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间文体活动 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2009-07-17查维克

体育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课间智能活动

查维克

一、问题的提出

现象一:下课铃声一响,大部分的学生就像出笼的鸟儿,涌入活动场所,涌入走廊,嘈杂声、打闹声不绝于耳,许多事故和冲撞就在这段时间里冒了出来,校医忙得焦头烂额。

现象二:距离下午上课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可操场上静悄悄的,原来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学习呢!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每天忙得只剩下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是自己的。

老师的话:孩子年幼,容易玩疯,影响下一节听课质量,而且学生在校活动受伤,学校往往不能避免承担责任。有时为了不让自己班上的孩子学习落后,只得利用午休时间督促他们学习。

家长的话:现在孩子在校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得可怜,只能玩些“文具游戏”,用铅笔、橡皮充当“大炮”“盾牌”等。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性格、身体发展都不利,有的孤僻、冷漠,有的争强好胜,有的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

孩子的话:课间,我们很想到操场、乒乓球场地去玩玩,可现在一进学校,活动就是“三点一线”——教室、走廊和厕所,真没劲。有时偷偷地玩一玩溜溜球、卡片,也被老师无情地没收了。我们真想对老师说把活动场所还给我们,把玩具还给我们,让我们的学校生活活泼、愉快。

孩子们多么渴望活动,家长同样希望孩子全面发展,青保专家也指出,对青少年而言,多参加运动和集体活动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科学研究显示:高年级学生注意力能保持30分钟左右,低年级学生只有15到20分钟。学生长时间坐在座位上,妨碍了适度的、轻松的呼吸。此时让学生活动片刻,即使只是几分钟,都能带来新的活力和能量,也可以使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可见课间休息可以让学生身心得到适时放松,也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遵循教育规律的一种策略。

鉴于上述思考,结合我校开展的以“扬童心、葆童真、激童趣”为主题的三童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笔者对“三童理念课间文化活动建设”作了初步的研究。这里所说的“课间”泛指晨间谈话、课间十分钟、午间休息和体育活动课等。我们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文体活动,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空间形态,营造生动活泼快乐的课间活动气氛,增强体育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给校园文化注入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和勃勃生机,从而提升儿童学习生活的质量,使个体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课间文体活动的基本内容

1.快乐的体育节

近几年来,我校每年都要举办一届以课外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活动为载体,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月。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要求,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做到多样化、童趣化、小型化。(见表1)

为了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孩子们在课间时纷纷自主练习。有的独自托球,有的二人三足走,有的小组迎面接力。

2.有趣的达标会

身体素质达标工作是我校课间文化群体活动的一个载体,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有明确的达标率、优秀率指标,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我们把体育达标、课间活动和小型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寓趣寓乐于达标中,提高了学生的训练热情,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多次被评为市区达标先进单位。

3.可爱的篮球

我校有着光荣的篮球传统,被命名为无锡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如何结合课间活动发扬篮球传统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我们实施了人人“一班一球”的篮球战略。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进行基本的训练,同时结合学校体育节开展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有运球比赛,有传球和投篮比赛,还有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5人进行年级对抗比赛(三男二女)。

只要到了午休时间,我校的4块室外篮球场到处都会是小选手的身影,即使是低年级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在教室门前场地上练习运球,或面对墙壁练习传球,真是无时不练球,无处不练球。

4.走棋闯关活动

男孩子尤其喜欢走棋。除了象棋、军旗、五子棋之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走棋闯关活动。如结合品德生活中的明辨是非题,学生设计了“文明棋”、“学习棋”、“环保棋”(如图)等。

环保棋的玩法:两生掷骰子,如果先掷出点数5,两人就讨论评议“给花儿浇水”是对还是错,评议结果是对的,就前进三步。继续掷骰子,掷出点数3,前进到11,继续评议“随地吐痰”是对还是错,评议结果错误,就后退三步。学生在玩耍休息的同时,进一步懂得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益智活动

宁静的舒雅环境,可使大脑皮层及中枢神经处于最佳受激状态,此种环境中的儿童能发挥自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潜能。相反,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使孩子产生畏惧、急躁、恐慌的心理。因此,我们在午休时努力开展一些相对宁静的益智活动,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在玩中学,使孩子们劳逸结合。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走迷宫、考眼力等。

三、课间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活动组织方式

1.个体分散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

个体分散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以个体分散活动为主。分组时一般让学生自主选择成立活动小队,同时选举出小队长,根据学校活动和本班自创游戏制定小队“活动菜单”,根据不同时间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自主活动。

为了养成孩子们良好的课间活动习惯,我们还不定期评比出课间活动文明个人奖、友爱同桌奖、合作小队奖若干名。

2.室外活动和室内活动相结合

课间十分钟比较短暂,一般提议学生以室内游戏为主,如拍手游戏、识字游戏、吹口琴等。而午休时间则以室外活动为主,因活动时间较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动静结合,不能长时间的激烈活动,如先安排饭后读报看书,再练习运球,或先跳绳、踢毽子,再进行室内游戏。

(二)活动注意事项

1.保证活动安全

活动的安全是让学生放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的保证,也只有安全的活动游戏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所以危险性的游戏我们要加以控制。同时以班级为单位,上好课间活动指导课,使学生懂得课间应该活动,但活动必须守秩序。活动指导课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在课间如何开展活动。当然仅靠一堂课是不够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扩大,要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指导课。不同的年级要有相应的指导课。

2.保证活动时间

下课以铃声为命令,任何教师都不能拖堂,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午休时间必须有半小时左右的自由活动时间。每周每班的两节课外活动课由班主任组织,体育老师负责记录有无正常活动。(见表2)

3.保证活动场所

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童心园”、“童真园”、“童趣园”,新型美观的塑胶跑道,再加上宽敞的水泥篮球场地、乒乓场地,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不再是三点一线——教室、走廊和厕所。

四、课间文体活动实施的效果

1.营造了学校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

课间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了正当途径。据医务室统计,课间伤害事故明显减少。的确,学校本来就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校对儿童的吸引力,营造了学校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了较好的矫正。

2.激发了学生多元学习的兴趣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只关注孩子智商分数及成绩,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其实是多方面的。加德纳教授认为:“如果我们以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孩子,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有天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而课间活动的开展为展现孩子的专长和兴趣提供了不同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在不同智能领域中,各有所长的孩子,都能获得自主性,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3.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感受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总潜伏着一种征服困难、超越自我的强烈欲望,都希望自己的一切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他们在言行上总要以一种积极的主人翁意识来参与各项活动。这种活动中的内驱力的原点就是表现欲,几乎每一位取得事业成功的人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但是由于教师偏于对事情结果的肯定,而有意无意地压制了学生的这种表现欲,使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与此同时,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便滋生出来,产生参与合作活动时的畏难情绪和害怕失败的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行为,从人格上去理解尊重孩子,挖掘其自身内在的潜力,使其克服害怕心理,敢于面对失败,承受失败。只有教师的态度改变,学生对失败的态度才会转变。引导学生明白不要怕失败,要敢于表现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活动氛围。

4.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实践中初步具有了一定合作交往能力,主动交往的意识也大大增强。同时学生的主体性日益增强,合作互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促使班级凝聚力加强,有效地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之,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活动中使他们受到了爱心、信心、耐心、虚心、恒心和诚信的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到集体的温情,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间智能活动
“活动随手拍”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