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 谈“任务型”数学作业

2009-07-16李煜婧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任务型布置作业

李煜婧

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每节课教学之后教师都会给学生留下一定量的“任务”—作业,做作业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对老师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作业作为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在农村许多学校实际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一、忽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布置作业的权力只属于教师一个人,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就要无条件服从。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管定量布置和批改,学生成了写作业的机器。

心理学表明:新颖而有趣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作业内容,均能不断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由于部分教师“一刀切”布置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难以突出教材重点,造成了师生宝贵时间的浪费和精力的耗费。如果教师一直以来都把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看作是为考试服务,总是不厌其烦地布置、批改,其中夹杂了不少重复性的作业,以及用于填充时间的作业,学生必然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做作业的厌倦情绪越来越高,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随之下降。

二、忽视对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

在小学阶段,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必要的计算、应用题练习并不能少,然而这些作业历来被称作“机械作业”。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这类作业理解的片面,指导的偏颇,只注重正确率,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把学生引入“死算、死记、死套”的误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我觉得在作业设计时,要多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尽量创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情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

三、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题目不够开放,只停留在层面上练习,所有人都完成数量、要求一样的作业,学生缺少自主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只要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他们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作业应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之上,从真正意义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给学生创造时间,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有足够的机会观察和参与生活,使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任务型布置作业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