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应对“后国储棉时代”

2009-07-16亓林敏

中国纤检 2009年6期
关键词:纤检公证棉花

亓林敏

2008年度,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很多产业受到冲击,其中作为创汇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影响尤为严重。反映到棉花产业,棉花价格自2008年10月开始不断下滑,到11月上旬3级皮棉收购价格跌破10000元/吨。为调控棉价,保证棉农收入,国家出台了收购国储棉的政策,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全国纤检机构也迎来了一个“检验的春天”。如果我们把2008年度称为 “国储棉时代”,那么 ,随着国储棉工作接近尾声,面对即将到来的2009棉花年度,我们将迎来“后国储棉时代”。能否巩固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确保检验覆盖面和数量的不断增长,实现纤检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全国纤检系统将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应对“后国储棉时代”?

对2008年度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有清醒的认识,正确把握当前新的形势

在国家未出台内地收储政策前,内地棉花加工市场竞争激烈,皮棉价格不断下滑造成企业亏损面扩大,新体制企业加工速度快的优势使其损失程度比小企业要小。国家出台在内地收储政策后,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加工和送检热情开始高涨并达到极致,尚未完成改造的企业加快了改造步伐,改造后一度停产的企业重新启动或被中间商承包开始投产。在资金方面,由于国储棉交易中显而易见的利好,棉纺企业、中间商、银行及社会闲散资金的大量涌入,解决了棉花加工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资金问题,仪器化公证检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在国储棉收储的前期和中期,由于收储价格和市场现货价格的巨大悬殊,部分旧体制企业一度退出了棉花市场。今年3月以来,由于市场棉价持续上涨,旧体制企业重新进入市场,4月份市场价格超过收储价格,引发了新一轮籽棉抢购潮,籽棉价格达到6.3元/公斤,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恶性质量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棉花市场的正常秩序。

截止到4月21日,全国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数量424万吨,比2007年度增加259万吨。在庆祝2008年度质检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精心思考、辩证分析2008年度质检改革,展望2009年度工作,我们认为不可过分乐观。2008年度检验量创出新高,这与我们全体纤检系统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收储政策的影响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就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而言,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外因是变化的根本因素。2009年度缺少了收储推动因素,公证检验数据的社会需求不足,加工企业的主动性会大打折扣,检验数量存在下降的趋势。

由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过渡期截止到2009年度,理论上在2010年8月31日前200型加工企业加工棉花是合法的,也就是说,2009年度,仍旧是新旧两种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并存、相互竞争局面。而且,随着2009年度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完成,一个400型加工企业加工能力顶3到4个200型加工企业,棉花加工产能将创历史之最。在棉花种植方面,由于国家调整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去年棉价长时间在低位运行,挫伤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通过调查,今年植棉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减少,资源的减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同时,2009年度,如果没有重大利好,棉花加工企业仍将面对缺乏收购资金问题。

面对2009年度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充分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的前提下,必须提高信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服务与监管并举,大力推进质检体制改革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我们纤检系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推动质检体制改革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在今年国储棉收储过程中,我们因为掌握信息、政策和检验技术成为企业依靠的柱石,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我们要乘势而上,进一步调整监督和服务的思路,推进质检体制改革。一是继续宣传国家政策,真实掌握棉花加工企业的现状,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宣传国家政策既要做到面广,又要做到有的放矢,开始改造的注重督促;列入规划观望等待的不厌其烦地引导,促其改造;有规划无能力改造的做好思想工作,促进企业联合,帮助想改造无规划的企业解决发展问题。二是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积极帮助有意改造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盘活固定资产等,集合优势资源,参与到棉花质检体制改革中。这是目前形势下我们推动改革的一项成功经验,需要我们全面掌握企业改造动态,熟悉国家政策,按照法律程序组织企业实施。三是依据《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今年收储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强监管,惩治违法行为,保护质检体制改革健康发展。同时,与地方发改委加强沟通,向上级部门及时提出调整建议,对占据规划不改造企业实施“休克疗法”,通过合理、科学规划,让有能力改造的民营经济成分成为改造主体。

抓住新机遇,引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在纺织产业和棉花加工业都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果正确引导,将成为推动棉花质检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力量。

一是纺织企业的变化。目前,纺织企业已经认识并接受仪器化公证检验,对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少数大中型纺织企业在美国棉商的推介下,使用美国棉商提供的EFS系统在配棉工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成功,已经在引用或探索计算机配棉技术,推动纺织企业对我国棉花公检数据的需求。虽然这个转变目前看力量不大,但其影响深远,因为使用EFS系统的企业大都是管理成熟、业绩突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这是我们当前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仪器化检验结果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是国家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正因为有需求才能使改革真正具有生命力。我国HVI检验数据和纺纱工艺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抓紧推出符合国棉特色的计算机配棉系统。同时,应认真做好纺织企业的宣传、推广,这种能量的不断集聚,将会出现棉纺企业主动向棉花加工企业索取公检数据转变。这是实现我们改革成果的关键,也是我们纤检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有两个问题特别需要我们重视:1.公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客观。部分新疆棉到内地,纺织企业检验后部分指标偏离过大,如马克隆值,这让企业对我们公检结果失去信心,对公证检验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2.检验结果的电子文件流转。棉花检验结果公证检验证书不能随货同行,即使随货同行也不能把结果方便地导入计算机内,不方便使用。虽然棉包检验数据可以登录中国棉花公证检验网进行查询,但也应先建立一个条码文件,在棉花入库后查验条码建立条码信息文件、挑包存放无疑会增加很大的工作量,阻碍纺织企业采用公证检验结果的积极性,由此我们提出检验结果电子文件的合法流转建议。

二是棉花加工企业的变化。几年来,棉花市场不断成熟,对棉花加工秩序回归理性的呼声渐高,特别是新一代的棉花加工企业业主基本上从不懂市场规律的农民转变为钻研市场、研究政策的土专家,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寻求突破的强烈愿望,棉花交易市场、期货交易成为他们经常交流的话题,对他们的这种变化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交易平台(期货、撮合),解决资金问题,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实现多渠道销售,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棉花专业仓储的发展。

2009年度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最后一年,是攻坚之年。棉花质检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我们也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质检改革的推进,我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度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望也愈来愈高,这要求我们俯下身子,扎实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掌握检验技术、熟悉国家政策和法律、懂经济的职业化队伍,发挥团队作用,实现质检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纤检机构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

猜你喜欢

纤检公证棉花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协议不公平 公证也没用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恼人的婚前财产公证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