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检验之科技元素

2009-07-16

中国纤检 2009年6期
关键词:纤检标准化创新能力

之 剑

记者:无论是纤检系统内部还是相关的机构及企业,都很关注纤检科技与标准化工作,您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冯平:科技、标准化是纤维质量监督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化管理是国务院赋予专业纤检机构的重要职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纤检科技与标准化工作,不知道读者最关注哪些问题?

记者:您可以先谈谈纤检科技与标准化工作大的背景,比如遇到哪些挑战。

冯平:好的。应该看到纤检科技、标准化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

一是面临新形势,我国是一个纤维生产、消费大国,纤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未来纤维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10年纤维需求总量达3600万吨。优化传统纤维资源,开发新型纤维资源,回收利用废旧纤维,保持适度规模的进口,成为纤维产业发展的核心。纤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新的标准需要制修订,比如,如何鉴别这些纤维,怎样评价其质量,怎样进行品质、安全检验等。

二是面临新变化。我国纤维产业布局调整,纤维质量监督方式的转变,正在引起纤检机构业务变化。东部地区纤维检验业务减少,纺织品、服装检验突起。中西部地区纤检机构,如新疆、内蒙古、四川、广西、黑龙江等,在区域特色纤维产业发展及“东桑西移”中得到了发展。这些变化,打破了纤检系统原有技术格局,也带来了纤检科技与标准化工作的新变化,其工作内容突破了纤维,不断向纺织品、服装领域延伸。

三是面临新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迅速发展,专业纤检机构的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制约改革的“两个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及标准化工作,已经纳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标准化规划的重点领域,也享受了国家公益性研究的经费支持,这是过去没有的良好条件,如何抓住这个机会,从根本上解决“检不了、检不快、检不准”的问题,纤检系统面临从未有过的技术挑战。

记者: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您认为纤检科技、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冯平:在科技、标准化工作中,纤检系统积累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比如,必须围绕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技、标准化工作,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才能胜任科技、标准化使命;需要依托社会资源,弥补自身技术资源的不足,促进科技、标准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可持续的经费保障制度,才能维系科技、标准化又好又快的发展等等,我想特别强调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只有充分认识纤检科技、标准重要性的单位,才能做好相关工作。从纤检系统“十五”科技、标准化情况来看,在31个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纤检机构中,承担过科研项目的单位有20个,没有承担过的单位有11个;承担标准制修订的单位27个,没有承担过的单位4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在承担项目的单位中,不乏项目完成不好的单位;在不承担科技、标准项目的单位中,有些甚至是检验业务不少、技术人员还比较多的纤维主产地单位。

记者:您认为纤检科技、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冯平:近些年来,纤检科技和标准化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工作的开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纤检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是我们系统自身的原因。首先是对科技、标准支撑事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只注重业务发展,忽视科技、标准化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科技、标准化工作得不到应有支持;一些单位借口业务工作忙,不愿投入人力、物力从事技术性工作等等。其次是迎接新挑战的技术准备不够充分,主要表现:第一,纤检系统缺乏学术技术带头人,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事科技、标准工作产生影响;第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面对日益增长的检验业务,无暇关注科技、标准;第三,过去科技、标准基础比较弱,使技术人才出现断层,新一代的技术人员整体创新能力需要实践的锻炼,这些因素也是造成项目少、任务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的原因。国际交流活动比较少也是一个问题,游离于国际科技、标准活动之外,信息比较闭塞,对科技、标准化工作不利。

二是宏观层面上的问题,或者说是系统之外的问题。如依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我局负责各类纤维国家标准的归口管理,同时负责纤维实物标准的制作、更新、仿制、保存工作,但是目前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再如,由于纤检科技、标准化工作发展需求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多,诸如纤维产品安全、纤维仪器化检验、新型纤维及循环利用纤维质量评价技术和标准等,目前国家、地方的立项数量仍感不足。当然,宏观层面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努力争取解决。

记者:据了解,中纤局拟在纤检系统中推进纤检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您能否谈谈其意义?

