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语文课堂气氛的几点看法

2009-07-20贾淑秀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

贾淑秀

[摘 要]语文课堂气氛并不是越热闹越好,如过于热闹,就容易停留在现象的表层,学生很难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语文课堂是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寂静的环境下学生集中精力独立思考,感受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他们陶冶情操、提升品格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热闹 寂静 独立思考

语文课堂一潭死水的状况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已有了根本改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响亮了、热闹了、好看了。对于这些转变,我们在肯定的同时,也不能不关注变化中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不能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新误区,不能不深思:热闹、好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笔者认为,该给当前的热闹泼点冷水,给人们追求热闹的热情降点温。

一、课堂教学:热闹知多少?

当前的一些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为了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教师一改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少讲,甚至基本不讲,生怕一讲就被贴上“灌输式”教学或“填鸭式”教学的标签。于是,在课堂上,讨论法、表演法、合作法、演讲法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让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将学生的胃口调起来,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看热闹的多了,看门道的少了,轻松玩乐的多了,扎实读书、认真思索的少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万能的小组讨论。很多教师都将合作学习单纯理解为小组讨论,在教学目标不甚明了,学生对文本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就匆匆分组开始讨论。这样表面上气氛热烈,细观之,学生有的叽叽喳喳,有的作旁观者;有的积极参与,有的无所事事,导致“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了一句空话。这种形式常淹没教师的声音,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点拨和指导,学生的认识容易流于偏颇或停留在现象的表层,再加上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在一节课上除了组织小组讨论,还要设置很多环节,学生很难有时间对问题进行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思考,很难产生有价值的质疑。这样的热闹其实是真正的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2.目不暇接的视听撞击。教师极力调动各种教学手段,以期出彩。影视、音乐、图画……语文课好看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抽象的东西变得可视、可听、可感了,难度降低了,学起来也容易了,但同时,超量的信息和快速的画面闪现挤占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闪现”面前,人们已失去了对语言文字品咂、揣摩、回味、吟咏的兴趣。过度的感官刺激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一味降低思考难度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在课堂上,学生看似在听、在说、在参与、在自主,实则并没有真正动脑,没有思考,从而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轻松,他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然而到了少年时期,学习就变得十分痛苦而艰难,甚至不堪胜任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正是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人们却让他摆脱思考,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这样的结果是很荒谬的,按老师的设想来说,这样做应当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然而实际上却使它变得更艰难了,这就好比是给聪明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聪明,给孩子头脑做催眠的课堂尽管热闹好看,但它又有什么用呢?

3.无中生有的见仁见智。一味夸大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削弱教师在其中的主导地位。青年时期本是一个易走偏激,易萌生叛逆心理的年龄,在片面自主创新和个性读写的观念下,语文课堂很可能成为滋生偏颇甚至错误的温床,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否定学生的错误观点,不敢正确引导,对他们的任何意见一味地肯定、鼓励、表扬,“好!”“很棒!”“掌声鼓励”等美言充斥课堂,平平淡淡,错误多多,却也好评如潮;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精彩亮点,却也掌声阵阵。一节公开课掌声多达十几次,教师的表扬达几十次。殊不知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表扬是廉价的、有失真诚的,因而也是无法使学生珍视的,无价值的。这种热闹的背后是学生对文本的浅尝辄止,自我满足,沾沾自喜。当老师的评判没了原则,当表扬的语气缺少了诚恳,当学生的眼中不再有渴望,当课堂教学没有了效益,这样的热闹课堂给谁看呢?

物极必反,真理向前跨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为打倒“满堂灌”而走向“满堂乱”,真可谓得不偿失。因此,教师们有必要反思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都动起来就是让学生都闹起来吗?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就是课堂热闹、活跃吗?寂静的课堂就是一潭死水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堂是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为了这个目的,讲授与自主,讨论与静思,默读与诵读,倾听与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堂上都应该有它们的一席之地。

二、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

鉴于此,笔者认为寂静在语文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天课堂教学提倡活跃、热闹的大背景下,提出它尽管不合时宜,但是很有必要。

寂静不是死水一潭,不是教师在讲台上麻木冷漠地“灌”,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地“听”,否则,就会出现听者无趣,讲者无味的现象。这里的寂静是外静内动,是在寂静的环境下学生集中精力独立思考,是他们思维活跃的表现。

1.教师讲授时课堂上的寂静。课堂上教师充满感情、准确深刻、新颖独到地把一篇课文讲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有血有肉,语言妙趣横生,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这时,教师就已经把学生“栓”在了自己的思路上,并引着他们一步步走向语文的殿堂。课堂上就会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苏霍姆林斯基)的气氛,学生注意倾听着每一句话,生怕一点细微的杂音、一个轻微的动作将老师优美的话语埋没了,生怕自己的耳朵捕捉不到那些美丽的精灵。但学生的思绪有时也会开小差,也许某个词语触发了他灵感的火花,也许因某个人物的性格与他的生活体验纠结到一起,他沉醉了,浮想联翩,他的目光看起来呆呆的,他甚至有了创作的冲动,想拿起笔来记下火花一闪的灵感。这时,教师切不可扼杀他们的激情,而要适时加以引导,以真正使教学有所收获。

在这里,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教师不再用声嘶力竭的高音,而自然地转成平常的音调,和缓婉转,娓娓动听,声音不高,但字字珠玑,敲击在孩子们敏感的心灵上,发出动人心弦的回音,并以各种手段展现他们的收获。笔者相信,这样的课对学生的影响绝不比闹哄哄的课堂差。

2.学生自主时的寂静,包括默读、品味和思考。现在都倡导诵读,毋庸置疑,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情感。”但默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乃至人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不是任何文章都适合诵读的,如声情并茂的诗文适合诵读,严谨抽象的科技类政论类文章就适合默读。因此,不能没有默读,要给学生默读的空间。要培养学生“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一个长句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以及在思考的同时再向后面的部分过渡的复杂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寂静的读书思考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地读,静静地思。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读书速度快,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概括能力、总体把握能力都很强。阅读小说类文学作品也需要默读,学生潜心品读,驰骋想象,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人物的思想性格融合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语言文字是怎样把人物的性格内涵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受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心灵丰腴起来,这正是青少年陶冶情操,提升品格的最有效的途径,但现在的问题是,在小说阅读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师生架空人物的分析多了,深入钻研文本的少了,脱离文本的牵强附会多了。师生对人物分析只剩下几个干巴巴的名词,根本没有切身体验,这样的阅读课有趣有味吗?能在学生心灵上打下烙印吗?许多教师在课上,尤其是在公开课上,生怕要求学生默默读书会让人觉得课堂死气沉沉,生怕学生看书带来冷场。这是有些教师对新理念的误解,也是某些教师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使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养,就不能把语文课堂塞得太满。放影视片断,分组讨论,开展辩论,拓展迁移,等等,可谓面面俱到,却唯独忘记了学生的独立思索和品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的头脑成了教师表演的跑马场,那他们就根本无主人地位可言。因此,教师们必须肩负起为学生排除疑虑的责任。

在本该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上,不能让一种模式统一课堂。笔者之所以呼唤课堂上的寂静,就是基于现在课堂的虚假繁荣现象。给语文课堂减减肥,容量小一点,密度小一点,留点余地,留点空白,留给学生一点自主思考的时间,对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和以后的成长都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完全是件好事吗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让独立思考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常态
连死记硬背都不会,还奢谈什么独立思考能力
连死记硬背都不会,还奢谈什么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无法缺席的必修课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谈独立思考
努力做独立思考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