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2009-07-15王进文
王进文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探究能力,加速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的总结,为了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他提出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表1)。
Zimmerman认为,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应该依据研究框架中的第三列,即任务条件。如果学生在该列中的6个方面均能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这6个方面均不能由自己选择或控制,则其学习就无所谓自主。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任务驱动,辅以作业追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会努力去寻找合适的解决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可能从其他学习伙伴那里获取,也可能从网络或者教材中获取,并最终完成任务。就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基础比较差),仅仅一个任务驱动显然并不能驱动所有学生去完成课堂任务,还需要一些压迫性的因素:作业分数的设计。没有作业检查这一关,任务设计显的空白无力,学生中定有一部分不会主动地去完成任务。所以作业追查是任务设计的后期工作,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必然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参与讨论的学生都获得提高。在小组讨论的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必须设计好讨论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要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同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还要有可讨论性,而且问题必须要有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最好能够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发展开来,产生智慧的碰撞,并发展出新的知识。
将研究性学习带入课堂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决定研究方法,自我分析研究结果,所以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和方法。
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可如下进行。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如果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关于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要能够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情境中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自己该做什么。例如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一节课,从目前信息技术的普及情况以及家庭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学生对于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是掌握了操作技巧,就只差教师的理论总结,这样的课堂内容完全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方法。“各位同学,国庆节快来了,全国各地都是一片喜庆气氛,我想知道一些关于全国各地庆祝国庆的一些资料,包括一些网页、文字、图片等,准备制作一个电子作品,这些资料得麻烦各位同学帮我找找。”“上网找啊!”“好!这个同学的提议非常不错,那么现在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怎么找,用哪些方法可以将找到的信息保存?”问题引出来,如何保存因特网上的信息就是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内容。
教学组织学生得到问题以后,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基础好的一级重点学校学生,可采用单人研究,即每个学生自己研究。学生基础稍微差点的学校可采用分组的形式,小组各个成员分工明确,最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资料。如果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部分学生未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可将课堂适当延伸,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学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总结展示在大部分学生或者小组提交了研究学习的成果后,利用一点时间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并
用简短的时间总结学生保存信息的方法,对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设立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就比较容易自主创新和发展,生冷的教学环境只会压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反之,活泼宽松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这已经是现代教育理论已经证明的。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瓯海区三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