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2009-07-15许海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3期
关键词:肝细胞癌

许海生 王 瑜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血清甲胎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自本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肝细胞癌患者128例。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并分析。结果 128例肝癌患者合并HBV感染98例,占76.56%,酒精性19例占14.84%;其他原因11例占8.5%。98例原发性肝癌HBsAg(+)AFP升高81例占82.65%。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诱因以HBV感染为主。肝细胞癌患者AFP升高与HBV感染关系密切。临床上为降低肝细胞癌发生,应加强对HBV感染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甲胎蛋白;临床关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HCC)是原发性癌的主要形式,也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存在着因果关系[1]。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是肝细胞肝癌的特征之一。为了探讨肝细胞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血清甲胎蛋白之间的关系,笔者对128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本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肝细胞癌患者128例。男25例,女2例,年龄39~76岁,平均56.14岁。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有关诊断标准确定[2]

1.2 方法 乙肝标志物检测方法,ELISA,试剂上海科华。HBV-DNA:方法,PCR实时荧光定量。试剂厦门安普利生物技术公司。甲胎蛋白AFP检测方法:仪器,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试剂:罗氏原装进口。

1.3 观察内容 原发性肝肝细胞癌患者的病因、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类型;原发性肝癌HBeAg表达与AFP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相对数中率的指标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测 128例肝癌患者合并HBV感染98例,占76.56%。HBsAg阳性98例,e抗原阴性90例(94.1%),e 抗原阳性仅8例(5.9%);酒精性19例占14.84%;其他原因11例8.5%。

2.2 98例原发性肝癌HBsAg表达与AFP关系见表1。

3 讨论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认肝细胞癌病例大约为437000,在常见的癌症中排名第五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第一,常见病因有黄曲霉菌,酒精性、病毒性肝炎等,其中最常见为病毒性肝炎,尤为乙型病毒(HB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本组128例肝癌患者中,其中合并HBV感染染98例(76.56%)稍高于葛向华[2]报道(74.1%),说明原发性肝细胞癌诱因以HBV感染为主。

最近研究表明,利用培养细胞的HBVx基因进行传染实验证实,持续向转基因鼠导入前s-s抗原基因或x基因可导致多发性肝癌[3]。研究表明在HBsAg转基因鼠中,肝癌的发生是在一个长期的细胞慢性损伤之后,这些损伤是由聚集在内质网中并达到毒性水平的HBsAg蛋白所致。细胞炎症和坏死导致广泛的DNA损伤和代偿性细胞增生,诱导静止的G0期肝细胞激活,并进入G1期,开始分裂增殖,这一步被称为肝癌发生的“第一步”,所有这些诱发有丝分裂和突变的因素共同作用,强烈刺激了染色体和基因的随机性改变,从而导致肝细胞的恶性转化[4]。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现P53的变异和含P53染色体特定区域的缺损等变化,使早期肝癌没有检出P53变异,最近报告指出,x蛋白直接与P53结合,阻碍其功能,对癌变产生影响[5]。国内许多资料显示,肝细胞癌患者AFP升高与HBV感染关系密切[6,7]乙肝病毒复制状态的血清HBeAg导致AFP水平升高的确切机理不明乙肝病毒复制造成的肝细胞损伤,随之发生的肝细胞再生和修复,促进了AFP合成增加,是造成HBsAg(+)和HBsAg(-)患者血清水平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通过本组病例资料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诱因以HBV感染为主。肝细胞癌患者AFP升高与HBV感染关系密切。临床上为降低肝细胞癌发生,应加强对HBV感染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Beasley R.P,et al.Epideniolo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In:V yas G.N.eds.Viral He patitis and liber Disease.Grune and Stratton Orland,2004:209.

[2] 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合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328.

[3] 葛向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16(3):187-188.

[4] 辛永宁,宣世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1):64-65.

[5] Becker SA,Zhou YZ.Frequent loss of Chromo some 8p in HBV(+)n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from China.Cancer Res,1996,56(21):5092.

[6] 朱瑞龙,陈士葆,张兴荣.HBV感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值的影响.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4(6):277-779.

[7] Songsivilai S,Dharakul T,Senawong S.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asso2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valuation of alpha-fetop rote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Asian Pac J Allergy Immunol,2005,13(2):167-171.

猜你喜欢

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替吉奥节拍性化疗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的安全性分析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对比分析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采用CT的鉴别诊断
细胞自噬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与防治中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