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类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9-07-15孟波
孟 波
语言文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它可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完善表达思想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趣和高尚完美的人格,也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的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设语言文学类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速进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也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职教事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中职教育片面追求专业课的比重,忽略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育,削弱文化素质的培养力度,这对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从语言文学类课程本身而言,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及教育功能[1]。强化语文教学对于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中职学生可起到“后天弥补”的重要作用,其中渗透听说读写、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奠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或者继续学习和进修所必备的基石,其本身的人文性决定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的文化具有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能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心田。语言文学类学科可利用自身承载的文化内涵,为刚踏出初中校门的青少年心智的完善、情义的丰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片沃土。因此,中职语言文学教育不容忽视,应该看清它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给予其准确的定位。
中职语言文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完善表达思想的能力在科技发达的国家,工业的语言是蓝图,科学的语言是文章[2]。语言文学修养是合格的中职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爱因斯坦把只会研究、不会写作的科学家看作是“瘸腿”的科学家。目前世界各国对本国语文越来越重视。美国教育一般都规定进入大学后必须继续学习一年本国语文,还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应重视写作训练。
我国是一个语言文学的大国,自古以来,对文章写作的看重已形成历久不衰的一个社会传统风尚。在当今信息社会,写作显得更为广泛,更加重要。文字水平低下是适应不了时代要求的。现在一些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语言贫乏,不善写作,甚至阅读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在中职职业教育里开设语言文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想发展自己,首先应具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只有在语言文学课中才能得到系统的培训。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情趣和高尚完美的人格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不仅是要造就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还肩负着铸就他们优良品质、健康人格的使命。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我国第一位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特别注意道德教育,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教育的功能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语言文学课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因此,语言文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授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它能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判断真善美。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学艺术这个“美”的“花园”里驻足,学生一定会被那璀璨夺目的“奇花异卉”所吸引,被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所陶醉。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到外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品位等方面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并在潜移默化中使人获得美的启迪。读后不仅能提高文学素质,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通过与学生一起赏析美文、佳诗,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作品中比生命更宝贵的对祖国、对生活、对亲人、对朋友、对恋人伟大而深厚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百态的思索和对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思考,唤起学生心中美的情趣、高尚的情感和对真善美人格的追求,激发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产生深沉的爱和创造动因,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面对人生。
忽视语言文学类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造成的危害
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而人文素质则是人格形成的灵魂[3],应该十分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锻炼与养成。而忽视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严重危害。
首先,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人为地破坏学生作为人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其次,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者不会给企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后劲。人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素质低下必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4]。所以,即使毕业生暂时就业了,也只能是立足于最初级的岗位,而且发展的空间很狭窄。比较高级的岗位或者比较尖端的企业,中职毕业生是很难企及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企业发展的后劲也来自于劳动者自身的素质。
再次,忽视语言文学类课程必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实习实验设备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而一味地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得专业课教师师资明显不足,实习实验开出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而大量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又不能实现快速转岗。这必将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最后,从长远利益着眼,忽视语言文学课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文化素质低下,而低素质的劳动者只能维持国民经济低水平运转,就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不相符的。
由此看来,语言文学类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设语言文学类课程,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语言文学类课程教学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不断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和其他人文功底,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感染与陶冶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对有些课程,如现代汉语、应用写作、秘书学等,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储存式教学模式和单纯讲理论多、结合实际少,正面灌输多、启发引导少,学生被动听课多、积极参与少的现象。变传统的由教而学、先教后学为因学而教、先学后教;变“照本宣科”“满堂灌”式教学为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开发能力式的教学。开展“读、写、谈”活动,提倡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种开放的互动式教学环境中学习。通过朗诵会、座谈会、讨论会和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独立钻研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自学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活跃学生思想,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力求艺术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工具的教学组织形式,必将极大地提高语言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治友.语文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陕 西教育:行政版,2007(10):21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2.
[3]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A]// 周远清,阎志坚.文化素质教育与成才[C].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6
[4]刘家和.也谈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A]//周远清,阎志坚.文化素质教育与成才[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6
(作者单位:济南市第二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