宙中也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反之,若不按照自然规律行动就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天道与人道相通不二。虽然从天地生人的角度看,人只是自然中之一物,但是“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而人的独特之处主要就在于,人之心性可以与天地相通,这样“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人伦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发现”。所以人应当有“与天地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胸怀,因而作为为人之道的伦理道德不仅要关注人事,而且也要注意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万物纳入伦理的视野。
以追求和谐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存在论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这一命题把追求和谐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目标,而和谐的根据不在人之外,就在人自身,所以追求和谐就成为人生的当然使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追求和谐就是实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大同世界;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追求和谐就是获得一种至善的人格规定,这在张载看来就是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这种人生价值追求,意味着人已经贯通、超越了“天——人”、“物——我”、“内——外”、“上 ——下”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个体的生命托付于宇宙大化流行的规律中了。
由前述可知,“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视天人为一体,强调天道和人道,强调自然界和人的紧密相连,追求天、地、人整体的和谐。当然,我们应该承认,经过数千年传承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其自身的演化过程中,既有积极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消极、芜杂的成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思想确实含有朴素而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有其对生态、对自然的深刻体悟。我们之所以可以寻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自觉地对生态学进行科学认知。基于此对其进行现代生态学的注释并引入大系统的观念,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建立“仁民爱物”的自然观、“一体归仁”的人道观和健全的人性。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构建思路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含生态伦理的丰富内涵。因此,可以从三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一)“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关系建构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生态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而人仅仅是处于生物圈层中生物链顶层的消费者,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员,是自然界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局部要素。
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产物,不仅具有自然存在物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其它的自然物不具有的特征。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动物仅仅依靠本能的行为和自身的机体改变去适应环境,并由此获得它所需要的生存资料;而人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能动地把外部自然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有意识地创造出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以此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时,人同物关系的地位和性质就发生了转换,人把自己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同时把外部世界,自然对象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人同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便转换成为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生态伦理角度看来,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是平等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的生存,而自然的生存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干预下的生存。人的生存首先是与自然界休戚与共的。
因此,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不能仅仅以功利的眼光看待自然,即以狭隘的实践态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应立足于实践、认识、审美三个层面相统一的高度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结合即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结合,人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结合。
(二)“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建构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属于人类社会及人类生活的内部关系,但社会寄身于自然的基础之上,乃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疆土,无时不处于同自然的矛盾与联结之中。不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制约,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受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制约。因此,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构建:个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这是指个人与社会在此社会存在总体之内,相互依从,双向互塑,无论从个人主体形成中的社会化、个性化之生成,还是从人道社会的个体化、人道化、社会化之生成,莫不如此。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指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的个人与社会必处在相互作用之中,双方都不能离开对方而各为一孤立、自在之物,而是在相互联结中来定位和定义。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人们的社会行动实现的,经济生活中的人与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只有行动着的人才能形成交往关系,只有人们之间形成了交往关系才形成了社会。就此而言,社会行动是产生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因。因此,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协调好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保障措施、社会制度等几方面的因素。
(三)“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与人关系建构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类主体具体地表现为不同的群体(民族或国家、地区或区域、阶级或阶层、团体或集体)和不同的个人。但是,以人为主体的主体是“整个人类”,而不是某些“群体”的人,更不是个人。这是“人类”本来含义。首先,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要求人类主体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各种自然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来研究和安排自然物的开发问题,反对人们对各种自然物采取无政府主义和掠夺性开发。其次,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保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再次,人类的实践手段与实践目的是直接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从最低的要求来看,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就这方面来说,自然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从最高的要求来看,是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即为了使人摆脱动物本能而成为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就这方面来说,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总之,人类的整体利益高于任何个人或任何群体的局部利益。
另外,人与人的关系还要考虑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关系方面,应把握二者的统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类主体不仅指“当代”的人类,而且包括“后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导当代人与后代人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代际的角度,观察和处理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必须把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人类的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综上,科学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能,显示出巨大的生态伦理价值,研究和吸取“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将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并最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怀宏著.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1)
3.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M].上海文艺出版杜,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