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新教学设计

2009-07-16陈剑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纳谏邹忌齐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虽然只有短短三百来字,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古文观止》评得好:“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这篇课文情节完整,人物生动,说理透辟,善用比喻,辞约意丰。特别是三层排比的手法贯穿始终,从而使其结构层次显得极为新奇别致。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这是我们应该思考、探索的。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按照创新教学设计的三原则,围绕主问题,精心设计问题链——让学生自读感悟、寻找“三”,互相讨论、归纳“三”,联想拓展、提升“三”。

课堂一角:让学生找“三”

一.自读感悟,寻找“三”

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带之后,自己又朗读了若干遍。

师:同学们仔细地默读后看能不能发现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生:严谨、清晰。

生:清楚、紧凑。

师:你们很动脑筋。说了好几个特点,但是都不能统摄全文。

师:“这篇课文内容结构上暗含了一个数字。”(这一点,学生便豁然开朗)

生:(异口同声)“三”

师:那么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这篇课文究竟暗含了多少个“三”?(学生又专心致志阅读,然后小组交流,接着是小组汇报。)

生:“三问三答”、“三个类比”。

生:“三赏”、“三时”。

师:“还有没有?”

(学生继续“搜索”,又发现了新的目标)

生:“三思、三日、三比美”。

(基本上差不多了。我叫学生将这些“三”排排队,理顺课文内容;概括出“三”的具体内容。)

二.互相讨论,归纳“三”

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仅344字,但是文章内容发人深省,而且故事情节完整,妙趣横生,掩卷思其奥妙,可谓层层三叠,蕴藉简峭,引人入胜。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看看文中的“三”含有多少奥秘?

(学生分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后,组长代表发言。)

生(一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邹忌朝服衣冠后,问妻、问妾、旦日问客,曰:“吾与徐公孰美?”三人异口同声回答:“徐公何能及君也”“三问”及“三答”,此为“三叠”之一。

生(一组补充):邹忌对三人的回答不相信,“孰视之”,“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终悟“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的真谛。“三思”至“三悟”,此为“三叠”之二。

生(二组):邹忌从家事得感悟,立即现身说法,推己及王。家庭中的妻私我,妾畏我,客人故意奉承我,与朝堂上嫔妃侍卫私王,群臣畏王,平民百姓有求于王,两者如出一辙。设喻明理,绵里藏针。“三喻”达“三讽”,此为“三叠”之三。

生(四组):邹忌讽纳谏,齐王从善如流,于是悬赏纳谏。赏赐级别为面谏上等,上书中等,讥谤下等。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期年之后,无可进者。“三赏”促“三变”,此为“三叠”之四。

师(补充):全部事态的发展是三层:第一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第二层,齐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第三层,邻近的诸侯国都来朝见。全文在内容上也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进谏的缘起;第二部分(2段),进谏的内容;第三部分(3、4段),进谏的结果。

文章从家事到国事,从讽刺到纳谏,从下令悬赏到无可进者,终至四国朝齐,可谓层层三叠。叙事层层清晰,简括有法,辞约意丰,反复回旋,美不胜收。

三.联想拓展,提升“三”

师:考察《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令人击节叹赏的是“三叠法”的巧妙运用。由于三叠技法的妙用,行文前后呼应,上下关照,互相勾连,层层推进,使结构完整紧凑又活泼灵动,精巧严谨又摇曳多姿。

由此又会引发我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乃万物之始,代表极少,“九”乃万物之极,代表极多。在表示较少而非很少,较多而非最多这个意义时,人们选用了“三”这个数字,通常又赋予其“较多”或“很多”之义。于是,在传统文化中带“三”的成语典故、俗语格言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请同学们说说含“三”的成语典故。

生:三顾茅庐。

生:三朝元老。

生:三令五申。

生:三人成虎。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谁能举一些含有“三”字的俗语格言?

