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奥秘
2009-07-22杨邦俊
杨邦俊
关于写作,以往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生命活动来研究,因而很难窥探到发生的奥秘。为了弄清它的本质。我曾对其原发过程进行过一些心理学意义的考察。依据一般经验我们意识到:写作的发生过程始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看,成于对现象本质的认识——知。但看与知是怎样进行的,二者又是如何连结的呢?为了探明这些问题,我曾做过以下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棱台,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人说:“我看见一座旗台。”有人说:“我看见一间空旷宽敞的房子。”有人说:“我看见一部纯平彩电。”……面对相同的观察材料,采用相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人看到的情形,为什么会有这样太的差别?后来经过大量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看是存在差异的。看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了知的多样性,造成上述差别的原因是异常复杂的,既有来自主体自身经验方面的原因,又有更深层次的发生机制方面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弄清这种差异对写作的影响,我又做了一项实验:让一个正在涉水过河的人进入学生的观察视域,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内容作文。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一些学生写到这个人在过河,另有一部分学生写到他摸着石头在过河,还有人则写到他在开创一条通向“彼岸”世界的途径。至此。我惊奇不已,原来看和知的差别,正是造成写作水平高下的根本原因。那么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知”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更深面层的研究,获得以下一些新的认识。
一、关于“看”的发生过程
看,从机能上区分有两种形式:一是以肉眼感知为基础,以视“形”为目标的经验意义上的看:一是以肉身觉知为基础,以视“象”为归宿的本体意义上的看。其间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
1经验意义的看看,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状态,而是一种渗透着理论的经验过程。主体把目光投向外在可见的形体上,形体把自身的状貌展现在主体面前,在人的视觉器官上打下“烙印”,与其记忆中的形象发生联系,从而使主体获得关于形的意义。这种形式的看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需要以经验为先导,对某现象的觉察是以关于该现象的先行知识为基础的,主体如果对看的对象缺乏任何了解,,庄往很难注意到它,即使看到了对象,也视而不见,有人之所以把棱台看成旗台,是因为在他脑海中有关于旗台形象的记忆,并且这种记忆正好与此时所见到的形象契合:二是与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但事物的这些面貌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能看清楚的,只有观察者意识范围内的现象才会被注意,观察者的意识对其视角的确立有主导作用,最终影响到看的结果。棱台,依据它的物理结构,利用透视原理来看可以是:旗台、房子、电视机,……但人们最终把它看成什么,还有赖于观察者先前的经验和彼时的意识状态,因而,主体自身的经验和意识状态是造成上述觉知差异的重要原因,是影响观察能力的主要因素。
2本体意义的看看不是依赖于目力作用对事物的外观,而是借助生命实践形式对含有本体之“象”的内视,它是一种非外在对象化的看。这种看本体把自身投射到外物之中,与外物融为一体,反观内求。收视反听。本体意义的看,属于事物本原奥义的内觉,看的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倾向:一方面本体融于现实的世界之中,隐形退身,把自身变成现世的一部分,在这里。“看”作为本体在世的生命活动把自身与世界“搅和”在一起,我“看”固我在;另一方面世界也并非独立于人的“看”之外,恰似与人达成某种“共同体”。好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们可以经由“看”深入外物的世界,我在固我“看”。内视,关注的目标主要不是物质化的“形象”,而是精神意义的“道象”,道象所反映的不是看见之物,相反恰恰看不见,道象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天地奥妙。道象,以道立象,以象明道,道与象,相生相随,说是道象,亦是象道。由于道象为大象之象,蕴含着天地奥妙,象道为有道之道,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创生功能,所以,在本体之象中,人们总是可以发现有看不见的事物不断涌现出来。人之于道,总能触象而生,身体而觉。因而人们能够借助这种内视,通过观象来洞悉宇宙奥秘,天地入伦;通过觉道,来推演宇宙面貌和世态人情。由此观之,本体意义的看,是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智慧觉知形式,这种“看”是触觉性的,用来看的眼睛。就像是人的肢体。看,事实上就是在宇宙、天地、人事与人的肢体之间建立一种触觉性联系。由于这种看紧密地同人在世生存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因而不同的生命形式往往会造成看的种种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写作水平上的巨大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人与人之间在看上存有经验性和本原性差异,但看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改善的。这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二、关于“知”的形成过程
知,是一种由形而象,由象及意,缘象绎义的意义获取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虚静化的内部言语活动来完成,其发生过程包括感觉登人、知性合成、观念形成三个阶段。
