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
2009-07-20
问:我想问:孩子对着节拍器练琴好吗?老师要求对节拍器。但我发现这样他更不愿弹,有什么办法让孩子不对节拍器也能把曲子弹稳吗?
云南.昆明绍佳
答:
您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不少家长对此亦有疑问,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先要说明一点,节奏感对于音乐表现十分重要,其含义一般包括能均分节拍、匀速把握节拍速度、内心有节奏韵律感,能根据音乐性质、风格、内心情感变化等自如而合理地掌握和调控节拍节奏速度(特别是处理好弹性速度和自由节奏),也就是赋予节奏“生命力”。真正美妙动听的音乐,或优美婉转;或慷慨激昂;或坚定有力;或活跃开心;或古典严谨;或浪漫自由……其中音乐的“脉搏”或“心脏”就是节拍、节奏,但并非处处都像“节拍机一般刻板”。而要立即从演奏中感受体验到以上这些,对于大多数小琴童来说十分不易(天赋较强者除外),这与刚步入“音乐大门”,缺乏基本读谱知识、节拍节奏训练以及音乐理解与演奏能力相对薄弱等有关。比如,有些琴童基本的感知、判断与平均分配基本节拍节奏的能力不足,往往弄不清正确的节奏节拍、不习惯数拍子或数拍子马虎易错、遇到容易弹奏的地方加快弹奏,而困难处就放慢弹奏、心急气躁,赶拍子不愿意慢练……遇到这些情况,适当而灵活地使用节拍器辅助教学,一步一步去学习提高,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就好像小学老师强调一年级新生必须用田字格写字,一横一竖都要到位,其实就是一种打基础的方式,不代表孩子将来必须这样写字。有些孩子抱怨,“老师,节拍器不停地嗒嗒响,很吵很烦,一点也不好听!”的确,节拍器的响声有点干扰音乐,但有时它又像一剂苦口良药,所以衡量利弊,有时还得用其“治病”啊!这个道理不妨多讲讲,没准您的孩子刚使用节拍器不大适应,有反感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也就不排斥,甚至与其成“朋友”了。
下面的十点具体建议,仅供参考(可根据需要随意组合运用):
1如果孩子边听节拍器边弹乐曲不习惯,就化难为易,先只听不弹,仅随节拍器打出的节拍把音乐的旋律哼唱出来,或把音乐节拍准确读出来,或将乐曲指法在桌上轻轻敲出来,让耳朵习惯于听准节拍机声响,使大脑的反应、歌唱感与简化之后的指触动作先行达到与节拍器一致。
2容易的事可以先做,听节拍器读节奏时,先放慢速度,仅用单一手指在某个琴键上弹出乐曲的节拍节奏点,让手指先习惯以“直接触键”方式与节拍器“配合”,再逐渐提速,并过渡到用相应的手指与方法按照节拍练习原曲。
3认真跟随节拍器弹奏,不能任凭节拍器响,而自己则随意弹,完全与之脱节。若一开始跟不上节拍器,就将其放慢到合适速度,采取片断重复或分手练习来逐渐适应,边弹边小声数(或唱)分拍与合拍,也可以家长先协助数拍或与孩子一道数拍,时机成熟时再让孩子自己数,并根据熟练程度将乐曲整合提速。
4如嫌节拍器吵,可以将其置于远处或将声音调整到较小(电节拍器可以调节音量),采取“用用停停”的方式,让耳朵适度休息。
5使用节拍器练习时,为避免弹奏时“顾此失彼”,可暂时减少老师的其他要求,练好后再逐一增加。
6跟随节拍器弹奏时,不能依赖,必须在心里数和唱,以便脱离节拍器弹奏时,能更独立地把握好节拍节奏。
7不跟随节拍器弹奏时,自己心里也要有个“节拍器”,默默数和唱。
8关闭节拍器,按照音乐性质、内心把握好节拍节奏放开弹,带着感情、歌唱和想象,同时注意声音好听,旋律有分句呼吸,音乐有层次与对比、伴奏配合好,节拍节奏有韵律以及力度的变化等等。
9节拍器应更多在练习的某个阶段和时刻(比如读新谱、节拍不稳、明显出现节拍节奏错误、强调节奏速度相对恒定的音乐片断或基本功、乐曲需定速提速时)针对性地使用。平日更多精力需放在音乐基础知识,特别是节拍节奏的识别和体验上(如多进行奥尔夫音乐中的节奏练习等),只有全面提高音乐素质,才能更快地掌握好节拍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好。
10在对基本节拍节奏的把握有一定基础后,建议平日多欣赏、多弹奏不同性质的音乐,比方节奏稳定的,如进行曲以及古典风格中节奏严谨的作品;或节奏节拍富于弹性的,如浪漫抒情风格的乐曲等。多体验音乐中偏于严格或偏于自由的节拍节奏,多感受节拍节奏的灵性与活力,达到节奏感的“升华”。
最后,再强调一次,节拍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用具,但从辨证角度来看,若不加节制地使用,也会把音乐练得“死板”。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须根据不同情况(特别是调控、把握节拍节奏速度能力的大小)以及不同需求等因素灵活掌握,如果孩子先天节奏感就比较强,可以酌情减少使用。
祝您的孩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