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育科研走向的思考
2009-07-21刘长兴
刘长兴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教育科研这个观念大概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普及”到基层学校里来的,算起来也超不过30年。可就是在这20多年里,特别是课程改革这10多年,教育科研“火”得不得了。由专家、学者到校长、教师,可谓无人不搞课题;由专业期刊到专题研讨,可谓无处不出成果。特别是“科研兴校”被大家日益认同以后,教育科研更是炙手可热了。人们或从中探索改革方案,或从中寻求发展策略,教育科研还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来好端端的一件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网上down”的内容,“读不懂”的论述,“超级别”的立项,“跨行业”的获奖,不知从何时起悄悄地冒了出来,且蔓延开来。有人说,都是教育科研被列入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条件惹的祸。这话实在过于武断了。因为上面这些“问题”都是人为的,其原动力非“功”即“利”。准确地说,是急功近利干扰了教育科研原本正确的走向。
其实,学校的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应用性、学术性、创新性和推广性。
应用性说的是教育科研的目的。也就是说,一定要首先搞清楚学校的教育科研到底为了什么。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一话题—课题”的观点。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先是发现了“问题”,引起了关注:于是便成为“话题”,引发了讨论;进而作为“课题”,引导了研究。发现也好,讨论也好,研究也好,都是期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水平。说白了,学校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如果出于功利目的,搞“顺手牵羊”,显然背离了教育科研的这个根本。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有些老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胶看”状态,一些新问题又摆在面前。特别是这几年追求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不少更高的要求,大到学校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小到学生科学发展的课堂目标,真可谓问题多多、话题多多、课题多多。只要坚持应用性,教育科研肯定能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支招儿”。
这些年,有的学校对于“选题”和“立项”过于关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绝不可被功利所左右,坚持教育科研的应用性才是“正理儿”。“选题”与其说是确定课题,不如说是发现问题。学校里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很具体、很实在的。不敢说没有宏观的大问题,就是有大概也就一个半个。所以,一定要先盯住微观的小问题准确“选题”,这样才便于“小题大做”,把课题做深、做透、做出成果。至于“立项”,还真没有必要太伤脑筋。难道粘上“国”字就是“国家级”,粘上“市”字就是“省市级”吗?就是粘上了这点儿“仙气儿”又如何?能确保你的课题研究出来就能应用吗?当然,有机会更好,没有机会也别强求。只要把握住教育科研的应用性,“退一步”照样“海阔天空”。
学术性说的是教育科研的方法。教育科研既然属于“科研”,就要按照“科研”的方法去研究。其实,所谓科研的方法并非深不可测,它的基本路径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这话谁不知道啊!但是,完全循此路径走下去的人,也并不多,原因是太“麻烦”。就说“发现”阶段,必须配以周密调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初期的“发现”偏于感性。只有经过周密调查,方可确定“发现”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准确。这样的“发现”才更趋于理性,才好进入“分析”和“解决”两个阶段。当然,调查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不可将其省略。再说“解决”阶段。似乎到了这里,便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因为“解决”总要拿出“解决”的办法。尽管当时办法很“灵”,但毕竟当时已经有意无意地创造过必要的条件或创设过适合的环境。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和环境,这个办法就不见得“灵”了。所以,你拿出的“解决”办法,还要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内进行检验。只有检验显示可行,“解决”阶段才算告捷。当然,检验的方式同样也是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略。
为了一味追求学术性,有时候又容易把学术性给“神化”了,生怕不引经据典、不造点儿“生”词儿、不炒作“概念”,就“学术”不起来,甚至会被划入“经验”的“另册”。有的论文就是因此而让人看了发“懵”,不知到底在说些什么。其实,“学术”不“学术”,关键在于讲的道理是否很有道理。如果讲的道理确实很有道理,而且得到的认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即便是“经验”,也会走向“经典”。学校的很多课题实际就是一个经验升华的过程。之所以叫做“升华”,不叫做“总结”,是因为“升华”能够把经验里的道理讲得很有道理,大概这就是学术性吧!
创新性说的是教育科研的水平。教育科研的水平总会有个高低上下之分,专家、学者对它的评价,专业组织对它的评奖,自然无可厚非了。关键在于到底根据什么分出的高低、论出的上下。既然学校的教育科研不仅追求“学术”,还要强调“应用”,那就只能通过取得成果的创新程度,来体现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了。
至于学校教育科研的创新,是不是非要“高端”到什么程度不可?那倒也不尽然,只是要用“创新”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由于学校的教育科研都是根据群众需要展开的,又是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的,所以广大干部、教师一旦投入其中,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旦迸发出来,那些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而“过滤”出来的新观点,经过自己反复实践而“尝试”出来的新方法,肯定会与众不同。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研究报告;无论是教育方案,还是实验技术;无论是电子课件,还是教具学具;哪怕是教学环节的细小改进,活动资源的再度开发,实践操作的简洁设计,主题班会的精巧安排等,只要能有创意,就应该是创新。有人说,这是很“草根”的创新。如果“草根”是作为对基层的“昵称”,倒也亦庄亦谐。没有“草根”就没有一碧万顷的原野,没有“草根”就没有绚丽多彩的鲜花。“草根”的创新和“高端”的创新没有质的区别。
推广性说的是教育科研的价值。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与专家的教育科研成果相比,可能“高度”不够,也可能“深度”欠缺,但是它固有的优势非常突出,那就是更便于在学校层面推广。因为取得成果的是学校,需要成果的还是学校。这种植根于基层的“先天”联系,自然会形成“先天”优势。这个优势使成果多了亲和力,少了距离感;使推广多了针对性,少了概念化。这就是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容易在学校得到推广的特别缘故。
当然,是否值得推广还要看成果本身的“质量”。如果你的成果大家不认可,就是行政推动力度再大,大家还是不认可。听到“看着好,学不了”的反响,更让你尴尬。如果你的成果“观点能用,方法好用”,并且让大家有了切身体验和实际感受,就是开始“声响”再小,也必然会“不胫而走”。如果再加上行政(包括具有一些“准”行政功能的教研或教科研部门)的积极推动,更会推而广之。这才是教育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
近来,似有“推介”替代“推广”的倾向。不管值得不值得,也不论需要不需要,好像没有一本“专著”,就不能算是成果;不搞一个“仪式”,就不能算是结题。于是,本来一直挺“安分”的教育科研,也忽然变得不“安分”了。说是要通过全力“推介”,让成果产生“冲击力”。如此一来,很难不让人联想起“急功近利”。教育科研的成果要靠“推广”来体现它的价值,这是教育科研特有的规律所决定的,而推广成果的过程又往往“润物细无声”。应该允许人们有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直至完全认同,以至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谁也不能说“推介”成果就不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究竟很不“现代”。但是,火爆的“推介”之后,还是少不了扎实的“推广”。不然,你“赠”出的“专著”,就会随着对“仪式”的淡忘而淡忘了。
在一个学校的结题座谈会上,有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科研兴校首先要科研管用。这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科研走向的本质。是的,如果我们的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管用”,那么“兴校”又从何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