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应汲取《学记》的先进经验
2009-07-15刘天平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标中提及的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感到非常困惑,甚至认为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舶来品”,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而对新课标的推行产生抵触情绪。然而当我们反观我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以及师生关系等论述,其揭示出的某些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新课标所推行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其中的几个教学原则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其值得继承、借鉴之处。
一、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对预知结果的验证,而是一种遵循特定方法而获得生命体验,甚至会引发认知“裂变”的内在运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知和体验,因此,教和学都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此其之谓乎!”这段话强调了教学活动虽然面向的对象是学生,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却不仅仅只有学生。就教师而言,“教然后知困”,教和学是同时进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疑惑不解的难题,会激发教师求知解难的欲望,因此教学活动是一个“学学半”的双向行为。
在新课程逐步实施的背景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和新的教学手段正在被推广,成为与新课程同步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专业化能力的“学习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要自己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丰富的。这就迫使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提高学习、研究、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教师还要成为“研究型”的教育者。“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师只有置身于学校的教育情境之中,紧贴学校生活和教育过程,才能获得对教学新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改项目的建设、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掌握和特色选修课的开设等,在参与这些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地开展校本研究,积极反思和归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以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化能力发展。
二、尊师重道原则
尊师重道既是重要的儒家思想,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王已经开始重视教师和学者的作用,主张“师严而道尊”的思想。当时的教师常常是“官师合一”的,教师不但可以带学生去游学,而且常常兼有官职,成就突出者还会被拜为“髡”“卿”“大夫”等。而当时的学校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学员往往近千人,学校既是教学、研究的单位,而且还是为君王出谋划策治理国家的咨询机关。因而《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了君王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师不但教学任务繁重,而且需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专业化能力,他们的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都是很大的,我们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然后“敬业乐群”,教师也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唯有如此,教师才会把自己毕生的才智奉献给教育事业,并将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教师仅仅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或仅仅只是一种职业,整天只跟着分数打转转,跟着成绩折腾生活,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强大的升学压力下丧失教学的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是没有创造性的,是低效的,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将走向失败的终极。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应是需要与新课改同步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藏息相辅原则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和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既能为学生的言语交际活动提供直接的经验和基本的动力,又能为学生言语交际活动设置特定的对话情境,激发交流的欲望,使学生的言语交流获得一种持续的稳定的内驱力。可以说,生活是语文的基础,语文教育不应脱离生活实践活动而孤立地进行,正如《学记》中所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我们应该提倡语文学习要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原则,这样就能使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在《学记》中关于“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的“教导应该尽可能通过感官去进行”[1]的教育理念是基本一致的。大量实践经验都证明了,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比只是读死书获得的间接经验更具有活力和启发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多次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和跨学科的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留心关注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标逐步推行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式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了,而是扩展到教室以外。教师可以以“情景活动”的方式将课堂移到学校的花园、街道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还可以以“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借助网络,在虚拟课堂中共享资源等。在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不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强调预习、复习、自学和加强联系实践生活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四、豫时孙摩原则
《学记》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视而善之谓摩。此时者,教之所由兴也。”这段话包含了教学中的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合作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教师的施教不能脱离学生死搬教材或教学理论,而是要体察学生的实际,多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地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变化,并适时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互相观摩,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豫时孙摩”是一门非常实用而且重要的教学艺术,但要纯熟地运用却不容易。如果对学生的情况一无所知,就会失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根基,教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的放矢的无意义行为。[2]教师只有贴近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及至情感世界,才能巧妙地掌握“下药”的时机和适宜的“药方”。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与学生进行坦率的沟通,并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学生还处于心理发展不健全的阶段,他们的自制力、判断力及认知水平等方面都有待发展,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才能结合实际,有效地实施“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除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实施人性化、鼓励性的标准,例如把是否进步作为学生获得奖励或惩罚的标准,这样就可以在学生进步时给予适时的鼓励,在学生退步时又给予及时的提醒;又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要一味叫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设计难度各异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心智为目标,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
五、启发诱导原则
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出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在这方面,学记说道:“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里所说的“喻”,即晓喻,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段话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了解成功和失败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引导激励和启发。孔子还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3]这说明了孔子教育学生善于有步骤地诱导,用各种文献丰富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学生有了进步,爱好学习到达了欲罢不能的程度。由此可见,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确实可喜可取。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当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因为赶课时,贪便利,又或自身对课堂操控能力的缺乏,总是使用灌输式的讲授,在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不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只要学生回答不上问题,就马上代替学生回答了事,但是学习是一件“个人的事情”,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教师的这种替代,违背了“道而弗牵”的原则,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严重扼杀,在这样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既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习的迁移,更限制了创造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4]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由“填鸭式”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创造性学习,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或直接启发诱导,或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扶翼”,帮助他们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构建一种新知识体系。学校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段满足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调查与质疑的时光,教师应为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寻找资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比教师一味“灌输”更为有效。
六、长善救失原则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样每个人也有着自己的才能和天分。学生只有发现自己所属的学习类型,并找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最高效的学习。而教师则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现和总结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正如《学记》所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贪多求快、懒惰厌学、浅尝辄止、知难而退等缺点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教学方案。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都会各有所异,而这些方面的差异,又使他们形成独特的认知需要。孔子曰:“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5]也就是说,教师要对每个学生作具体的分析,特别要留意他们“学习风格”上的差异,然后实施具有弹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性。
然而大多数传统的学校却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那些在理解固定不变的课程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总是草率地认为这些学生是脑子慢、有毛病,并将他们从主流班级中分离出去,接受矫正教学,或者留级,却从不考虑这些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课程来适应学生们的需要。
另外,我国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都只能顾及全国范围学校的“共性”,大多数学校在使用这些教材的时候,也都贯彻了这种“共性”,而不会根据各自不同的地方文化和教学实际来进行“个性”的丰富和改进。学校所执行的国家及地方课程都设定了范围、顺序和相当严格的时间表,这种做法虽然在规范教学实践,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广泛上能够取得实效,但是却无法顾及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的智力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改正的。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行的大背景下,我们重读《学记》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对当今语文教育仍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些植根于中华民族智慧宝库的教育思想,不仅为我们接受、理解和掌握现代教学理论提供了更形象的依据,为深化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历史的依托,也为教育者们缅怀先人,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提供了一个契机。
注释: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杨光泉.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刘天平 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5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