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教育之道(五)

2009-07-22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子路因材施教君子

韦志成

五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在杏坛讲学,刚讲完一个道理后,子路站起来说:“请问先生,我听到了某种道理就立即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对你来说,如果父兄健在,怎么能立即行动起来呢?你要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呀!”接着,冉有也提出相同的问题:“先生,我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果断地说:“你就马上行动起来。”站在一旁的公西华说:“先生,子路问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亲哥哥健在,要先听他们的意见;冉求问同样的问题,你却回答要立即行动起来。对同一个问题,您怎么有两种绝然不同的回答呢?我被弄糊涂了,大胆地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总是退缩。前怕狼,后怕虎,所以我鼓励他前进;子路好勇过人,我约束他不要过激行动,所以我要他退一步,先征求父兄的意见。”(《先进-22》)

公西华的提问是有道理的,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两种绝然不同的回答呢?是不是孔子故弄玄虚呢?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对此作了精辟回答,他在《论语集注》中把这个经典教例概括为八个字:“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人据此提炼为“因材施教”。它明确地表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理念: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不同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决不能用一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锁。孔子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四点上。

首先,根据学生的才能发展趋势教学。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才能发展趋势各异,有的喜爱文学,有的愿意从政,有的想搞军事,有的想经商赚钱,等等,据此,他特意开设了四门课程:一是“德行”科,学习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二是“言语”科。学习的有宰我、子贡等;三是“政事”科,学习的有冉有、季路等;四是“文学”科,学习的有子游、子夏等(《先进·3》)。这四门课程的开设,相当于今天的选修课,学生的才能有什么发展,他就根据学生的才能促成他们发展。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发展。例如,孔子对曾参的教育就是根据他的才能发展来进行的。曾参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谨慎谦虚、性情沉静,不愿从政,愿意教书,孔子尊重他对自己前途的选择。曾参后来收徒讲学,传承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由他传授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通过自己的门人传给孟子,形成儒家一脉相承的“孔孟之道”。所以,曾子是儒家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论语》中收录曾参的言论较多。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3》)的态度,小心谨慎地对待人生。从中感悟人生哲理。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4》)这三问是自省自查,是道德自律的法则,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表明人格追求的境界。这三问有极强的文化透射力,对中华民族自律提供了基本方法。他继承了孔子倡导的君子风度,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7》),论及君子做人应该有气节,集中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可以托六尺之孤”(《泰伯·8》)。孤,死去父亲的孩子。周代一尺相当于现在六寸。六尺,泛指尚未长大成年。托孤,指君主临终前把幼君托付给可信赖的忠臣,拜托他们辅佐幼主成长。这表明君主对君子的绝对信任,要求君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像三国时,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把幼主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为辅佐刘禅竭尽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就是“可以托六尺之孤(《泰伯·8》)”的君子。二是能“寄百里之命”。百里之命,古代诸侯封地一般为百里,这里代指国家政权和命运。君子是能够寄托国家命运的人,能临危授命,救国救民,系安危于天下。君子气节的这两点要求,集中体现人的忠贞、诚信,铁肩担道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和鼓舞了历代的正人君子。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托孤”、“寄命”的忠臣良将,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等,他们都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忠贞和诚信,告诫世人做人的尊严和清白。

其次,根据学生的智力教学。学生的智力有聪明和愚笨之分,孔子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学习较好,颜回“闻一知十”,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15》),接受能力强,“可以语上也”,教课就要教得深一些;像子路、樊迟等学生。知识水平在中等以下,接受能力较差,“不可以语上也”(《雍也,21》),教课就要教得浅显一些,因人而异,让学生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例如,“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对于不同的学生他的回答就不一样:

——对颜回。他很聪明,是高才生。加上他学习非常刻苦自觉,所以对他讲仁的本质:仁就是克己复礼。颜回又问,仁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然后。由他自去领会,去实践。

——对冉雍(字仲弓)。他是“德行”科的好学生,孔子认为他是可以坐在大堂里,面朝南边做大官的人,对他只讲仁的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他体会仁的深层含义。

——对司马牛。他个性比较急躁,文化程度也较低,孔子的回答直截了当:“仁者,其言也讱”,仁,就是说话要谨慎。言下之意,你只要说话谨慎了。就做到了仁。

对同一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有不同的回答,决不搞_刀切、一个模式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对同一个人,问同一个问题,因为他的学习进步了,孔子也随着他学业阶段的提高而加深教育内容。比如。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就三次不同:

第一次问仁,孔子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22》),强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第二次问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颜渊·22》)。强调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体现了人本精神:

第三次问仁,孔子侧重在“仁”的三个细目上,仁要求做到“恭”、“敬”、“忠”(《子路·19》),在家恭敬有礼,出外办事严肃谨慎,待人忠厚诚实,做到了这三点就是仁。可见,孔子教育学生完全没有固定答案,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学会多元化、多角度地认识问题,

