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倾听 爱心关注 慧心解读
2009-07-22申银群
申银群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控制,他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操纵,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教师无法在备课时完全预设。一个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可能完全按预定轨道运行,而是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推进过程。在实际操作中,中学语文课堂生成却常因各种原因被教师有意或无意的忽视,从而陷入“有名无实、有形无神”的困境,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关于动态生成的理念、生成与预设的关系、生成对学生发展的意义等,诸多学者、教师已有详尽论述,本文仅试图提出教师从容应对课堂生成的着力点,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建设富有活力、充满灵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语文课堂提供一个参考的角度。
一、能静心: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孜孜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全面、教学流程顺畅、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气氛热烈、教学结果达标,故教师过度关注自身对预设方案的实施,力争每一节课都能全面兼顾,唯恐某方面有所纰漏,课堂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越教案外的“雷池,,一步,表现出一种浮躁的教学心理。结果,学生有个性的思考被排斥,学生对预定目标的超越被限制,学生的创造智慧被泯灭,课堂教学变得沉闷、机械、或不堪重负。语文是一门暖人身心的课程。任何经典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喷涌而出的,她需要纯净的灵魂去靠近去共吟:学生是一个个有生活阅历的个体生命,对文章的解读和言语的学习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和独到见解,他们需要教师去倾听去领会。感悟作品、倾听学生,这需要教师能“静心”:静心地靠近作者、走进文本。不拘于现成既定的教参。纯纯地与作品交流对话;静心地步人教室、亲近学生。用心去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摒弃功利。眼盯着现在而心超越着未来,才能沉得下心、静得下心,真正奔向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能静心的语文教师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包打天下”的课堂,学生的阅读体验被教师的阅读体验代替或覆盖,学生不是在读文本,而是在听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强势话语前丧失了个性化解读被迫失语。破坏对话的人常喋喋不休,善于对话的人总是用心倾听,语文教师应该以与知己悠然漫步的方式来上语文课,恰到好处地提问并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尽量由讲授转为倾听领会,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幼时记趣》时讨论“鞭打蛤蟆”这一趣事,学生们纷纷认为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欺负弱小。该打。一学生怯怯地说:“我不太同意,癞蛤蟆虽丑,但它在房屋四周吃害虫。作者为什么要打它呢?更何况,入打蛤蟆,不也是欺负弱小吗?”教师怔了一下,随即想到该生是从农村来这寄读,还没被同学们接纳。他对癞蛤蟆的同情,实际上是其内心真实情感的反映。教师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呵护他,同时教育其他学生,“你敢于思考,见解独特,老师很欣赏。同一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对小虫而言,癞蛤蟆是强暴;对癞蛤蟆而言,人是强暴。大家还有新的体会吗?”教室里“炸开了锅”:保护益虫、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事物一分为二等观点纷沓而至,有的甚至反思到以前对这位同学关心不够、欺负他。向他道歉。这位同学深受感动,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位教师对学生内心声音的静心倾听,生成了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分析问题、净化学生思想的教学效果:对那位寄读学生而言,更是经历了一次相信自己、展现自己、得到尊重、体验成功的心路历程。
二、有爱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哲人说过,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成功教育的前提是有好的教师,教师的灵魂深处应该扎根正义、真诚、善良、公平、自由等美好品质。这些成全着教师的健康人生,更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的情感思想。教师在面对社会中某些充斥欲望、追逐名利、讲究速效的思想时,怎样才能保持纯真、纯净的灵魂直奔教育的育人本真?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有“爱心”,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出于内心深处,“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想要这么做,更不是因为他应该这么做。而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悦纳其学生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切、关注”。只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我们便会在教学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爱,使课堂上、教室里萦绕着脉脉温情。语文教学重在带领学生习得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在提高语文能力素养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师应该插上爱心的翅膀,徜徉在学生情感体验的天空,用温和和宽容、信赖和关怀与他们对话。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生成的过程。缺乏爱心的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关注学生的情感,尤其是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常以或简单或漠视或粗暴的方式处理,这就堵塞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打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一句和蔼的提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都能架起师生间心意相通心领神会的桥梁。都能点燃学生渴求新知的燎原之火,都能促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一位教师课堂上朗读一学生的优秀习作,有学生指出这是抄袭之作。教师没有训斥抄袭的学生,而是不漏痕迹地将“抄袭作文”化解为“推荐佳作”,用爱心创造了呵护学生的自尊、关注学生情感、引发抄袭学生更深刻自我教育的课堂生成。
三、用慧心:解读学生的动态生成
语文教学不只是课程预设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僵化和随意性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并存,同一篇文章。要么所有的教师都严格按照教参教案教得都一样,要么教得都不一样,把文章的解读权全部下放给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不置可否。前者的弊端不再赘述,后者中的教师退让出了舞台,缺少对学生生成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控和整理,缺少对学生建构自己认识过程的帮助和指导,使语文课堂的交流对话简单成个人信息的拼凑,学生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个体的原有水平上,无法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解读课堂上学生
的动态生成信息需要教师“慧心”的引领,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玲珑剔透的慧心。一个缺乏教育智慧和教育哲学的教师很难生成语文教育的底气和大气。面对课堂生成。教师一味口头禅式的表扬肯定或退居边缘不置可否,这些都是缺乏教学智慧的表现,“不要使用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反应,你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旧。教学机智需要善于介入,这种介入不仅意味着教师对课堂上的意外事件及时把握与处理,更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灵体验与关照。可以说。教学机智是对教学情境的“清醒”与“自觉”,是对在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生成的悠然心会、巧妙点拨,是极有针对性和分寸感的及时处理⑤。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语文教师要有当堂解读课堂生成的性质以及判断其与教学相关性的能力,唯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的教师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间涤荡灵魂、张扬个性、融合精神的快乐旅程。如笔者在教学《理想》时,理解“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一句,不少学生举出张海迪、史铁生、海伦等例子来证明。笔者予以肯定。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这句话有问题,夏明翰不幸被敌人逮捕了,为什么他没有绝处逢生,反而遭到了敌人的屠杀呢?”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同,纷纷举出类似的诸如邱少云、江蛆等革命先烈的事例,一时间,同学们都觉得疑惑茫然。这时,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后,轻轻地提示:“夏明翰、江姐这些革命先烈是不是不幸者?即便他们不幸牺牲,又该怎样理解‘逢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短暂沉默后,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他们为革命而牺牲,不能说是不幸者。”“他们被捕后,不背叛党,他们本人也不会认为是不幸的。”“他们选择不‘生,在当时是为了更多人更好地‘逢生,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永远‘生在我们心中”。有同学甚至满怀激情地朗诵起了《有的人》。就在教师智慧的点拨中,学生抓住了理解误区的关键点,情感清晰明朗,思想得到升华,课堂的精彩生成也孕育其中。
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出现新思想、新创意”。新课程给课堂生成开辟了新天地,成功地把握语文课堂生成在于语文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和丰厚的教学素养,教师要静心地倾听学生、怀爱心关注学生、能慧心解读学生,从容应对中学语文的课堂生成,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推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