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听说读写》的优缺点及其对国内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2009-07-15李敏
李 敏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文听说读写》这一教材的优缺点,认为这套教材具有贴近美国生活、注重英汉对照差别、课文安排切合美国大学学期、注意篇章运用等优点。但是在语言的地道性和趣味性等方面做得还不够理想。这些对我们编写对美教材都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中文听说读写》 汉英差别 语言地道性 趣味性
《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是美国最流行的中文教材。根据王晓钧(2004)的统计,《中文听说读写》在美国的中文教材普及率排在第一,美国大多数大学都采用了这套教材。这套教材是由Cheng&Tsu Company出版的,1997年首次印刷,后来重印时在课本内增加了一些图画,版面设计上也做了一些改进,使之更美观。这套书由刘月华和姚道中主编。分为两册,第一册(Level one)主要是给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用的,课本包括两本书,第一本书是从第1课到11课,第二本书是从12课到23课。第二册(Level two)书只有一本,共20课。主要用于二年级的学生,也就是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每册书都配有练习册(Workbook),里面有大量的语法练习、翻译练习、阅读练习等。这些练习都是紧密围绕着本课学习的生词和语法而设计的,让学生有机会融会贯通学过的知识点。第一册还配有汉字练习册(Character book),帮助学生练习汉字。
这套书是由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们共同编撰的,所以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不同背景的美国华人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因而每本书都提供了简体字和繁体字两种字体,方便了祖籍来自台湾或香港的学生的使用。
这套教材的出现对北美汉语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我们知道,教材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教材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从中国进口的教材,一种是由在美国的中文教师编写的教材。以前美国很多大学采用的是《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学院)。但现在看来,这本书比较陈旧,很多词汇和生活场景与现在的生活脱节,已经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这本书的语法体系比较完整,在语法点的安排上也有一个先易后难的坡度,但是这本书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对毫无汉字背景的美国学生来说,这本书对他们学习汉字没有提供很好的帮助,在很多大学里被《中文听说读写》所取代。
《中文听说读写》总的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课本,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两方面都对我们国内的对美教材的编纂有很好的启发。下面我们不畏浅陋,浅谈一些看法:
一
这套教材的第一个优点是紧贴美国的生活。比如在第一册第11课《交通》中,谈到怎么走时有这样的话:
(1)你先坐一号汽车,坐三站下车,然后换地铁。先坐红线,再换绿线,最后换蓝线。
这里的“红线、绿线、蓝线”就是美国的表达习惯,由于很多城市地铁不太多,所以人们用颜色命名方便记忆。而不是国内的“地铁1号线”“2号线”这样的命名法。此外,有些校园巴士也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比如佐治亚理工学院校园巴士就被命名为“红线、蓝线、绿线”巴士等。其他如“语言实验室”(他们的大学很多都有语言实验室)、“小东京”、“中国城”(亚裔聚居的地方)、“美式足球”(美国人热衷的体育项目)等都体现了这个优点。
这也揭示了编写教材的一个两难问题。如果我们要教授一种外语给学生,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方便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或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在教材中展现目的语国家的风貌,因而要熟悉其生活场景。但另一方面,在本国学习外语的学生大多数都没有在目的语国家生活过,他们对目的语国家的生活习惯各方面缺乏了解。如果一定要他们学习比较陌生的场景,他们肯定会缺乏兴趣。如何控制好事情的这两个方面确实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优点是一定程度上注意了英语的特点。
由于教学对象非常明确,而语言偏误,特别是初级阶段的语言偏误很多是受学生母语的影响,所以这套书在将汉语和学生母语的比较方面明显做得比别的书好。比如在第一册第5课的注释里就指出,汉语中的“喝”跟英语中的“drink”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汉语中的“喝”是及物动词,一般要说“喝什么”,而英语中的“drink”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意思是“喝酒”。又如第一册第6课里的注释指出了汉语的“问”和英语的“ask”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说“ask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时,汉语是不可以说“问”的。这都体现出了编写者的汉英语对比的意识。
第三个优点是课文的安排切合了美国大学的学期特点。
美国的大学很多是小学期安排,即一年有三个学期,每个学期有16个星期(包括考试周在内)。而《中文听说读写》第一册每本书有11课,第二册书有20课(供两个学期用)。刚好比较吻合这样的时间安排(一个学期里还有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加上这些刚好够16周)。这也是很多大学选择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个优点是比较注意篇章特点。
在这一点上这套书的编者的意识可谓是遥遥领先的。比如在第一册第7课语法解说里谈到了在连续话语语境中汉语的名词和代词的使用问题。例如:
(2)小白很喜欢学中文。她晚上预习课文,常常半夜一点才睡觉。
