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犬”走向“画虎”
2009-07-14孙健
孙 健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寻找各种辅助教学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来切切实实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目前“多媒体语文教学”模式的状况分析——喜忧参半
随着新课改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行为,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包括动机、感知、理解、巩固、反馈等阶段),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绝对优势被广大教师所共认。特别是一些与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很快地把学生送到学科知识的前沿,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弥补了学生个人心智方面的局限性。
同时,老师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由于过多倚重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科的自身特色,在现代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性,从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这是值得语文老师引以为鉴的地方。
优化多媒体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1.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
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或多媒体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共振。例如在制作《听听那冷雨》课件时,抓住作者对祖国故土的感情线索,先是以连环图式再现作者时而过去,时而现在,时而故国,时而异域,最后又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的经历,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愁;接着以名家朗读的音频播放,让学生在舒缓而低沉的背景音乐中静静体味情感。尤其是那段“听听那冷雨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的课文重点语段,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自觉地随同作者进行着对祖国故土的思念、向往,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
2.动静创意,领略意蕴美
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论天说地、谈古道今、写景抒情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对此,教学应努力指导学生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那种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走进作品去领悟,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我们注重媒体表现出的图像与声音的美,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动静结合,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又表现出高雅的音乐美。例如《听潮》,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课件设计时,“导入语”环节我们选用“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再由教师娓娓朗诵着导入语。(“每当我们漫步海堤或徜徉海滩时,你可曾从大海那喃喃细语中,……”使我们领略了大海那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之中,流连忘返。)如梦的遐想,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教者、学者、听者的人生境界不断深化充实。
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赏读——听读——诵读”的多种方式,诵读又采用“个别——小组——全体”竞赛形式,让学生多次反复地目接口诵,在学习中达到“忘我”境界,体味出审美愉悦。
3.时空造境,感悟和谐美
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文学特点,不仅注重领会极其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节奏的处理,无不展现美的身姿,从而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
在这里,多媒体那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的优势是派上用场了。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从瀛洲联想到天姥山的传说,又从天姥山的传说起梦,梦到天上的仙境,仙境的宫殿,仙境中的神仙。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感受逼真的情景,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科学性较为突出。而多媒体语文课要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与潜心研究。