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的几点经验
2009-07-17马凌李忠诚
马 凌 李忠诚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于2007年9月正式进入实验阶段。从基础教育课程整体实践看,北京市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改”)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延续,也进一步为学生更好地实现高中后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可能。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他学科一同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目前,高中新课改已经推进到了高二年级,各高中校正在按照相关的要求,积极进行着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探索。回顾一年多来北京市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改的工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希望与全国同仁分享,以起抛砖引玉之功效,共同为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出谋划策。
一、加强领导、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高中新课改氛围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改革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方面问题,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有效实施。
北京市的高中新课改正式实验之前就定性为“政府行为”,并确立了“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首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首都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为了加强对高中新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除此之外,北京市还成立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建立了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制度,搭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实验工作网络平台,为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全方位地对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进行高中新课程理念和知识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
北京市在高中新课改的过程中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把新课程培训作为普通高中广大干部教师、教科研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要组织全体高中教师、校长、教研人员、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接受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培训、实验教材培训和学科新知识培训等。
高中新课改启动以来,北京市体育与健康学科共组织全市性的学科教师培训3次,共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目前,北京市初中和高中的体育教师总数为3079人)。每一学年,新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的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培训采用全市统一组织,集中食宿的方式,内容主要涉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的解读、教材教法培训和课例研讨。除此之外,各区县也要进行二级培训,努力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通过这些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中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教师对高中新课改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新课改的实践中来。
三、牢牢把握体育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要义:
第一,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不同,它属于实践类、技能性的课程,体育课程教学应该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材内容的选择、开发和引进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不能选用那些以智力活动为主的非身体练习内容,如智力游戏、棋类项目等。
第二,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为主线。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既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应以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的身体练习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融入其中,并使这些隐性目标通过学生的运动认知和运动体验显性化。
第三,体育课程教学应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这是体育课程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课程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原因,北京市组织专家和特级教师编写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和《体育与健康必修模块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样例》,并在集中培训时进行解读与讲解,帮助一线教师牢牢把握体育学科的特点,增强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改的可操作性。
北京市高中新课改实施一年多来,体育与健康学科共举办了5次市级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每次活动都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进行专题研讨,并要求每一所高中校的体育教师参加,让大家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共同为高中课改贡献智慧,及时纠正课改中所出现的问题,努力引导一线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四、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倡导“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的提出,正确引领着北京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符合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体育新课改中出现了两大误区:一是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而忽略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放羊课”、“游戏课”和“探究课”等打着课程改革旗号,以改革和创新的名义涌进了体育课堂教学,使部分教师不知所措,甚至纷纷效仿;二是以害怕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由,不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不能正确掌握体操、球类等应知应会的体育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正常的体育教学改革,直接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缺失。
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继承的东西。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较好地把握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的平稳发展。课程改革是在已有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发展;创新也应是对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而不是推倒重来。北京市的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改继承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宝贵经验:
一是重视教材的合理使用。体育教材在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前,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与之配套的教材,钻研教法,上好体育课。而今,我国“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教材多样化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放开,再加上模块教学,每一个运动项目都会有几个版本不同的教材可供选择,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什么、教多少”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北京市按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和高中模块教学的具体要求,参照相关教材,编辑印刷了《体育与健康必修模块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样例》,并要求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两个必修模块外,还必须开设田径和体操这两个必选模块,让体育课充分发挥教育性、健身性和文化性的功能,引导教师合理使用教材。
二是不断强化技能教学,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习得一定的基本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其教学内容以实践类、技能性的运动技术为主,这一点不能改变。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为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方式和教学评价的转变等等,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迎合改革而改变,不能为了追求“创新”而丢掉了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三是重视讲解、示范等经典教学方法的运用。由于体育学科主要教学内容——运动技术的特殊性,讲解、示范等经典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被广大体育教师所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是有效的,我们应该坚持使用,不能为了让学生探究、合作而放弃这些经典教学法,更不能以改革的名义斥之为“传统”和“守旧”,彻底抛弃不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完善经典教学方法的使用,才能为学生的探究和合作打下一个更好的基础,否则,很多理念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是提倡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强度和负荷。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从1985年开始的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多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持续下降,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是,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负荷。一来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二来学生体能的增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
五是关注课堂教学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增加和完善了学习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完备的评价体系和要求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北京市体育与健康学科高中新课程以模块作为学习的基本单元,在运动实践类项目中,对学生模块学习所得学分的认定从体育学习态度、体能与运动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占30%;体能与运动技能占70%。在模块学习结束时进行测试考核,认真记录成绩(速度、远度、高度)或进行技能评价。对于由多个项目组合而成的模块,应对所有项目进行测试,并且各个单项成绩不能低于百分制的60分,如低于60分,该模块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合格;不能将学生学习态度的30%和体能与运动技能的70%简单相加作为模块评价的成绩。不合格等级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模块的学分。
五、强化了学科管理和教研工作,关注常态教学,回归真实的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
为了扎实而有效地推进北京市体育学科新课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管理,北京市教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京教体美〔2008〕13号),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专门为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下发文件,是十分罕见的,足以证明北京市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管理力度之大。
《意见》对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抓落实、见实效。市教委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将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长效监控机制,坚持常年对区县和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况通报制度,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北京市还坚持按照“关注教学、小型多样”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解决教师在新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努力做到关注常态教学,回归真实的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确保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阵地,高中新课改为我们每一位学校体育工作者在主阵地上搭建了一个舞台,我们应该把握机会,舞出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