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2009-07-16王乾丰

新媒体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就业大学生

王乾丰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到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困难,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影响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影响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大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应与时俱进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420182-01

一、大学生就业难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过激行为。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心理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

(二)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89.8%。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即一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会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二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

(三)大学生就业难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如果“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持续增加并累积若干年,那将会对整个城市社会的稳定产生冲击和威胁。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批判力较强。人数少或零星状态还不会引起社会注意,一旦人数积累到一定数量,他们将形成一股很大的社会冲击力量;另一方面,城市一旦出现大批有文化的青年失业者,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将陡然增加。如果说新一代农民工如引导不好、管理不善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地将是实体层面的;那么,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对城市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主要将是思想文化层面的。

(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每年学费及生活费等各项支出约需1万元,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学生本科毕业,需4万元。绝大多数供养过大学生的农村家庭,均负债累累,出现了经济与教育的反比规律:即一户家庭的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农民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回到农村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有的虽被临时聘用或打短工,但收入极低使贷款无法偿还,家庭长期贫困。这种‘高投入、无回报的现状让许多家长痛哭流涕。多次发生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自绝于人世的悲剧。

严峻的就业现状使毕业后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农家子弟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年轻人年龄大都在20-28岁之间,经济上难以自主,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悲观绝望。对前途的渺茫和命运的不公表现出愤愤不平,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厌世心态摧毁了他们的心灵。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产生了一些影响和谐的负面效应,使农民家庭和子女看不到希望。农村学生辍学率升高,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普九”成果难以巩固,这些问题影响着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一)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提高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帮助。就业,乃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团结稳定。因此,不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形势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和网络媒体及全体民众等社会各界都要形成共识,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通过齐抓共建,资源共享,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市场存量与增量。经验表明,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就业压力均比较小。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比例已达75%以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因此,在促进社会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大有潜力可挖。

(三)以“就业优先”政策目标为指导,积极创造公平和公正的就业环境。国内外经验表明,由政府提供环境保证,创造就业机会,安置失业人员的成本大大低于给予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政府作为扩大就业的第一责任人,应将宏观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考虑,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和消除由于性别、学校、学历和专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差别性、歧视性待遇,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的力度。

(四)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大力发展多元就业形式,从而带动更多毕业生的理性择业。进一步鼓励和提倡“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和做法,形成“大人才观”、“大人事观”的理念和措施。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和要求,大力开展市场营销、经济法等毕业生创业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聘请相关的具有教学指导经验、专业政策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毕业生创业指导员,对毕业生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咨询、跟踪辅导、开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毕业生成功创业。通过各方面尝试和多种措施努力,达到“一人成功就业,众人理性择业”、“一人成功创业,众人顺利就业”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转变当前青年就业难、难就业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曾燕波,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稳定[OL].中国青少年研究网,2006,11-24.

[2]由昭红,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解析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

[3]魏海军,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2007,3.

[4]何瑛,大学生教育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理工高教研究,2006,4.

[5]谢国亚,谈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5,6.

[6]郝峰、徐育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8,05.

[7]逄宇池、夏爽,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考,财经界(下旬刊),2008.

[8]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R].2004,9.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