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叶到茶业

2009-07-20

当代贵州 2009年10期
关键词:湄潭茶业茶叶

喻 丹

贵州茶业用“加法”做产业链,用“减法”做品牌,一方面通过科技和文化不断延伸茶产品链条,另一方面从群雄割据也鱼龙混杂的众多品牌里。聚合出一杯“贵州绿茶”。

[现状]

“加法”与“减法”中的贵州茶业

“再用‘一口炒茶锅来形容贵州茶叶的加工已经过时了,再用‘散、乱、差来形容贵州茶叶的品牌现状已经不合时宜了。”《西部开发报·茶周刊》主编徐嘉民说。

据徐嘉民观察,2007年以来,贵州茶业发生了以下变化:

基地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3月底,全省茶园面积204万亩,其中获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已达2万亩,居全国第一。

资本聚集迅速。外来的社会资本、工商资本迅速投入茶产业,共有各类社会资金72亿元投入贵州茶产业。

链条延伸迅捷。全省骨干精制茶企业发展到50多家,有国家级龙头企业两个。初步形成了以绿茶加工为主,以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茶化工、茶旅游、茶树良种示范为配套的集群产业链条。

“贵州绿茶”出山。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系列推介活动,贵州绿茶在省外市场实现了从“亮相”到“扎根”的跨越。

3.62万吨,14亿元,这是2008年贵州茶业的产量和产值。比之2007年的3.07万吨和9.94亿元以及2006年的2.4万吨和65亿元,数据的成长令人欣慰。

“远远不够”,贵州茶叶协会秘书长王亚兰说,“2008年全国茶叶年产值450亿,仅北京就是30亿元的市场。贵州茶叶省级以上名优茶就有200多个,绿茶品质独树一帜,理应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两年来,贵州茶业用“加法”做产业链,用“减法”做品牌,一方面通过科技和文化不断延伸茶产品链条,另一方面从群雄割据也鱼龙混杂的众多品牌里,聚合出一杯“贵州绿茶”。重点培植、强力推介,由此“贵州绿茶”浓郁回甘的滋味飘出了贵州高原。

从茶叶到茶业,王亚兰认为贵州茶业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回溯]

“拐点”背后那只“有形的手”

基地,产量,规模,品牌,营销,这是贵州茶业两年来发展的主轴。这5个领域的变化标志着贵州茶业终于出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标志着黔茶摸到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轮廓。这个“拐点”的背后,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业发展的意见》的助推,这份贵州省委、省政府2007年发出的第六号文件及此前2006年贵州“两会”的一份联合提案,是贵州茶产业进入21世纪得到的“有形的手”的牵引。若再往前追溯,则可以回顾到1993年的一份报告。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录生回忆:1993年11月,民建贵州省委向中共贵州省委呈报了《关于发挥贵州优势,大力发展茶业生产的调查报告》,报告分析了贵州发展茶产业的优势与潜力。时隔13年,2006年贵州“两会”上,民建贵州省委会同民革贵州省委联合向“两会”递交了《建议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提案,提案再次提出加快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建议,并分析了贵州茶产业面临的六大问题:生产方式落后,品牌杂乱,没有龙头企业,人才不足,文化发掘不够、市场引导乏力,缺乏规划、投入太少。这份2006年“两会”的优秀提案为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3年过去,这六大问题有何改进?

王录生欣慰而言,人才培养和文化挖掘不能一蹴而就,3年来贵州茶业生产的规模化、科学化、清洁化得到很大的改善,品牌建设得到很大提升。

与王录生的评价相印证的是:

2006年春,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月华在湄潭的万亩茶园里感叹:“这样大规模的茶园,却没有一个上规模的企业,真是遗憾!”时隔不到两年,2007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在湄潭工业园区看见10余家大型茶加工厂的现代化大型加工设备以及清洁化的生产线,不禁感慨:“我想象中的贵州茶厂只有几口炒茶锅,没想到贵州茶叶加工厂规模和机械化的程度已接近江浙地区的水平。”

作为弱质产业,没有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扶持指引,贵州茶产业前进的步速不会这样迅捷。

《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把茶产业作为贵州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对全省茶业发展作出了远景规划: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年产值20亿元;2015年,茶园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值达到50亿元。

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多次强调,各重点县要把加快茶产业发展列入“一把手”工程,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贵州茶业产值进一步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品牌进一步做大,建成茶产业大省。