教材指出,假如主语一样的话,汉语可以在第二个句子中用代词回指,在第三个句子中不用代词,意思也很清楚。这自然是在比较了英语的特点之后得出的结论。
还比如在第8课的语法解说里提到了“了”在一系列动作或事件中的用法。
(3)昨天第一节课是中文。老师教我们发音、生词和语法,也教我们写字,还给了我们一篇新课文。那篇课文很有意思。
它指出,虽然是发生的事情,但是在一系列事件中“了”一般出现在系列的末尾。应该说,这样的解释就提醒了美国学生不要将“了”和英语的过去时等同。否则学生会在上面每一个分句后加上一个“了”。
这套书的第二册(level two)也有很多关于篇章方面的陈述。在目前的市场上,还没有哪一本书能够有这样强的篇章意识。很多书只是满足于静态语法点的陈述。这套书在这方面无疑是领先一步的。
二
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最突出的是第一册书和第二册书的衔接问题。第一册的语法系统还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可是第二册又将很多相同的语法点拿出来讲。可能编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学完第一册书后很多语法并未很好地掌握,所以有必要再拿出来讲一下。或者因为有很多华裔学生以前不太系统地学习了一些中文,所以不必从初级学起。如果中级课本里没有语法介绍,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没有机会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无论动机怎样,这样做的后果让很多学生,特别是让华裔学生提不起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没有针对性。
其次,有的语言不够地道,有些失真。
比如第一册第2课,为了不增加生词量,课文给出了这样的句子“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在没有前文交代的情况下,我们一般说“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而不会说“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否则,“工作”避免了,却加大了语法的难度(非判断动词的用法:“是”以及“……的?”),大多数学生在这里都有理解障碍。用“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则没有理解障碍。第6课课文的“下午三点钟要给二年级考试”也不通顺。我们一般说“下午二年级有考试,我要监考。”
第一册书里经常用“中国饭”来指“中国菜”,初衷也是避免增加新的汉字,可是这样做却使语言失真了,可谓得不偿失。由于虚词使用比较难,所以这本书在有些句子中尽量少用虚词。比如第一册第8课说“好久不见”,没有说“好久不见了”。
第三是对英语的关照不够彻底。
虽然这套书有汉英语对比的意识,但是在语法部分的讲解上做得还不够好。比如在如何回答疑问句方面,英语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英语一般以不重复宾语为常,而汉语以重复宾语为常。如问:“Do you want to drink coffee?”,英语的回答是“yes, I do.”不重复动词及其宾语。可是汉语问句却不是这样:“你喝咖啡吗?”“是(对),我喝咖啡。”所以这一部分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是趣味性不强。
这是很多汉语教材的通病。这套教材也不例外。特别是第二套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更不好。虽然编者强调第二册教材更注重文化方面的知识,实际上这点体现得也不够,再加上趣味性不强,所以使得第二册教材的使用率明显比第一册低。
第五是语法点的解释上不够全面。
比如第3课的注释里讲“很”的时候就很及时地指出了汉语的“很”和英语的“very”不一样。但是它只是指出当形容词是一个音节时,汉语一般都要在前用一个“很”。但没有指出,在汉语中,非对举情况下形容词也需要用“很”,即使是双音节的形容词有时也需要用“很”修饰;其次是“很”的语义已经减弱了,很多时候它并不表示程度高的意思。这些都和英语的“very”不一样。在汉语中,“很”更像一个完句成分。
最后是操练课(drill)问题。作为给东亚语言的特殊待遇,佐治亚理工学院允许东亚语言在初级水平中开设操练课,所以学生如果选修中文的话,一个星期的上课时间是4个学时,其中的一个学时是分配给操练课的。像法语、西班牙语这样的外语是没有操练课的。
操练课对学生学习中文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根据我们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经验,操练课应该改进的地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规模问题。操练课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5个人比较适宜,而有时候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操练课班级规模达到了25人。规模太大的话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如果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考虑请一些中文好的学生做助教(TA)。第二是教师问题,最好能够换不同的教师让学生适应各种不同的发音。
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的出版是对北美汉语教学一个很大的促进。这套教材的优点和不足都会对国内编撰对美汉语教材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文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QN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柯传仁,沈禾玲.回顾与展望:美国汉语教学理论研究述评[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3).
[2]王晓钧.美国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汉语教学,2004,
(1).
[3]McGinnis, S. Student Goals and Approaches[C].In M. Chu
(Ed.), Mapping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Field, 151-175,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Volume 3), Kalamazoo, MI: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99.
(李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