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2009-07-16许时高余德淼

新媒体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许时高 余德淼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目逐步增长,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对目前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评价、个人定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从他们的心理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诸因素分析,加强教育,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积极进行自我调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420126-01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找到终身可以依靠的职业,而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随着计划经济的不断过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大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现在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学农不爱工,学农不爱农,在毕业找工作中死守,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最好是弹性坐班的单位。各种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然而中小型企业、公司、对大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不愿意去。

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自傲与自卑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在择业问题上,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二)大学生就业焦虑与恐慌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自主择业政策以来,总有一部分人一时没找到工作,这本来是正常现象,要找到本人求职愿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需要时间过程,甚至是机遇。但不少同学怕自己走入这个行列而忧心忡忡。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胆战心惊。尤其对自己向往的高职、高待遇的单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用条件越严格,有的同学就越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当然还有的因自己是女生而怕求职困难,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这些都是择业心理焦虑现象的表现。

(三)大学生就业嫉妒与攀比

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所谓嫉妒,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内化就是嫉妒心。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致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实际上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满足方式。

(四)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切实研究出适大学生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二)积极的心理调适,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三)培养兴趣爱好,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2]王新峰,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态势[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06):160-161.

[3]李晶晶,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现代技能开发,2002(10):

100-101.

作者简介:

许时高,硕士,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生就业心理;余德淼,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