1感觉登入写作发生时,首先进入人的精神世界的是象,象作为形象思维赖以发生的基础,具有二重属性:一则它源自现实世界,在进入人的精神活动之前,是现存的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属于物质的范畴;二则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呈现形式,作为思维运演的“凭借之物”,贯穿于人的精神活动之中。具有灵动不拘,无影无形的特性,又属于精神的范畴。作为感性物质的初始之象,要进入写作发生的过程,只有在人脑中“登记”,并通过虚静化处理之后,才能进人实质性阶段。因此,以虚静化为特点的感觉登入。是写作发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具体的物象,只有通过这一阶段,才能褪形去影,销声匿迹,由有形的视象变成无形的意象,从而唤取人们的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二是写作的主体。只有经过这一阶段,才能“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彻底排除自我的存在。进入外物的世界。虚己待物。以物观物,完成本体意义的看。可见虚静能使人在有形之中见无形,在混沌之中知始源。“感觉登人”,就是主体把自身获取的关于有形事物的感性符号,通过虚静化处理,转化成无形的灵动之象,“移入”脑海中“登记”的过程。
2知性合成感觉在人脑中“登记”并非立时就能写出文章来。还需要一个复杂的知性合成过程。人脑是一个巨大的思维场,这个场不但能吸引现时发生的所有事件,同时也能借助想象和联想把历史上所有与之牵连的事件激活,并调集到一起,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坐标轴上形成一个结点。思维突然爆发,意义的觉知在这一瞬间完成,思想由此形成。知性合成就是在人脑中完成的这种“共时——历时”效应。知性合成时写作者首先必须让那些登记的感性材料在脑海中“复活”,把它们还原成活生生的形象,使之成为灵光闪闪的“画面”。其次。写作者还必须把历史上发生的并在自己记
忆中保存的与之有关联的所有事件激活,将它们全部“挤压”到一个界面,作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整体观照。这时主体自身经历了一个由形而神的淡褪过程,逐步消除意识中的自我。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虚静化的修养境界,观之于心,听之于气,搜求于象,心人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这一过程中。思维的运演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象”的作用来完成的,象进入视野,给人的精神活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源源不断地催生着新的思想。一方面主体受到象的启发与感染,身上产生一种强大的创造内驱力,心理、情绪或神经受到冲击,高度紧张起来,想象被激活,眼前闪现出万道灵光,由此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象的展开,又不断地生成着新的象,派生出新的意,其间。象与意处于一种急剧的交流之中,有时。甚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难解难分。象与意的这种交流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生成的机制,促进了知性反应的发生。因此,知性合成是高度复杂、高度个性化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过程。
3观念形成知性合成只不过是写作发生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它自身的价值,必须既联系于感性。又进展到理性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以观念形成为标志的理性化阶段才是知的最高形式。知性合成把主体引入一个虚灵的空间。主体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借助合理的想象,赋予意念中的“象”全新的意义,完成对对象世界的觉知,此时“道之为物”就呈现在人们面前,眼前闪现出一道独特的“风景”,谓之“见独”(庄子语),情思勃发,意念涌动,期待的时刻到来,思想开始明晰。并盼望通过言语来表达。观念形成是写作过程中意义生成的重要阶段,由实的物象,到虚的意象,再到具体的意义,最后借助言语来表达,象在运演过程中经历了离形、着意、派生新意、还形等复杂过程。其间主体个人的经验和意志贯穿始终,自身的阅历和生活体验,及其对宇宙大道,生命奥义的悟性。对观念的最终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因为不同主体在上述方面存在差异,最终造成写作水平上的实质性差别。
三、关于写作的本质
写作,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实践活动,其完成过程就是人生存于世的过程,从发生根源上看,它是情感长期作用的结果,从原发机制上看,它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才能完成。
1写作是一种生命实践形式写作,就其实质而言是思想的生产过程,思想的生产源自对宇宙本原、生命奥义。即天道、物道、人道的觉知。然而人世间的种种“道”又不是赤裸裸地显现出来的,往往借助一定的人、事、物来反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人们要于恍惚窈冥的物象中搏见道之精义,必须化身为物,委身与事,与物事同构。以促成本体意义的看,伴随着宇宙的运动,生命的流转,在物彰事显之中,觉妙奥,知幽微。这一过程是以生命耗损为代价的,思想的形成诚如春蚕吐丝结茧,由生命化解而来,伴随生命实践而实现。因此,写作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实践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动笔写的过程,而应追溯到一个人在世上生存。进行相关生命活动的阶段。写作最重要的环节也不是动笔写的过程,而是此前写作者在生身世事之中觉知事理的那段生命流程。由此观之,一次写作就是一段生命的历程。
长期以来,人们对写作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写作文就是从接受任务,到动笔完稿的过程,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试想如果隔断写作者写作前的生活,他还能写出作文吗?写作者的思想观点是在动笔之前的社会生活中悟得的。事实上写作活动在我们动笔之前,很早就已经开始。作文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写法”指导上,写作训练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提高“看”和“知”的能力。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大都局限于语言表达和运思为文方面的能力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想认识形成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研究,学生的思想认识活动处于原生的自发状态,缺乏有效的指导,思想浅薄,文思枯竭,写作能力难于发生实质性变化。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写作发生的真实过程,探究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实质性因素,找到训练提高的有效办法。
