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初中课改实验
2009-07-21天津市蓟县教育局
天津市蓟县教育局
一、精心谋划,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课程改革支持保障体系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是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措施。我县从实际出发,营造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干部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精心构建课程改革支持保障体系。
1,建立首长负责制度。我们把课程改革作为“首长工程”,实行局长、总校长、校长负总责。建立组织,明确职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为了确保校长深入课堂,站在课程改革第一线推进课程改革,我们采用开展活动推动工作的办法,组织开展好三项常规活动一一是校长听课笔记展评活动,二是校长优秀示范课评比活动,三是校长评课大赛活动。
2,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度。我们以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依据,把具体任务分解到科室,各学校参照局机关科室的分工,对各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各科室的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
3,建立课程改革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制度和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制度。年初,各科室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办公室汇总存档。年终,通过自评、民主测评和局长评议等环节,对各科室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一年来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4,建立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评价体系。为了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我们采取发展性评价的办法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和《教学工作年度评价细则》的前提下,制定下发了《蓟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和《蓟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基本指标年度考核办法》,按年度或学期对各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采取定时督导评价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定期整改,保证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5,建立课程改革论坛制度。我县规定,参与课程改革的干部教师必须写一篇与课程改革有关的论文、课后反思或感悟。为了方便教师学习沟通,我们在《新蓟州》报上开辟专栏,在蓟县教研网上开设专家论坛栏目,为广大干部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让干部教师和专家进行充分交流。同时,我县还适时开展精细化管理成功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集出版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案例集萃》。
6,建立课程改革赛课制度。我县规定,干部要为教师上一节引路课,教师要为同伴上一节研究课。我们分两个板块,在全县干部教师中开展赛课活动。一个板块是校长引路课和评课大赛,另一个板块是教师说课和展示课大赛。这两项活动要求校长和教师全员参加,初赛以乡镇和直属学校为单位组织,复赛集中到县里进行。
7,建立干部教师培训制度。我县在认真完成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培训方式,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蓟县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经费上实行“两免两补”,即免培训费、住宿费,补助伙食费、交通费;采取“全封闭”的培训模式,聘请中央党校、市委党校、市教科院专家以及我县专家型校长、教师,对全县干部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二、精细实施,积极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
1,抓引领,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广泛学习借鉴全国首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和我县小学新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蓟县初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步骤和措施,从学校层面统一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推进速度。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蓟县初中课程改革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明确规定了教师备课、上课的有关要求,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2,抓理念,确立科学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一是改变教学质量的提升方式,全力推进两个“转变”(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由向时间要质量转变为向课堂效率和教师素质要质量),努力使管理策略和追求质量的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是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促进思想的转变。我们加大对初中学校补课、办班、延长在校时间、加大作业量等违规做法的整治力度,通过有效沟通、督查、通报等方式,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违规办班、补课和走读生上晚自习等现象。三是推广校长全员演讲的做法。从2005年起,在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年度评价中增加了校长演讲环节,引领校长不断提升办学理念。
3,抓课程,确保课程计划落实。为保证课程计划执行好、落实好,我们把课程计划在县电视台、《新蓟州》报等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未按照课程计划开课的学校,一经查实,在评优等活动中“一票否决”。同时,我们采取科研带动的方式,引领学校落实课程标准。2006年,我县确立了《以“两落实”为中心,创设课程改革支持环境》的课题,教育局局长出任课题总负责人,选定6所学校为试点校开展此项研究。在高中招生工作中,我县率先将重点学校的招生指标按比例直接投放到实验学校,保证实验学校升入重点学校的录取率不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解除实验学校的后顾之忧。
4,抓联合,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我县以国办直属学校为龙头,建立了“联合学区”,学区内采取送课下乡、干部交流挂职、同课异构、同科教研等形式开展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催生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5,抓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县采取局长包片、科室包乡镇、教研员包学校的工作方式,要求科室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及时处理和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和培养课程改革中涌现的新经验、新典型。2005年以来,我县组织承办了新课程市级现场会10余次,教师教学反思集《课程改革从课堂抓起》汇编发行。
6,抓发展,为师生搭建舞台。我们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把“实现人的发展”作为课改工作的追求目标,为师生搭建舞台。2005年,我们推出了“蓟县课堂教学创新创优工程”,在全县掀起了“聚焦课堂,研究课堂”的工作热潮,涌现出许多具有本县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程改革推向了更高层次。2006年,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小发明、小创造、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努力改变学生眼睛只可书本的局面,积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2007年,以“播种希望”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蓟县首届“‘三小活动”成果展示,形成了“年年有评比,两年一次展示表彰”的工作机制。
7,抓校本,全面提升课改工作质量。我们坚持“以校为本,区域推动”的方法,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为抓手,形成了教育局全面推动、联合学区区域助推、学校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使学校的课程改革呈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观念陈旧、学科师资短缺、教学效率偏低等问题,保证了课程改革在全县均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