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2009-07-16程劲松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程劲松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生活化”教学。教师要通过创设和模拟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的内容,使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结合。教师语言要通俗化,童趣化,使数学课堂更具感染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身边的数学走进课堂,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已越来越被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

一、搜集生活材料,获取数学知识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1.搜集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材料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购物发票、电话缴费单、牙膏盒、易拉罐、电话号码。这些在生活中可以随时用到,看到的,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数学的宝贵资料。如“利用购物发票”可以研究统计表的有关知识,还可以研究商品“单价”“ 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的材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形成数学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还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思考“探讨”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2.获取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们与某些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甚至数学思想联系起来,如在学习“ 三角形”这一知识后, 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们班级有些桌椅松动, 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 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后,再趁势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来修理松动的桌椅。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增强了应用意识, 提高了实践能力。我想如果在教学中能经常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把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与认识生活的感知过程沟通,我们的数学就能成为一种人人能学、人人想学的生活数学

二、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问题解决的内容,使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设计“隐藏的危险”的活动这一环节,放暑假了,小红跟同学去学游泳,游泳池的平均深度为1.35米, 小红的身高是1.40 米,请问小红会有危险吗?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平均数+的理解,认为小红可能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35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35米,有的地方水深可能超过 1.35米, 甚至超过 1.40米,这时对于不会游泳的小红来说就会有危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期望值,而非某一具体数据的特定情况。从而深化了对平均数的认识,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总之,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使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数学活动体验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这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好数学的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蒋守彬.《“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尝试 》[J].教育科学研究 2004.6.

2.陈明伟《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J].学科教学探索.2006.10.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县胥坝乡衣冠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