第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学。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清楚,例如,仲由果断,子贡通达,冉求有才能(《雍也·8》)等;学生的性格有卤莽与迟钝之异。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例如子路卤莽,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高柴愚笨(《先进·18》)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司禀性进行教育,激发他们自己成长。孔子对子路的教育,是一个根据他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成功例子。子路没有拜孔子为师时,品性顽劣,鄙俗,喜欢逞勇斗力。他头上戴着公鸡的羽毛,身上佩着公猪的牙齿,走路一颠一颠的,活像今天一个牛打鬼似的小流氓。他曾经以轻慢的态度侮辱孔子,经孔子的好言相劝,才拜孔子为

师。孔子慢慢引导子路,让他穿上了儒生的服装。然后,耐心对他教育,严慈并用,批评与赏识结合。有次子路老在孔子门前弹瑟炫耀自己。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听了这话,学生们都瞧不起子路。认为他在老师面前卖弄,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孔子便对其他同学说:“仲由呀。他的学问已经升堂了,不错了,只是还没有入室,不够精深罢了。”孔子说子路的学习已经“入门”、“升堂”。只是尚未“人室”,还需继续前进。这就是做学问“升堂入室”的由来(《先进·15》)。孔子鼓励子路的进步,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孔子肯定子路具有艰苦朴素的品质:说穿着破棉袍与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丢人,大概只有子路吧!听到这话。子路洋洋得意。又翘尾巴了,于是孔子又批评他,要求子路谦虚谨慎。孔子寻访列国诸侯最困难的时候,许多学生精神不振,孔子赞扬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7》)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又怕他骄傲,立即勉励他,为人做事要勤奋,持之以恒。在孔子的精心教育下,子路进步很快,孔子高兴地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自从子路拜我为师,再也没听到关于子路的坏话了。子路确实变了。他对父母讲孝道,宁可自己吃野菜,却到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米,是名传乡里的“孝子”,后被列为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在个人的品性上子路也成熟起来,他由过去一介粗声大气的莽夫,成长为一个颇有修养的政府官员。孔子称赞他有从政的才能。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子路管理兵赋。子路在鲁国为官期间,是孔子“堕三都”的最主要的执行者之一。后来子路担任鲁国季氏的总管,又任卫国孔悝大夫采邑的长官,在卫国的宫廷政变中,子路和对方搏斗时,他的宫帽带子被砍断,却仍然想起孔子“君子死而冠不免”的礼仪要求,就在系帽带时,被敌方砍死。这就是“结缨而死”的由来。

第四,对问题学生耐心细致地教育。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孔子总是抓住这些问题。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孔子同样真诚、耐心、热情地教育他。孔子对宰予的教育是一个典型例子。宰予,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甚至违反学校纪律,公然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曾尖锐地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10》)这是《论语》中绝无仅有的孔子对学生最严厉的批评。孔子之所以这样批评他,也是为了教育他,给他大喝一声,促他猛醒。《论语》中有6次谈到宰予,都是记载孔子对他的耐心教育。但孔子见他有口才,善于辞令。特别给他开设“言语”课。培养他的论辩能力。可是,宰予懒惰。不爱学习,妄自狡辩,对孔子的“仁”德教育抱着轻慢的态度,甚至故意揶揄和讽刺孔子。有次宰予故意为难孔子。他煞有介事地对孔子说,水井中掉进一位仁人,我是不是也要跟着下去呢?孔子诚恳、耐心地教育他:首先,如果井中确实有人掉下去了,那么君子应该救人,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井中没有人掉下去,你就不该故意陷害君子。其次,你欺骗君子说有人落井,这是故意设圈套愚弄他,让君子落入井中,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雍也·26》)。孔子就是这样耐心耐烦地对宰予进行教育,又彰显了君子的仁德风范。经过孔子多年的教育,宰予终于成长起来了,他善于独立思考。对事物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他娴于辞令,办事能力较强,他曾出使齐国、楚国,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他跟随孔子寻访列国,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后来在齐国做临淄大夫。

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了不少创造型的人才。因材施教,后来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被我国历代的教育家继承和发展,形成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例如,孟子提出“教亦多术矣”。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有的要像及时雨那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要成全学生的品德,有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能,有的要解答学生的疑问,还有的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孟子·尽心上》)。又如,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就好比是种松树和牡丹花,要施与不同的肥料、水分。给与不同的光照。否则松树和牡丹花就不能成长。因此,他提出因材施教的“三大教育”:一是“活教育”,“总是把小孩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教育永远是鲜活的教育。与时俱进的教育。二是“真教育”。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与人民和万物亲近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解决问题。三是“好教育”。“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我们不可以为了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哪一个人。”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都变好,都成功。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能发展学生的特长,把学生培养成为创造的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子路因材施教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君子无所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