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得意而又不忘言”
2009-07-20林芬芬
林芬芬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与课文规范语言不断接触中形成和提高的,因而语文教学应特别关注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以使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关键词]阅读教学 人文感悟 语文感悟
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一种浮躁现象,“得意而忘言”,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性阅读的主要功能是获取“文本的意义”,而不是获取“文本的语言”。获取“文本意义”的阅读过程和获取“文本语言”的语言学习过程有着本质区别。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成人阅读的目的是获取“文本的意义”,在读完文章或书籍后,记住的往往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书中具体的语句一般
都忘记了,这就是姚鼐所说的“意化”。
一、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同化语言、发展语言、丰富语言。从阅读的心理过程来看,阅读意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意思懂得了,语言忘记了)。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教学就应该追求“得意而不忘言”。现在的学生在阅读课上学的是什么?学的是课文内容,而不是课文的语言。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过分强调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阅读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就要有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而创造则是更高的层次。“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就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透,并受到了感染。因此,文章一旦被学生高声朗读就会变得好懂和易解,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还可以使学生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学生自己的活的语言,并成为其自身的储备和财富。
二、游离语言文字之外的教学解剖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初读课文,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再读课文,问:你们心里是什么滋味?联系生活实际,问:在你们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根据这一内容,试写环保广告语。
这节课尽管也有一些说、写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于是,整堂课就在学生你说、我说、大家说中结束了,而学生学得了什么,似乎只局限在“保护环境”之类的概念化知识上。具体地说,无非是获取了一些文本信息,扩展了一些智力背景而已。这样的课,是典型的以得“意”为主要目标组织阅读教学的课,教师把教学的重点聚焦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感悟”,忽略了语言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当学生学完课文后,留在脑海中的就只有文中的人和事了。而在阅读教学中“意”与“言”的定位也不乏有一些这样失度、失衡的现象:
1.云里来雾里去的发散思维课。如《詹天佑》一课的案例:
复习 :
(1)听到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的消息后,中国人会说_________,曾经阻挠、要挟我们的帝国主义者嘲笑说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被困难吓倒了吗?
学习课文4~6小节:
(1)默读课文,画出小标题。
(2)自由朗读,把感悟批注在书上。
(3)抓住三个具体事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读读想想、写写画画、说说演演、评评议议)
(4)小结。
(5)齐读最后一段。完成:通车典礼上……万人云集,有普通百姓,有外宾,有曾经嘲笑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等等,想想他们分别会怎样说?
(6)总结课文。
听完这节课后,听者不免疑惑重重:作为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考虑语文课程的固有特点,也就是要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形成各自的独特体验,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搞所谓的“发散思维”。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为何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并学习作者是怎样阐述文章中隐含的想象因素呢?
2.理性过于强烈的教育课。如果课上给人的感觉是在进行科学研究、逻辑分析,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感情却没有在孩子的心田中流淌,课堂上就缺少了应有的人文情怀,这样的课会成什么样呢?请看《雪猴》一课的案例:
谈话导入:
(1)看新闻录像:广东人吃猴脑的消息。
(2)看到这个场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3)揭题。
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你们对雪猴有什么印象?
(2)指明读第五自然段。
(3)小组齐读分发的材料。有《可爱的小鸟》、《猴子的灵性》、《雪儿》。
(4)说说你们在刚才的文章中读懂了什么?
(5)小结:看到雪猴这么可爱,和刚才广东人吃猴脑比较,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请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听课的老师。
(6)总结。
(7)布置作业。
学生精神的失落、人文底蕴的欠缺以及一系列思想道德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问题,还有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想仅仅通过一门语文课的教学,就达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同时还必须明白,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对人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就失去了意义。
3.不分主次的各科综合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淡化学科界限”的建议,一是指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二是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如开设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等,但“联系”和“整合”并不意味着原学科本性的丢失。现通过《四季》一课的案例来说明这一问题:(1)谈话导入。(2)学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四季:可以画一张画来夸四季,写一首诗来赞四季,唱一首歌来夸四季,表演一个舞蹈来表现四季……(3)配乐读课文。
这样,课的确上得轰轰烈烈,但这样的课,大谈“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大讲“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大说“学习目标的综合性”。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有可取之处,但令人疑惑的是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而已,这就是虚化了语文的学习土壤——语言文字所造成的。以上教例在教学中十分常见,尽管这样的课是上活了,但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同化语言、发展语言、丰富语言。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中对于语言的学习还需要加强。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重点,学生“得意忘言”,学到的只是一个个故事,而不是语言,
这是不行的。
三、意言兼备阅读教学
文质兼美的小语教材,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佳句好词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方法,凭借文本的语言内容随即迁移运用,强化语言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海得格而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位、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得“言”,实现“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张田若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去规范学生不够规范的语言,用课文中的丰富语言去丰富学生不够丰富的语言。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从传统的“不理解—理解—加深理解”的模式中突围出来,走“反复朗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积累背诵—表达运用”的基本路子,要切实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理解语言和积累新的语言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然后通过言语活动,发展言语能力,提升语言素养。
那么,应如何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并做到“得意而不忘言”呢?要从文本中找准语文的训练点,抓“点”画“圆 ”,“点”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圆”是听说读写训练。“点变成圆”,才能把阅读教学的任务落实到位。 对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写和理解本身的意义,更主要的是读懂字词运用的意境,学习应用。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在教学时,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对“斩钉截铁”本身意义的理解上,而理解马宝玉是在什么时候做到“斩钉截铁”的,理解,并读懂马宝玉的思想才是对语言的感悟。
有的课文不仅需要感悟,更需要学习运用。例如,在《“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近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满怀信心”就是一个训练点,对于这个点,教师们一般都能抓住,但往往没有围绕这个点画出一个圆,致使训练无法到位。一般的处理步骤是:先理解理解“满怀信心”是什么意思,用它造句,如:“对这次演讲比赛我满怀信心。”然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再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其实这样的理解和造句没有任何效果,要真正学习语言,就要理解为什么用“满怀信心”,即找出“我”满怀信心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你打算做什么,怎么做,怎样才能“满怀信心”?理解词的运用意境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情景,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初读时,可用“因为……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用课文中的词句来概括课文的大意,待大家把句子说完整时,他们也就基本掌握了文本的意思。精读课文时,则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大瀑布的?”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表达自己对瀑布的赞美之情;最后,设计“如果瀑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等说话练习,这就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平台,使他们在“得意”中“得言”。如此融语言表达、思想熏陶、思维训练为一体,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