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体育游戏 促进体育教学
2009-07-15张瑞文
张瑞文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的。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经过了长期的尝试改革与创新,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笔者结合《运用游戏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游戏”是一种在体育活动中较常见的组织形式,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每一个参加游戏者按一定的内容、形式和规则进行活动。通过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它可以促进体力、能力、空间思维及智力的发展。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和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等全面发展,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在立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虽然体育运动本身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发掘的,如果只是枯燥单调的教材,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那么何来快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健康伴随着学生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故事化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乐趣会慢慢的消失。如果把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把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游戏化、故事化,引入童话世界,让儿童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选用与动物动作相联系的青蛙跳、袋鼠跳、鳄鱼爬、大象行等练习穿插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在故事与童话中,边做边说边唱来完成。又如“大鱼网”游戏,儿童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学生就会开始觉得单调乏味,不再吸引他们。为此笔者把游戏改成“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教师是渔夫,学生是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在游戏中启发学生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再加上教师的表情动作,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 “乐学”。
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变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
学习目标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及灵活性;乐于参与练习,并能在学习中努力展示自我;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
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宗旨,以学生愉快地从事体育运动为目的,寓教于乐。本课重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自愿、自觉地在微笑与汗水中充分享受运动的无限乐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教学理念教案编写特点明显,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本课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2)本课所设计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通过较易理解与掌握的各种游戏,在游戏中体会成功与失败,在游戏中去理解各种跑在生活和劳动中的作用。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亲自体验各种练习的价值与艰辛。3)创设游戏思路新,学生学习兴趣浓,把游戏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贯穿课堂,构成新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在实践中积极地去体验,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教学重点培育学生的奔跑能力,运用游戏等形式去体验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自主创新发展。在学习方法上,运用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教材和游戏有机地结合。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玩中学,学中玩,团结拼搏,共创佳绩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较具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巧妙地采用各种游戏,用游戏贯穿全课,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教师再根据完成情况进行适当引导,使看起来平时较熟悉与平凡的游戏给学生带来无比的乐趣,更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团结拼搏的集体力量,更能带来共创佳绩的成功喜悦。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窝洛沽镇孟二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