2写作是一种情感作用形式写作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根源。“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钟氏所称之“物”,不但指春花秋月之类的自然之物,也指朝臣多党之类的社会人事。它们能使人“形诸舞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能“感荡心灵”,“摇荡性情”。感物起情,因情而作,写诗为文古今皆然。因此,写作又是一种情感作用形式。一方面,人生在世大凡都有一种本源性的生存意向,即对现世的爱或恐惧,人们把这种原始的生存情感,演化成种种复杂的情绪投射到现世之中,让世界成为有情的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地方,这样世界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审美面目。才具有了世界性,才成为可评价的对象;另一方面,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又无时无刻不在对现世的事物进行反观内省,依据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好恶对其予以评判和臧否,产生相应的感情倾向,引发相关的思想活动。人与世界的这种情感互动作用是写作赖以发生的基础。当现世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快慰等感情倾向时,主体身上就会爆发一种激烈的情绪,对心仪的事物,歌以咏之。文以道之;当现世的事物激起人们恐惧、愤懑的感情倾向时,人们也会产生一种激烈的情绪,物不平则鸣,口以诛之,笔以伐之。真正的写作都是这种情感作用的结果。情感作用对于写作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情感作用直接诱发现实的写作活动,人们在生活中因某一原因产生某种情绪,这种情绪经过不断酝酿,发展成充溢于所有被关注的事物之间。并足以让其动起来的激情,写作就会发生,需要指出,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引发写作,能够引发写作的情绪要么来势凶猛。要么在后续的生活中逐步得以加强,因此,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持续作用:另一方面,情感作用能让人逗留于眼前这个世界,与周围的事物共同相处,同时激发人们把眼光集中到事物的深层背景上,去发现支配事物命运的本质力量。因此。情感作用又是促使世界被人觉知的力量源泉。在情感的支配下,人们不仅能够看到一个个事物的外貌,并且还可以看到现世的一切,都像人一样富有生命,充满活性。据此,我们认为:写作虽然是思想的生产过程。但它更深层的根源是情感作用的结果,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作用形式。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写作者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和批判意识,保持严肃的情感态度。坚守科学的情感倾向。才能保证写作时不矫情,不媚俗,不粉饰,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作文。过去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育和情感培养,坚守传统的评价标准,学生的个性长期遭受压抑,人格被扭曲,写作中不敢张扬个性,虚情假意充斥在字里行间。这从每年的高考作文中可见一斑,一年一度的高考下来,人们总是惊呼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作文太少,总是抱怨虚假作文太多。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当前作文教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3写作是一种语境生成形式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一般要经历两个时期,即前发生期和后完成期。前一阶段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感情,孕育思想的时期,它是后一阶段正式写作的必要准备,但不是所有的积累都能写出作文。前一阶段的生活体验只有借助一定的时机,遇有成熟的语境才能最终写出作文。因此,写作又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完成的,是一种语境生成形式。所谓语境,是写作赖以发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总和。既指文本内部的上下文关系,又指影响写作发生的外部环境和背景。它是引发现实写作活动的工作系统。一般包括:表现文本意义的所有事情:写作发生时所有与之有关联的事情:可以作为写作发生原因或结果的所有事件及其所需要的条件。成熟的语境犹如一个巨大的共时器,不但能吸引现实发生的所有事件,而且能够借助因果关联把历史上发生的与本次写作有关的所有事件调集到一起,将其置于同一时间断面来观审,文章的构思立意就在这一时刻爆发生成。共时效应是语境作用的突出特征。因此。语境对写作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制约或加快写作进程,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写出作文,如果遇到成熟的语境就能加快写作的进程,促使写作早日完成,反之如果缺乏适宜的语境,就会延缓写作的完成。甚至根本写不出作文;(2)决定文本最终的形式和面貌,文章是以记叙文、议论文,或是诗歌、散文的形式出现,选择什么样的语词来表达,具有什么样的风貌都与写作时的语境有关。
教学意义下的语境,包括学生写作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前者如学生的生活积累、思维品质,写作习惯等:后者像作文课堂、考场,题设、引发写作的各种情境等。如何优化语境,提高作文教学和考试的质量,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目前无论是命题作文形式,还是话题作文形式,都还不是最好的写作环境,可以预言语境研究将是未来写作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