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成绩差的三个原因
2009-07-15甄贵清
甄贵清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每个学生都想把语文学习好。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不尽如意。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中其表现形式与程度或许差异很大,但据笔者个人的调查,主要存在着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行为习惯上的原因;二是不懂得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学习过程中的原因;三是对语文的认识模糊——心理上的原因。
行为习惯上的原因
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也会影响到一生的事业与成就。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潜移默化性,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听说读写和广泛涉猎的习惯。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某些欠缺,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未能在学习的行为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这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的习惯品格严重限制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其主要表征有以下几点。
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原因。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
不做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坚持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做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
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学习过程中的原因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力戒浮躁。许多学生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原因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现代的学生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
学习心理上的原因
所谓心理上的原因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2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以上3个原因在不同学校的学生中都或多或少存在。既然明确了这些问题,就应该在教学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不利因素,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使语文学习出现新的生机。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