冯平:从大的方面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是质检技术机构考核的重要内容。从纤检层面来说,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纤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可以多说几句。专业纤检机构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组织。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对发展的贡献度受到广泛关注,纤维质量监督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起,国家启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工作,着力实现检验方式的国际接轨和检验技术的现代化,标志着纤维检验进入了科学的发展阶段。为此必须解决制约体制改革、业务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必须发展新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标准,必须建设高水平专业检验机构,必须培养高素质的科技队伍,这是纤检持续发展的动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纤检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冯平:随着《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实施,纤维质量监督事业迅速发展,纤检机构技术条件大为改善。据统计,“十五”期间,地方完成技术性经费投入39433.73万元,新建或改建纤检实验室107个;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94项,完成科技项目49项,获部级以上奖励6项;承担各级标准制修订202项,完成标准制修订169项,初步形成覆盖各主要纤维品种的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各类技术培训1318期,培训人员58584人,人员结构进一步改善,地方纤检现有技术人员1480人,其中高级职称189人,中级职称468人,初级职称438人。

对照未来纤维质量监督发展要求,当前纤检系统急需解决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标准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够,服务内容不深入,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产业技术需求;二是纤检系统技术资源参与科技、标准活动不足,科技、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均衡,承担项目多少差异很大,部分单位甚至没有开展类似工作;三是系统科技、标准化成果少,完成情况不理想,同时完成项目质量水平不高;四是“检不了、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纤维质量监督职能的履行,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为此我局制定纤维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推进纤检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实力,促进检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纤检系统发展的正确选择。

记者:是否可以表述下纤检技术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冯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总局“科技兴检战略,围绕实现纤维质量监督跨越式发展,加强纤检系统技术工作的领导,推动以信息、科技、标准化及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技术,产生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纤检科技骨干,在未来5至10年中,形成3到5个具有信息、科技、标准化及服务能力的技术创新中心(基地),成为纤纺领域的技术权威,整体提升纤检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为有效服务纤维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记者: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作,能否介绍一下当前工作的着力点?

冯平:如你所说,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我理解要着重培养“五种能力”,即纤维检测技术信息跟踪研究能力、纤维产品检测技术研发能力、纤维产品标准制修订能力、立足本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支撑技术创新的资源保障能力。亟待做好的:

(一)围绕事业发展开展技术信息跟踪研究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要把信息研究与业务发展、管理决策、科研立项、标准制修订结合起来,动员系统内、外技术资源,跟踪国内外新检测技术、标准及方法的动态信息;要研究建立适宜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及运作模式,探索非营利性信息服务方式;要利用技术信息研究的成果,促进纤检业务技术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二)扎实落实“两个体系”建设的规划任务

要树立“你无我有,你有我强”的观念,落实《纤维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的任务,争取国家、地方的立项,发展自主研究、合作研究;要促进系统内外人、财、物资源的结合,重点突破新型纤维、再利用纤维、纤维产品安全及智能化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要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支撑事业发展的水平。

(三)开拓有效服务纤维产业发展的技术途径

要以服务纤维产业为中心,探索服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着力推进纤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立足纤检职能向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如:利用纤检技术资源,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培训检验技术人员。要推进基地化标准样品生产,完善标准样品生产过程,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标准样品。要积极创造条件,成为国家认可的纤纺能力验证提供者,向社会提供能力验证服务等,使纤检技术资源和成果在服务纤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四)积极推进纤维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要加紧搭建纤维标准技术平台,建立纤维标准的对外交流渠道,实质性参与纤维标准化技术交流合作,扩大我国标准的国际影响;要继续加强采标关键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提高我国标准的采标水平;扶持我国优势纤维资源产业技术进步,做好实现标准国际化的技术论证,争取国际组织认可立项。

(五)加速核心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结构体现团队的技术能力,纤检系统要重视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把人才培养纳入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制定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奖励和激励机制,创造有利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支持科技人员参与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等技术创新工作。

纤检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系统长期发展的大事,是纤检系统新时期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顺便说一句,近期我局陆续下发了《加强纤检系统技术工作的措施意见》、《推进纤检系统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意见》,同时启动“十二五”科技、标准规划准备工作,希望全系统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地落实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纤检业务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纤检标准化创新能力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标准化简述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