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光 孜孜勤学
2009-07-20江大林
江大林
编辑导语
深夜,点燃如豆青灯,看到万家灯火与我的灯光遥相呼应,捧起一本书静静细读,真是无比幸福和惬意。突然,想到莘莘学子们,此时可能都在灯下漫步,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真的很羡慕他们,拥有这样恬静的时光,充实自己,造就梦想。一下子我的思绪就跳到宋朝,那里有两位我崇拜的文坛泰斗,均是年少勤学,毅力非凡,最终也都学有所成。今日,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看看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和司马光年少时,孜孜勤学的故事吧!或许,你会从中有所获益……
你该知道的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舍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门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自其门下,他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他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散文《醉翁亭记》最为脍炙人口。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其母以获画地,教他写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在欧阳修十岁时,他从李家得到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后来,欧阳修中了进士。因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夷陵县令。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疏分辨,因被贬为滁州太守。之后重新在朝为官,提拔了许多主张变法的读书人,最后他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归乡。
司马光是北宋时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大一些了,学识就更为渊博。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继位后任尚书左仆射,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救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1362年。作者把这1362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神怪材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当代通儒”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而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之手,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
古语
[原文一]《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丽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间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凶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原文二]《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电。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小编贴示
[译文一]《欧阳修苦读》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要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年人的那样高水平了。
[译文二] 《司岛光好学》
司马光纪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名师解读
古人常说“至乐莫如读书”,可见人生百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读书。而读书一事,苦乐兼有。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想读好书,学好习,必须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守得住寂寞,沉得住心绪。苦不苦?真的很苦!然而,读书又最快乐!看得到山水风物的灵动,听得到古圣先贤的飘逸;悟得到为人处世的真谛。能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通古,后明今。试想:欧阳修若不是废寝忘食地苦读,怎么会成为北宋文坛泰斗,你又怎会读得到《醉翁亭记》这样的千古名篇?司马光若不是强闻博记,怎么会写就《资治通鉴》,你又怎会读得到千余年华夏历史?
由此,我们知道:勤奋坚忍是学习成功的捷径。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就应该具有像欧阳修、司马光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踏实地将一点一滴的知识牢固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又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提倡的是以勤奋好学为荣,以懒散荒废学业为耻。作为当代学生的我们,应主动预习,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自觉独立完成作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在勤奋的基础上,我们也需要坚韧的意志,为我们的人生扬起风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前后长达19年。无论利诱还是威胁,他始终不屈,其中他生活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是他所具有的坚韧的品格支撑着他!
曾经因受不了军训的劳累而草率退出的你,如今再想,却已往事如风;曾经因惧怕奥赛的难度而临阵脱逃的你,如今想起,却已好梦难圆;曾经因不愿在学习中思索而裹足不前的你,如今再想,却已时过境迁……多少个“曾经”,使生命留下一道道难看的缝隙。那仅仅是一次训练、一次机遇?你真正失去的,是一种品格!松树能独领郝山巅的无限风光,小草能尽情展现生命绿色,那是因为它们对生存价值有自己的追求。无论风吹雨打,无论天寒地冻,始终如一。那么人呢?也不例外!
勤奋、坚韧——应该是我们这些学子终生追求的品格。
孔子有徒三千,皆逊于孟子,故而勤奋者未必有良师也;皇室子弟数千,若李唐赵宋,皆不若其臣也,故而勤奋者未必有地位高下之分也;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富者尝笑之,然成事者鲜有,故而勤奋者未必有贫富之分也!
少勤奋,可以不拙劣,多勤奋,可以成事业。年少时光,孜孜勤学,勤学而苦思,坚忍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