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中国养猪企业如何应对
2009-07-20孙莹
孙 莹
新希望:我们有一整套严密的防范措施
“H1N1流感对我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新希望集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我们有一整套严密的防范措施。H1N1流感发生后,新希望谢绝了一切到猪场的参观活动。”尽管如此,时下发生的H1N1流感,对中国“养猪第一大户”新希望而言,似乎给其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的宏伟计划在泼冷水。
“H1N1流感已经使得很多消费者对猪的养殖业和猪肉产生了恐惧。”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前一段时间猪肉的销售受到了影响,毛猪的瘦肉价格也受到了影响。“新希望集团是养猪养得最多的,这对企业是个非常太的考验。近几天我们都在紧急商议对策,我们的市场怎样面对,我们的库存怎样处置,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非常具体和紧迫的问题。”
“我们的一些规模化养猪场刚刚建立起来,刚刚有猪要销售,突然价格下跌了,我觉得这个压力特别大。”刘永好表示,当前既要考虑好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又要促进养殖业发展,同时还要保证农民的利益。“我们制定的措施是当市场好的时候,让农民多赚,企业少赚。当出现困难的时候,比如说现在的H1N1流感,市场出现了波动,而且出现亏损的时候,让农民少亏,企业多亏,同时从风险补偿金里拿出一部分,争取政府援助一部分,保险公司赔偿一部分。通过这些方面使农民增加收入,也使我们的食品安全得到基本的保证。我们的食品都是可追溯的,用的什么药,什么饲料,都可追踪,出了问题就可以追查。”
“国际金融风暴对于农业产业的影响小一些,正在我们庆幸的时候出现了H1N1流感。我知道所有的养猪农民都亏损。这个行业里面的企业估计也特别难过。”刘永好说,“实际上吃煮熟的猪肉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国家相关专家、世界卫生组织都已经讲过多次的常识。现在我天天吃猪肉,实际上这时候这样做,也能支持我们的养殖户。”
中粮:逆市做大养猪产业
在H1N1流感疫情持续蔓延、生猪行情走低的情况下,中粮却逆市继续做大养猪产业。
据中粮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根据计划,在2008~2013年的5年内,中粮集团将筹资97亿元,打造包括养殖、屠宰加工、储备、销售为—体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其中生猪产能将达到1000万头。
2009年3月,中粮集团计划投资人民币177亿元,扩大生猪养殖产业链,并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投资人民币80亿元的生猪养殖协议。此外,中粮集团欲将湖北变成支撑其庞大肉制品产业链的上游原料供应基地。中粮集团97亿元的巨额投资正一步步从纸面上走下来,变为实实在在的猪舍和屠宰生产线。
中粮集团97亿元的大动作,被称为“5113”工程:力争在5年内,在湖北建成存栏50万头的能繁母猪繁育基地,形成1000万头的国家生猪现代健康养殖示范区,实现1000万头优质活猪屠宰加工及精深加工能力。同时,在武汉建设肉食品研发中心、国家猪育种技术研发中心、猪疾病诊断预防控制中心。
据提供给中粮养猪事业报告的东方艾格分析师郭会勇透露,养猪饲料占到成本60%,“中粮过去把饲料卖给经销商,只得3%至4%的利润,直接提供给农户,利润可拉高到10%,与双汇、雨润等企业不同,中粮做生猪养殖项目差不多等于是从零做起。”郭会勇说。
为了做大养猪产业,2008年中粮集团在肉食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尽管H1N1流感疫情在进一步蔓延,但是中粮肉食公司总经理江国金对笔者表示,中粮原定投资计划不受影响。“对于中粮来说,现在发展养猪似乎行动有点晚,但整个行业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主要是看中粮能不能驾驭这个投资份额。”郭会勇说。
目前市场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多个省份猪肉价格监测系统发出了蓝色预警,不仅是散养户现在备受煎熬,去年一度高调进军养猪业的房地产商们现在也左右为难,崭新的猪圈里一头猪都没有。
品牌专家李明利认为,猪肉制品企业首先要做到快速反应,做好基础传播,参与新媒体互动,以掌握舆论动向。另外,要严格把控企业的生产安全工作,防范“H1N1流感”于未然,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加强人们对产品的信任程度以使潜在的事件危机消弥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