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和《活着》
2009-07-22李静
李 静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_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经历了人生的生生死死之后,怎样活下来的感人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叫福贵,他是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而在老年陪伴他的则是一头老牛。全书以主人公的讲述和“我”的聆听来向读者展示社会变迁和福贵的一生。
主人公从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到因赌博输掉家产并气死了父亲。突然间成为了为生存奔波的劳苦百姓;当他知道了珍惜亲人,想好好生活的时候,又被国民党大兵拉去当壮丁了: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了,而女儿凤霞因一次发高烧就再也不会说话了;儿子小学还没毕业,却因为要救人而被抽干血而死;为女儿找了一个好的归宿,可她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妻子家珍因病而亡;女婿因事故而死,就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可是偏偏就这么一个亲人都剩不下。最后外孙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儿子是徐家唯一的香火,却因救县长的女人以及在护士的无知下丧命,可以想象作为一名父亲福贵心中有多疼,多痛。在他知道县长就是那个在战场上与他有生死之交的春生时,他只说了一句“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我吧!”只一句话写出了他的宽容与善良。对于富贵来说。活着的事实就是承受亲人死亡的一次次打击,因为饥饿、贫困、衰弱,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开福贵。只有他还活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生命的脆弱。而最重要的就是福贵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与豁达。他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生死死,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死亡。而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福贵最后却能坦然面对,到了老年,生活没有放弃他,而他也并没有放弃生活,仍然以超越苦难的豁达和超越绝望的平静坦然地生活着。他以“活着”的在世态度拯救了生活。他善待生命,默默承受着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不仅活着,而且越活越通达,越活越超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在对他不幸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之时,又油然升起一种对生命的敬意,而看过他的生死,我们对人生也就会有另外一种感悟,
《活着》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生活的最好,而是生活的最多,关键是要活着,面对苦难,面对悲剧命运而活着,对生活说“是”,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抗,就是在赋予人的生命和生活以价值和意义。人要坚强的活着,不可以被生活所杀,至少要给生命一个解释的机会,这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