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生:三分天才,七分学。

生:三伏天送扇,三九天送炭。

生:三门三塔三元桥,五山五厂五公园。(南通俗语)

师:又如上古诗歌之集大成者《诗经》中,铺陈比兴,重章叠句时,往往贯之以三叠,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极尽其妙。

人们还将一些文化现象分三个阶段陈述之,并非完全巧合,实乃有时有意凑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者,深谙此文化现象之含蕴,以三叠技法贯穿全文,自然灵动,尽得风流。在此文化背景之下,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叙事模式,给后世文学以深远影响。如明清时成书的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叠叙事法更是俯拾即是。刘备访诸葛亮而三顾茅庐,非三顾不能表其诚心;诸葛亮三气周瑜,非三气不能置人于死地。

生:孙悟空三盗芭蕉扇,非三盗不能显示取经路上之艰辛。

生:梁山英雄三打祝家庄,非三打不能显示起义场面之壮阔。

生: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非三进不足以给沉闷枯燥的大观园注入新鲜活泼的生活气息。

师:叙事文学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亦如此。即如传唱千载的唐诗名篇《渭城曲》,在流传过程中“好事者”将其“三叠“,并冠之以《阳关三叠》而传唱之,非三叠不足以使人荡气回肠。又有许多文学现象以“三”概括之,亦繁衍出了后世文学之许多“三部曲”等等,这些并非完全巧合,实乃有意凑之。中华文学,与“三”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此种种,盖皆滥觞于先秦文学之“三叠”技法,中华文化之“三叠”情结。

[教学反思]

综上所述,把握住了“三”字,就紧握住了理解这篇课文艺术价值的“金钥匙”,也就能够准确地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层次,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这种结构层次的对称美、排比美和递进美,进一步掌握文章内容。

这样,新颖的教学设计,富有层次感的提问,有效地激发同学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他们细心认真地阅读并进行深入地思考、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思考了阅读教学预设问题时要遵循的原则和要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注意问题的真伪

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没有探究价值。

教学中的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凡是学生已经掌握理解的内容,或者超出学生现阶段领悟水平的问题,我们都视为伪问题,哪怕这一问题在学术上依然有价值。凡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均是“为问题而问题”,这是“动机之伪”;至于“错误的问题”,更属“伪问题”。

教学中存在太多“伪问题”:教师的小儿科式的“低级提问”;故作高深式的“学究提问”。——前者使学生索然乏味,如满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后者使学生一头雾水。例如,有教师执教庄子《逍遥游》时问道:“庄子的‘逍遥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有何异同?”——这类超出学生认知水准的“伪问题”贻误了学生也戏弄了学生。

二.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则,注意问题的主次

教学中的“问题”不宜多,否则教学将散漫无序。这就需要教师对诸多问题进行遴选。只有最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最能够解决学生学习障碍的问题,才是教学中的“主问题”,其余问题教师应该大胆舍弃。

即便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也未必就一定会成为教学中的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若干问题,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有许多问题,但真正有资格成为课堂“主问题”者并不会太多。

我在请学生预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学生阅读之后提出10多个问题。如,邹忌为什么讽齐王?邹忌为什么不直接对齐王提意见?等等。我再三思考后,决定从“三”字入手,设计相关的三个问题——寻找“三”,归纳“三”,提升“三”。这样课堂分为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前设计问题时,注意抓住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考虑到问题之间的层次关系,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学习主动性增强,课上师生活动配合默契,讨论也具有相当的深度。

三.遵循“提问的层次性”原则,注意问题的高下

主问题确定后,还未必能成为最佳问题。最高境界的问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切合文本要害,做到纲举目张;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趣味,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本身设计精当,既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进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也能够促进学生长远乃至终身发展。

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上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差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探究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在课堂阅读教学的预设时,对准备的问题要做到“去伪存真”,使学生有思考并有所得;注意抓住主要问题,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避免问题的繁琐、零碎;同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尽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各得其所,得到和谐发展和充分发展。

陈剑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本文编校:高述新

猜你喜欢

纳谏邹忌齐王
远见与智慧
齐王立后
呆若木鸡
邹忌比美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画鬼容易
马路公仆赞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