在这个愿景的激励和鼓舞下,贵州省农业厅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3000万元扶持茶园发展,省乡镇企业局每年拨出2000万元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与此同时,各地积极落实配套资金,遵义每年拨出1000万元,都匀、湄潭、凤冈和正安等市县每年也分别拿出500万-1000万元扶持茶叶产业。2007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投入的6000万元茶叶专项资金,共吸引社会资金7 2亿元投入贵州茶产业,对吸引社会资本聚集茶产业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件事值得一提:2008年12月3日,在凤冈县召开的茶产业发展推动大会上,贵州凤冈黔风生态公司获得50万元奖励,这被媒体喻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史上单笔奖励额度最大的一笔”奖励纪录,很快在4个月后被打破——2009年3月28日,湄潭县茶产业促进大会上,兰馨茶业公司获得湄潭县政府100万元重奖。黔风和兰馨正是近年成长起来的两个国家级龙头企业。

贵州茶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2009年4月26日,泛珠三角十省(市、区)茶叶协会负责人云集贵州凤冈,共同发表旨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泛珠三角区域茶产业合作宣言”,贵州茶业就此步入区域合作的快车道。

[案例]

湄潭:从茶叶大县到茶业强县的5个关键词

湄潭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湄潭的故事不光存在于既往的历史中: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茶业利研生产机构——国民政府中央试验茶场在湄潭筹建,浙大西迁湄潭7年办学。苦难年代里两支科学教育队伍的历史性汇合给湄潭带来得天独厚的科学资源并积淀了泽被绵远的人文禀赋。进入21世纪之后,湄潭人没有沉溺于陈旧的家谱,在新一轮茶业经济的历史机遇面前,湄潭人躬身作出了一系列无愧于自然禀赋与文化遗泽的成绩:

22万亩茶园,7个茶叶专业村,5万农户20余万茶农,7个茶青市场,43家茶叶企业(一个国家级龙头企

业),这是截至2008年底湄潭的全部茶家当。

基地,企业,品牌,市场,安全,这是湄潭茶业的五个关键词。围绕建设茶叶强县的战略目标,开拓之举次第展开:

规模是产业的前提。湄潭重点建设70个优质茶叶基地,着力打造5条茶叶产业带300里茶叶长廊,实现农业农村人口人均1亩茶。

湄潭43家茶企如何共生?差异就是特色。一批企业形成了既同质又互补的差异化竞争格局:陆圣康源独辟蹊径利用边茶变废为宝生产茶多酚,此举令贵州茶产业告别了单一加工茶叶时代,成为贵州茶业向产业精细加工迈进的标志;作为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兰馨公司主产高档绿茶与红茶,带动大批茶农致富;栗香公司以良种茶苗与茶园生态旅游为强项;南方嘉木公司主产的茶籽油既延伸了新链条又开辟了产业的安全带(在茶叶产量过剩时化解产业风险)……一批企业的茁壮成长带动了湄潭茶产业的整体升级,全面提高了湄潭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聚指成拳,全力烘托“湄潭翠芽”品牌。湄潭茶协会于2005年依法注册了“湄潭翠芽”证明商标,并获得了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湄潭翠芽茶》的地方标准。标准从产地、鲜叶、检验、标识皆做了详尽的要求。与此同时,湄潭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湄潭翠芽”公用品牌推介方案》,规定任何企业只要遵照标准就可以使用“湄潭翠芽”的品牌。自此眉尖贡茶、湄潭龙井、湄江茶等一众零散品牌一统而为“湄潭翠芽”。遵守规则,有容乃大,在“湄潭翠芽”品牌的队伍中,一共拥有16个国家金奖。

刚下树的鲜青半小时就能完成交易——湄潭的7个茶青市场在采摘期间,日交易量分别达20万吨,交易额各自达40万元。建在湄潭县城的西南茶城吞吐能力2000吨,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茶青市场和西南茶城将茶农、茶企与茶叶终端消费市场联结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完备的链条。

安全,这是湄潭茶业发展之初就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湄潭从茶农质量安全意识和茶园生态安全抓起,为确保安全、有机生产,共设置了5道检测程序——茶园抽检、茶青市场抽检、进厂抽检、出厂抽检、市场抽检。用湄潭县委书记田刚的话来说:“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产业注定是一个短命的产业,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一个产业将毁于一旦,多年苦心经营将前功尽弃。”

发展基地带动规模,扶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品牌聚指成拳,通过科技、文化的手段不断延长茶的产业链,注重安全从源头规避风险——一系列举措助推湄潭从茶业大县迈向茶业强县。

2008年湄潭茶叶产值3.8亿元,占当年湄潭GDP比重的6%。

在“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人均茶园17亩,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在这里,茶叶不仅是湄潭农民的饭碗,还是他们美好生活的依托。在湄潭,经济建设与生活模式完美地结合在—起。

驻足于核桃坝林茶相间的生态茶园,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感慨道:“如果贵州的农村都能像湄潭茶区一样富足,我这个省长就放心了。”

徜徉在青山绿水和黔北民居间,何士光这个曾经以《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等作品关注“三农”的作家不禁热泪盈眶:“多少年来农村、农民就是落后、艰辛的代名词,湄潭茶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诠释。”

王亚兰评价湄潭堪称贵州茶产业的“黄埔军校”,意指湄潭在人才、技术、文化、管理上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的领军地位。

[思考]

“贵州绿茶”面临大考

“贵州绿茶”出征,有多少山高水远需要跨越?在“贵州绿茶”快马加鞭的速度下面,隐藏着哪些必须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隐忧或暗伤?

