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小练笔,让语言与精神共生

2009-07-20林厚南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林厚南

[摘 要]课堂小练笔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颇受师生欢迎。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练笔设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往往会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通过“批注独悟、抒写情感、填补空白、续写结尾、探究练笔、仿写文本”等策略,能有效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效率,并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使语言与精神共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阅读、随文练笔,对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等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练笔设计的随意性,往往会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充分挖掘文本的写作要素,把课堂小练笔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让孩子同文本真切对话,以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效率,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批注独悟,促进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所谓“批注独悟”,就是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在有感有思的地方做上批注,有理解性的,有鉴赏性的,也有疑问性的。这种练笔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所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这是与阅读教学联系最紧密,而又最实用的练笔形式,它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如在学习《乡下人家》一课时,笔者就安排了这样的练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段段文字读成一个个画面,还给每幅画面都起了好听的名字。这些画面中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独特、迷人”呢?请认真读一读课文,划一划,在旁边写写批注,可以写写自己的理解、感受、疑问,同桌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在“屋前种鲜花”这一片段作了这样的批注:

生1:“门前的场地上都能种花,一开门就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闻到扑鼻的芳香,真羡慕乡下人家!”

生2:“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这儿都有,乡下人家门前花儿的品种可真多啊!”

生3:“‘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就是这个月这种花开了,下个月那种花接着开放,乡下人家一年四季都不缺花。”

生4:“‘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朴素中带着华丽不是互相矛盾了吗?”

交流时,要求学生重点围绕“朴素中带着华丽”这一矛盾进行讨论,如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朴素”,“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

这样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既有明确的可操作学习目标,又有相对的自主选择权,更提供了合作探究的空间。接着,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这样,教师在“隐性”的指导中,借助课文情境,基于文字、超越文字,给学生提供了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敏于文字、发现问题、构建意义。

二、抒写情感,升华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

如笔者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就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周总理的一天》这篇文章中“陈设极其简单”、“审阅文件”和“资料袋”等内容,感受周总理不辞劳苦、生活简朴等伟大人格后,再出示《周总理生命最后的日子》节选的部分内容,并配乐深情朗读,这样,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最高点,不少孩子都泣不成声。这时候,笔者就安排了这样的练笔:

师: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依然强忍着病痛的折磨,继续工作。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请拿起你的笔,把它写出来,可以写几句话,可以写成一首小诗,也可以模仿感动人物颁奖词的形式来写。

(生写,随后交流。)

生1:就是铁打的身躯,也禁不起这样强度的工作!何况您是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

生2:生活极其简朴,工作不辞劳苦,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是别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公仆”的含义。

生3:一杯热茶,一碟花生米,这哪像一个总理的夜宵?

一张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哪像一个总理的办公室?

批阅文件,召开会议,找人谈话,接见外宾,这哪像一个晚期癌症患者?

……

这样的练笔给了学生将情感凝结起来的时机,学生将对总理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了文字在头脑中的印痕。教师用文本升华的激情催化了学生激情的升华。

三、填补空白,丰富内涵

有的文章作者常常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善于捕捉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填补空白,着力挖掘“言外之意”,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诠释”,文本所塑造的形象就更立体地展现在了学生的心里,从而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如笔者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让学生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师:从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的眼中只有钱,一提到银子,反应就特别强烈,亲情在他心中根本不算什么,一个十足的吝啬鬼!

师:如果此时严监生还会说话,你能根据他的动作、神态写一写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吗?

生1:亲人多来几个少来几个有什么关系?大侄子哟,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正燃着呢,该费了多少油啊!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银子啊!这样白白地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哟!

生2:难道你想分我的银子!连门都没有!

生3:舅爷关我啥事?奶妈,亏你还在我家呆了这么多年,竟连我的这点心思都不懂,真是气死我了!

生4:知我者赵氏也!挑掉一茎,这下我就可以放心地去了!

