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概念图拓展作文教学思路
2009-07-14张久旗
张久旗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费力不小,收效却甚微。部分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写作起来不知从何下手,思路不畅。其实作文考查的不仅是材料的积累和写作技巧,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快速选材构思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写作不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表达能力的体现,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写作不仅需要神采飞扬的感性思维,也需要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
如何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出见解新颖、结构合理的文章呢?笔者研读了近几年较为盛行的概念图的理论,尝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加以运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运用概念图能有效拓展作文思路,快速提高审题、选材、构思能力,节约写作时间。特别是对于时间短、要求高的考场作文,运用概念图进行写作具有很大优势。
概念图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在西方国家,概念图在中小学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随着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以Inspiration为代表的,一批功能强大的概念图绘制软件的普及与推广,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概念图引进作文教学,也是一次方法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几方面运用概念图。具体做法如下:
运用概念图,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能力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面对一个命题,教师更多的是运用语言启发。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师也只能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向和不同见闻予以归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运用概念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话题作文:以“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乍一看,似乎可写的内容很多很简单,细一想,却找不准写作的角度。因为话题作文对文体、选材等要求的宽泛性,学生往往不知从哪个角度着手。构思中引入概念图,以“根”为基点,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学生将与命题的有关思考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就会呈现出清晰的思维状态。这样隐性的思维得以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筛选和表达。
下面是以“根”为基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概念图从正反两方面审题立意的图例: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以“根”为基点,思维向两个不同方向发散,即正向立意和反向立意。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选择自己易于驾驭的角度进行写作,思路一下就打开了。
运用概念图,训练学生快速选材能力
作文是否成功,选材很重要。审题之后,根据已确定的文章立意,运用概念图对头脑中现有的各种材料进行呈现。开始时材料可能是零散的不集中的,这时的思维活动要开放,不要有所束缚,要尽力发散。先占有大量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归纳组合、删除筛选,选择那些最合适的材料,使之成为一系列整体。
如以“珍惜”为话题写作的选材图例。
我们可以从时间考虑:曾经有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哪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珍惜的心情的等等。
这样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材料来写,既能开阔思路,又能扣紧题目。
运用概念图,训练学生快速构思能力
审题立意、选择写作材料之后,就进入了构思阶段,也就是如何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一般来说构思要注意详写和略写、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几个方面。
在构思过程中,概念图可以代替传统的写作提纲,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从而节约写作时间,提高写作效率。
作文教学与概念图整合,能提高学生快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Inspiration绘制软件在电脑上绘制概念图,也可以在草稿纸上用笔绘制,简单方便,直观形象,易于修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方向地、有序地选择信息,改变了过去教学活动中作文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师讲解的单一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自我改造、重组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素养和自信心。
概念图的运用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学生观察、体会老师的概念图,接着是自己动手制作概念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他们分类概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次是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在不断绘制概念图的同时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研究中得到了最深厚的、最实在的发展,在具体的各个联结中,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