安全:全程清洁化刻不容缓

跳出茶业看茶业,中国在出口方面面临的“绿色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欧、美、日都曾通过提高质量检测标准来压缩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空间,其中茶叶受到的影响程度不亚于反倾销。

其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早在2005年的首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就指出:“中国茶业要想真正占领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茶叶全程清洁化的问题非常重要。”全程清洁意指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等整个过程的清洁化。而在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有害微生物已经构成了茶叶安全问题并成为影响茶叶销售的一大瓶颈。

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与施肥、茶厂卫生安全设计、连续化流水生产不落地加工、加工机械的绿色环保及燃料的清洁化——只有从源头抓起并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产品的绿色有机属性。而这些于当前的贵州茶业来说,有的要求似乎显得太超前了,但把贵州茶业放在国际茶业的大框架下来考量,破除壁垒适应国际标准,全程清洁化“降残”刻不容缓。

一剂三聚氰胺毒死了一头“三鹿”,一个品牌的崩溃就在弹指之间,前车可鉴。

标准:亟待加强控制力

言说黔茶品牌不能不提“都匀毛尖”。

——2006年,贵州获得第一枚具有地理标志的农特证明商标“都匀毛尖”;

——2008年,享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美誉的都匀毛尖,申报2008年中国名牌农产品落败。

“都匀毛尖”申报折戟暴露的是潜伏在贵州茶产业标准控制力层面的隐院。技术进步不到位和品牌建设不到位,两个缺位正是贵州茶产业普遍面临的行业短板,但这块短板在1982年就跻身“中国十大名茶”行列的都匀毛尖这里显得格外的突出,其结果致使“都匀毛尖”缺乏优质的原料基础和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据统计,每年市场销售的“都匀毛尖”总量都超过了都匀市的茶叶总产量。无标准或标准使用失控的后果就是品牌效应的弱化乃至效应彻底消失,反之,在标准控制可圈可点的企业那里,呈现的完全是另外的景象。

从全国茶业格局来看,贵州茶业正在告别保姆时代,贵州茶叶的“替身”角色随着贵州茶产业自身的壮大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卖原材料赚的钱只是保姆费,养大的是别人的孩子,这一点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但是如何养大养好自己的孩子,换言之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设立标准并保证标准执行到位,正是必由之路。

对企业发展而言,不怕有标准,就怕没标准,更怕有标准而不执行标准。

链条:仅有生产是不够的

品牌诞生的首要条件之一是该产业具备了完整的链条,其次,该链条处于企业的完全掌控中。

这里的链条有两个:一条是茶叶生产链条,茶叶、茶医药、茶纺织、茶食品、茶化工,这是向生产领域内部更高阶段延伸的链条;一条是茶业流通领域的链条,从茶叶纯生产走入利润更高的物流环节,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批发经营终端零售,乃至茶旅游、经营茶馆消费文化,后面这些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纯茶叶生产的利润。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茶产业多数还处于产业的初级阶段,在两条产业链里处于最低的—环。只有完备产业链并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整合起来,才能提高生产力和利润空间,才能制造出自主品牌,也只有自主品牌才有定价权和市场影响力,而这也正是产业转型或产业升级的杨心之所在。

文化:苦旅迈出第一步

没有文化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

茶原于自然却归于文化,最昂贵的茶消费是茶文化的消费。文化必须附着于品质,品牌却要仰仗文化的提升。

茶业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种植,第二是加工,第三是文化附加增值。

目前贵州茶业,正在走出有品质无品牌的泥沼,但离有品质有品牌有文化的境地,也许还不止一射之遥。

贵州茶文化内涵是什么?茶文化如何助推贵州茶业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未曾寻求到肯定的答案,但有很多热忱的心正在探求。

贵州茶文化,理应属于“多彩贵州”文化框架里的重要板块。

贵州茶产业的文化苦旅,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用这样一句话为本文做结:茶叶,贵州的骄傲;茶业,贵州未来的希望。

猜你喜欢

湄潭茶业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湄窖酒业大事记
胡锦涛三到湄江
基于经济下滑期茶业公司营销手段研究
八马茶业的IPO之囧
黔北湄潭翠芽 明前品质最佳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海峡两岸茶博会开幕
陕西省茶业协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