这样的补充练笔,既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又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

四、续写结尾,放飞思绪

许多文章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抓住文章的结尾进行延伸,对课文情景进行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达到更高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也可达到更高境界。

如《穷人》一课,结尾含蓄,意义深刻,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师:“当“桑娜拉开了帐子”后,故事又会怎么发展呢?你能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吗?”

以下是部分学生续写的大致内容:

生1:第二天,夫妇俩庄严地安葬了西蒙。他们一家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可对西蒙的孩子特别关心,总是先让他俩吃饱,自己仅喝一点汤……

生2:有一天,西蒙的孩子病了,桑娜日夜守候,精心照顾。当孩子退烧时,桑娜——一位贤妻,一位慈母却倒下了。

生3:桑娜的五个孩子也非常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一天,西蒙的大儿子捡到一颗大珍珠,卖了好价钱,渔夫开了一间小鱼铺,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阅读教学点燃了思想和情感的火花,那么,有效而有力度的练笔就会使火花进一步碰撞、跳跃,延伸的是文字,而升华的是情感与思想。

五、探究练笔,张扬个性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在对话互动中会有许多新的生长点,抓住那些即时生成的、不可预设的探究点进行练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个性的张扬。如笔者在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男孩救助小鱼时的那份执着,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小男孩,弯腰、捡鱼,再挺直身子,用力扔。一次,两次,三次……开始时,他们还兴致盎然,渐渐的,叫累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几个学生干脆停止模仿动作。这时,笔者紧接着问:“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捡得完吗?”“捡不完,小男孩为什么还要再捡?谁在乎呢?”于是及时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在乎”,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生 1:“小男孩在乎,也许他救不了那么多鱼,但是救一条是一条。”

生2:“每一条鱼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小鱼的爸妈在乎,我们也在乎。”

生 3:“我的付出能拯救小鱼的生命,再苦再累我也值得。”

生4:“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全世界的人都在乎小鱼的生命,我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在乎”竟能引发学生如此丰富的体验和感悟。这些生成性的富有探究式的课堂练笔,使原本相对静止的文本在学生的个性解读中,变得情感化、人文化了。孩子们的爱心被激活了,文字已化作内心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和综合的语文素养。

六、仿写文本,有效迁移

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训练手段。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课文的构段方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句式表达、抒情联想等往往也都是学生模仿的范本。借助范文——那些典型的结构段落,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仿写,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仿篇,亦称为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学习了《颐和园》一文后,笔者就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游览顺序描写一处景物,并要求在具体记叙时要用上方位词,在句式表达上要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仿片断,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写作方法。

师:《火烧云》中描写火烧云变化快的段落有哪些?你觉得这几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生:4、5、6小节都是先写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形状的火烧云,然后再具体描写它的样子,最后写火烧云又变了。)

师:你们觉得哪些字、词最能突出火烧云的变化快?(引导学生体会“正在寻找”、“跑着跑着”、“一转眼”这几个词的精妙传神)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者,试着写写火烧云一转眼又变成了什么。

接着,学生的笔尖就流淌出了这样的片段——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鼠。后面还紧跟着一只十分凶猛的猫,它紧追着小老鼠。可怜的小老鼠东躲西藏,眼看着小老鼠要被抓住了,那只猫变模糊了,小老鼠也不见了。 忽然又来了一只大老虎。大老虎非常温和,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只小老虎。小老虎跟着大老虎慢慢地走着,好像在散步。过了两三秒钟,大老虎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小老虎爬到了大老虎的背上,大老虎温和地看了看背上的小老虎,继续散步了。走着走着,大老虎和小老虎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学生仿照文本语言,结合自己的感受,“辞以情发”,诉诸文字,既有“课”的影子,又有心灵的折射。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从最大程度上展现了形象,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这正是仿写式练笔绽放的活力。阅读过程中的仿写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文本的写作特征,而且还实现了有效的迁移。

总之,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小练笔必须遵循“以学定教”、“因文而练”的原则,应该以学情为第一依据,以文本为重要依托,并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以便于把握文本,发掘文本。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同文本进行真切地对话,寻觅一个最佳的切入点进行练笔,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参考文献:

[1]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敏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