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蔽阻力排斥中国货
2009-07-21
林永生
迄今为止,社会各界对于此番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跌至谷底以及经济复苏时点的判断存在严重分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实体经济已经严重受损,更让人担心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以买国货、反倾销、安全标准等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之所以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因为过去贸易保护的手段主要是实行出口补贴、退税和征收进口关税等,而现在以及未来的贸易保护则往往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比如发达国家常常以产品不安全或者以出口企业采取恶性价格竞争策略进行倾销等为由,抵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我国商品的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还表现在政府在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刺激方案中附加了很多“买国货”的条款,这在过去很少被使用。
WTO有关报告显示,迄今成员国新增贸易限制措施是自由化举措的两倍,而且贸易限制措施继续演化成各种不同的新形式,其中许多措施很容易就能规避现有贸易协定的规定:比如印度部分中小企业主联合敦促印度政府加快反倾销调查,对中国产品实施更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检查;有些国家在政府采购项目和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中附加买国货条款;有些国家以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借口进行限制贸易,比如最近甲型流感H1N1爆发,很多国家禁止进口猪肉就是典型例证,而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食用猪肉并不会感染此疾病。
2009年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迅速下降,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疲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主要贸易国开始或明或暗地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
在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国际环境中,笔者认为中国应当实行三维战略来积极应对,即短期战略、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从短期而言,宏观政策调整,尤其是政府采购方案和一揽子刺激计划中,避免出现或废除类似“购买国货”的做法,否则会引发一场恶性的贸易战。以报复对抗报复,以敌视对抗敌视,永远不会换来和平。
从中期而言,我国必须寻求一些根本的举措以扩大内需,转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增长模式。这些举措包括:促进城乡土地制度的对接、提高农产品价格,构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推进以城带乡和以工补农,最终从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保障寻求扩大内需的突破口。
从长期而言,必须基于国内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深刻剖析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产品内分工的国际演化趋势,细分国内各个主要产业的微笑曲线,进行价值链管理,最终真正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生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