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2009-07-20陈路遥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小石太守

陈路遥

人类审美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感受与体验是关键,这是因为审美活动是由外部感发开始并获得审美感受,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情感上的接受过程,也是知觉完型的过程。情感一方面由外部刺激产生,另一方面,它一旦产生,又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推动着主体的知觉建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审美体验是审美感受的主体化、内在化、理性化的表现,具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亲历性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情感的释放、生命的觉醒。

一、在审美知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审美活动进入实现阶段时,首先就要形成审美知觉,出现感性愉快,即对象结构适应知觉机制而使其和谐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感性水平的愉快。

如《醉翁亭记》,文章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观之不尽的全景,悠然神往的远景,变幻无穷的动景。由自然方位观之,犹如山水横轴:“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琅琊也”——“酿泉”——“醉翁亭”;由时间季候观之,犹如山水纵轴: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间,更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归”等“醉翁”与幕僚、百姓们“朝而往、暮而归”的种种奇观妙态。这山光水色使人产生了得之于目的美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将有声的语言变为有感情的语言。特别要注意文中的二十一个“也”字,不仅要借此体会明晰的层次,而且要以此再现文章的回环往复之美,以营造一种舒缓委婉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从而在审美知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审美认识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真、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美必须合规律,即真;又必须合目的,即善。这种真与善是“美”的基础和前提,但仅仅如此,还不能构成完整的美,只有当它们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才能算是美的。一言以蔽之,美,是合规律的真和合目的的善与完美的形式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美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它是理性的,实践的。要在审美认识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认识的客体作出理性的思考,并在思考中探幽索微。

仍以《醉翁亭记》为例,滁州风光秀丽,作者欧阳修寄情于山水,以诗酒自娱,不仅自得其乐,并且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他把内心的抑郁藏匿于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看,“负者歌于途”,是劳累时的自娱,“行者休于树”,是倦旅中的调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是一种悠闲的自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更是一种以酒自娱的乐趣。至于“太守宴”、“众宾欢”,点染的是乐状,展观的是乐景。而在这里,主角则是“苍颜白发”的太守。如果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还有山色人影的话,那么,在“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之际,整个醉翁亭,整个琅琊山,所有生众都已经潜形遁像,就只有纯然的陶陶乐韵。正如文中所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于“太守之乐其乐”,就有必要引领学生去探幽索微。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深钻细研第三段,让他们说说三种人不同的“乐”处,即滁人游山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太守宴醉之乐;再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探究作者“其乐融融”的另一面: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受牵连而遭贬。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正是作于他被贬为滁州太守的第二年(1046年)。作者目睹山光水色,心系滁州百姓,既为自己治滁的政绩所振奋,又为自己贬居滁州所抑郁,他这种矛盾的心情在文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体现。可见,对愉快闲适的一面表现得愈充分,愈鲜明,抑郁的一面也就表现得愈隐蔽,愈含蓄。而他抑郁的一面,并非因个人名利的失落而腹悱,而是为“政治改革”的破产而不安。只有从这矛盾的两方面来加以理解,才能正确把握太守“乐其乐”的真谛。

因此,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带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去审美,而且还要表现出审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在审美超越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过程由外部感发转向内部体验,还有可能升腾精神的自由世界,即审美超越阶段。它从意象活动的时空来看,是一个从有限到极限再驰向无限的过程。审美超越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审美主体的心灵追求,是对美的理想、美的本体的一种信仰和索求。它作为审美过程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其根本意义,则在于寻求现实人生问题的最终解决,具体表现为:人格的震动、灵魂的颤栗、精神的升华。

如读罢《醉翁亭记》,引进《小石潭记》。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师:“两记”的作者都是被贬朝官,失意文人。《醉翁亭记》以美景取悦读者,以乐景发人深思。而《小石潭记》则以工笔白描见长,以玩味静态形诸笔端。为什么二者所寄托的感情是一致的?

生1:《小石潭记》显得清静,表现寂寥。作者无亭可倨,还得“伐竹取道”,足见其境人迹罕至。“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只有临潭自照,形单影只。此地无人音、无鸟语、无虫吟,唯闻水声潺潺,偶尔风来叶动,间或游鱼相逗。我想,这反而平添了无限的静谧幽寂。在这静谧的气氛中,人的心也是平静的吗?

生2:《醉翁亭记》以乐胜出,尤其是“宴酣之乐”更令人如见其状: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这里所表现的已不再是得之于目的山光水色,而是得之于心的山水元气,这正反映了作者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生3:《小石潭记》摹景状物,简练生动。人之静与鱼之动相映成趣,以鱼之乐衬托诗人的郁闷。因此,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正寄托了作者凄苦、忧伤的感情。

生4:据史料记载,《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5年)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便暂得自适,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一虫一鱼,都注入了自己的个性色彩。

生5:《醉翁亭记》以乐贯之,但纵有愁情在涌动。“苍颜白发”,这与作者当时的年龄特征是不相符的。怎么会“苍颜白发”呢?联系作者遭贬的坎坷仕途,不难想象,作者当时的处境是何等无奈,心境是何等苍白无力!

学生之所以产生了这种思想上的升华,是因为他们在努力寻找与现实人生贴近的价值观念: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孤独感愈强烈,就愈需要在日常审美活动中得以排遣或消解。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经历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和审美超越这三个主要阶段。其中,审美知觉是基础,审美认识是关键,审美超越是培养审美情趣的至上境界。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小石太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挡住他
小石印象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捡到一座城堡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